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醒醒!”
“赶紧的!”
“走吧,走吧!”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催催催”的声音到处都是!但是,我们却常常“愈是忙碌愈是忙碌,忙碌愈是忙碌,忙碌愈是忙碌,陷入了一个怪圈。日本育儿期刊《AERA with Kids》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有80%的家长一天都在催促自己的子女“快一点”,尤其是在他们离开家,写作业,整理玩具,洗澡,上床睡觉等时间。
似乎每个小孩都在拼命地“磨”,全世界的家长都在拼命地“催”。但正如英国心理分析家温尼科特所言,焦躁不安的家长,才是最坏的家长。我们可曾想过,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一个小孩,总是在别人的催促下,做事总是很消极。没有人督促,他们就会变得手足无措,连做事情的动力都没有。
太亏了。
我们干吗要这么做?
一次,在我离开家之前,我像往常一样,催促着两个小孩,“快点!”老师把我拽了回来,用眼神告诉我,让他去做。“我会设定时间,三分钟后,我们就会出发。”
不费吹灰之力,三秒钟后,我们就走了出去。
我睁大了眼,正要质询,他却抢道:“你急着要做什么?我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他表示:「不希望小孩太过拖延,希望他们学习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不求有功,但求有功。」
(但据我所知,这句话是兰迪·鲍许写的《最后的演讲》中的一句话)
对,就像是送走一个孩子一样。他追求的不是“快”,而是“出门”。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赶紧”“快点”这种随随便便就能说出来的“催”字,孩子们是听不懂的。但是有了“三分钟”,就有了清晰的概念,有了警报器,就有了清晰的提示。立刻奏效。
她要做的,就是给自己找一个好的办法。慢慢地,这个闹铃就成了我们的一个好助手。练习钢琴,设定半个钟头的“闹钟”,让小孩听到“叮”的一声就睡觉;家庭工作,开始前,认真地完成;运动,阅读等等,都需要一个报警器。
等他们习惯了自己的叫醒方式,我就把西红柿的工作方式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了。
西红柿工作法在我的日常工作和研究中是非常有效的。首先安利一句:这是一种工作方式,一种心理技术,一种被创业者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发明的方法。
如何使用?
把你的工作分成大约30分钟,在25分钟内专注于你的工作,然后再用5分钟来做你的番茄时钟。怎么只有二十五分钟?这是由于根据一项根据认知心理的调查得出,一个人的正常的专注状态大约是25-30分钟。
其实就是让所有人养成“规律工作”的好习惯,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微小的时间进行控制上。他要提醒大家,在一段时间内,千万别被打断,否则的话,他的脑域就会损失一部分数据,想要恢复,成本会很高。万一被打断了怎么办?一旦出现问题,便会被判定为故障,并将故障的理由写下来。每次“西红柿时钟”用完后,对被打断的时间进行了计算,并进行了分析,以求在下一次的“西红柿时钟”上有所改进。重复的练习,让每个人的注意力都变得更加集中。
这种办法对于那些没有固定时间、精神状态起伏不定的人是不适合的。
如何利用西红柿的工作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孩子?
我对西红柿作业进行了一些改进,希望能帮助小朋友更好的掌握自己的生活。
正像上面所说的,父母希望得到的效果,无非是两点:一是让小孩每天多做一些事情,二是增加小孩的注意力。有了西红柿法则,事情就变得很容易了:成功了,就有奖;失败了,就有罚。再者,剖析了缘由,不断改进,使儿童步入了一个良好的循环。完善的“成果—回馈”过程。1)每天最主要的事件是什么?
跟小孩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小孩认为甚麽最主要,父母认为甚麽最主要,定下的计画一定要经过两个人的同意才能作出决定。既然做出了决定,那就一定要坚守下去。父母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儿子坚持下去。
2)制定规则,以提高儿童的注意力,维持儿童的“西红柿时钟”
在西红柿时钟中,我们只能完成一项工作,其他什么都不能完成。这是规矩,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你的功课就放在桌子上,别想着做别的。除了弹,她什么都不会做。
其次,父母必须为小孩营造一个西红柿时钟的氛围。西红柿的时间里,不能给别人带果子,也不能问问题,家里有两个孩子,也不能互相打搅。
3)有赏有罚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我的研究结果是:当一个小孩非常喜爱的事情时,实际上并不是要什么奖励,而是要付出才会有收获。
我们家的大哥哥经常熬夜看书;小小的为了画画,连饭都吃不下了。
如果他不想做什么?报酬是非常关键的。
中国台湾知名的心理顾问童利菁,曾为各种“问题孩子”做过指导,她有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不爱?然后,就是制定一套完整的奖赏制度,以及一份奖赏名单。
“比如,我很爱旅游,所以,我会为她设立一个“旅行基金”,里面有十几条规定,专门用来解决那些拖拖拉拉、被逼急了的任务,等她做完了,就会得到一笔资金。”
小爱爱吃甜食,我便设立了“糖果银行”,每日只需掌握用量,并养成刷牙的好习惯即可。
给一些奖赏,让他们吃得津津有味,可以触摸到他们的“行动开关”。
当这种积极的激励还不起作用时,就让小孩“选择结果”,也就是被拒绝的一种后果。例如,在你的功课上拖拖拉拉,你就无法在这个星期与同学们一起玩耍或看戏了。
“剥夺”也是有技术含量的,得制定规则,不能随心所欲。4)对停机的理由进行分析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大部分的幼儿都无法做到,所以我们必须要在父母的协助下,让他们逐渐有自我反思的意识。
开始使用西红柿的方法
跟你们说说,我家里是怎么用西红柿的。我第一次选择的是他们最喜爱的东西。二十分钟的大型阅读,二十分钟的小型绘画。设定这种时机是由于:平均儿童的注意力是他们的两倍或三倍。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延长你的工作时间。
非常有效。第二遍,每个人都开始了多个西红柿的训练。但这一次,情况却并不乐观。
有一次,我在写作的时候,很生气,去找她教我(她总是写相反的5)。而小小的,最起码也会对我说三句“好累啊”。我坚持:定下的规则,一定要严格遵守!他已经预料到了训练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什么“契约精神”,什么“糖果银行”,什么“旅游基金”,只要一碰到“小屁孩”,就会时断时续地失效。我只能和他们一块儿熬,天天晚饭后喊:“西红柿来了!”
此外,我还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全家人一起来记录西红柿。做不到的,罚款,不许吃冰激凌,不许吃糖,不许吃任何东西。
还记得一回,父亲由于突然的加班加点,陪他读书的西红柿没有到岗。第二日,陪同学习的次数增加一次,并处以100元的罚金。另一次,大同学外出聚餐,看西红柿书的时候没有做好记录,强撑着把书看了一遍,我很伤心也很自豪。
在“催催催”的旅途中,我们与小孩一起尽力。西红柿毕竟是个定时器,是一支笔,是一张纸,他所能控制的只有这一小部分,他从来不会让他有任何的想法,也不会让他有任何的想法。但是,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每一段短暂的时光都利用起来,让他们拥有了更多的毅力,更多的挑战。
当然,我也没必要再“催”下去了,反正也得不到什么好处。而我需要为他提供的是:给他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并不时地叮嘱他:“趁着这个空闲的时候,赶紧上厕所喝点水吧!”偶尔也要仔细地看一看,让他们逐渐发现自己内心的动机,从而及时地调节西红柿时钟。
我相信,总有一天,当他们学会了认真工作和享受快乐的时候,我就完全和“催催催”说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