如果喜欢本人文章,欢迎关注,感激不尽。
说到我们中国古代的“和亲”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有人说,“和亲”是屈辱的,是代表我们汉人的懦弱,只能靠着一个女人去讨好匈奴,从而避免战祸。
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这里面没有那么简单。有时候,不是汉人懦弱,反之,我倒觉得,是匈奴懦弱了。接下来,本人就分点来讨论,看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1.和亲的,都是什么女人?
我们经常看到,汉人声称,自己把哪个某某公主嫁给匈奴,换取多少年的和平。
但事实是如何呢?其实,“和平”的女人,根本就不是什么真正的公主,不是皇上的什么亲生女儿,甚至,大多数情况下,连皇亲都算不上。通常,只是选取一个长相颇好的女子,给她封一个什么公主的名号,按照公主的嫁礼,让她嫁给匈奴。
比如说,被送去“和亲”的王昭君,其实,就是平民出身,怪不得皇上可以那么慷慨,原来,不过是拿一个漂亮的民女嫁给匈奴,当然无所谓啊!
要是说,让皇上真的让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匈奴,那才是耻辱呢!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皇上根本就不在乎一个民间女子,这种做法,就好比,一个乞丐缠着我要钱,我随便给他两块钱,我根本就不在乎两块钱,又哪来的耻辱呢?
当然,我这里说的,只是皇上的心态,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和亲”,更不代表,本人觉得,靠一个女人,换取和平是正确的。
2.和亲,就是一定是讨好匈奴吗?有时候并不是,甚至是匈奴讨好汉人的工具。
说到这个,就有点意思了。比如说,王昭君的故事,我们都家喻户晓了。就是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见了汉朝的皇帝,自请为婿,汉元帝才把王昭君赐给他。
你细品,人家呼韩邪单于为何要自请为婿呢?明明他跟汉元帝都是君主,可以说,是平起平坐的,为何要当汉人的女婿呢?从这个角度来说,呼韩邪单于这么做,也是承认自己俯首称臣啊!
他的俯首称臣,不就证明了,他惧怕汉元帝吗?言外之意,就是说,我成了你的女婿,你就不会攻打我了。然而,如果真的俯首称臣,面子上挂不住,就说是女婿。
3.匈奴为何接受和亲?没见过汉族美女吗?错,人家才没有那么饥渴。
那么,我们汉族人提出“和亲”,为什么匈奴就接受了呢?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故事呢?
从原则上来说,即便匈奴生活的地方,没有汉族人富饶,在经济跟物质生活上,通常也并不是汉人。但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君主啊,想要什么美女会没有吗?
即便是想要汉族美女,也未必很难啊,还怕没有一些贫穷的汉族美女嫁给他吗?退一步讲,即便不是心甘情愿地嫁,随便找人悄悄掳走几个,那也不是什么难事啊!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匈奴的首领,也并不是那么饥渴,也并不是那么迫切想要汉族的美女啊。既然如此,他又为何要接受“和亲”呢?
其实,人家之所以接受“和亲”,就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把握,可以灭了汉族,占领整个汉人的土地。你想想,如果匈奴的首领,可以灭了汉人,那么,所有的土地、女人、财富都是他的,他又何须在乎那一两个美女呢?当你可以拥有几十个亿,你还会在乎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吗?
你想想,当年满清入关,他们是势在必得,想要拿下整个明朝。当满清占领绝对优势的时候,你跟人家说,我送给你两个美女,当做是“和亲”,你看看人家愿不愿意接受?
4.和亲有时候,是匈奴死要面子,想找个台阶下,你信吗?
有时候,匈奴自己提出“和亲”,就是因为懦弱而死要面子,你信吗?不信的话,就听听我这个故事吧。
一个匈奴的首领,带着他的士兵,跟汉族士兵打了好几个月,他发现,这样打下去,根本就占不了什么优势,占不了什么便宜,但是,如果这么灰溜溜地退兵,那就太可惜了,士气会大减,面子上也挂不住啊!这场战,就成了鸡肋,食之无肉,去之有味!
那么,该怎么办呢?那就跟汉族的皇上提出“和亲”,就说,你送我一个美女,然后咱们和平共处,你看如何?然而,汉族的皇上,也看出了,人家就是想要找一个台阶下,通常都会答应的。
如果喜欢本人文章,欢迎关注,感激不尽。
临事三思
让你家里也去外邦和亲,顺便鄙视一下你的亲家[呲牙笑]
凯乐奇计划
玛德,思维异于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