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拥有着纸面上的绝对优势,狂妄地展开全面进攻。重压之下,我中原解放区、苏中解放区接连丢失,其他地区也都一度陷入陷阱。
而在被攻占的两个解放区中,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李先念为首的中原根据地五万指战员基本没打出歼灭战,在敌人的追击下伤亡惨重;
粟裕为首的华中根据地却以三万兵力发出七战七捷,歼敌超过五万,是一个非常耀眼的胜利。且他们虽撤出解放区,主力却还保存着,在后续的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为何同样面临敌人的疯狂进攻,中原、华中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战果呢?
首先是客观因素,中原地区整体来说比苏中更为困难。
中原解放区的重要前身是新四军第五师。抗战时期李先念率部挺进大别山地区发展,后成立了新四军第五师。
该部虽名为新四军,实际与江东、江南的部队并没有联系,其是相对孤立的,四面环敌,得不到友军支援。
日本投降后,国共两党开始博弈,经反复谈判,我党将已发展出规模的19块根据地,压缩为8大解放区。
位置最尴尬的就是中原解放区,依然还是孤立,原先周围的国军有时还能融洽相处,此刻却随时可能成敌人。
且中原解放区所处的位置对国民党来说,可以直接威胁到武汉三镇,也能切断平汉路大动脉,实属眼中钉。所以,蒋介石把首要目标放在了中原。
在国民政府制定的全面进攻计划中,他们准备用两天歼灭中原部队、两周攻占苏北、三个星期打通津浦路和胶济路、半年内彻底解决关内战事,然后全力争夺东北。
国军也是按照这些目标来部署的,胡宗南部沿陇海路两侧向东逼近;刘峙部沿平汉路迅速南下;
加上鄂南方向配合作战的部队,国民党在中原周围调动了30万重兵。而我中原解放区不过5万多人,实力如此悬殊,根据地丢失不算奇怪。
事实上,在我党高层的战略规划中,中原根据地的丢失也是必然的。
早在日本投降不久,中央就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这个“南”,主要就是中原和苏中解放区,他们最大的任务是尽可能拖住国军的脚步,为那个“北”——东北战场争取时间。
这很无奈也很现实,毕竟现实情况就如此,兵力还不够充沛,能抽得出来的精锐机动力量都去支援东北了,有得就必然会有舍。
且在调停谈判期间,国民党对中原的监视最为严格,我军在这一带要调动部队,没办法避开国民党的眼线,四周都是敌人,获取支援也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事。
种种条件限制,中原的结局差不多就定下了。苏中当时情况就稍微要好一些,三面有敌,尚存一面可回旋。新四军苦心经营多年的根据地,群众基础比中原更强,这都是能打胜仗的保障。
而且国军的整体部署就是先解决完中原,再集结力量进攻苏中,两地面对的敌人强度有所不同。这些,都是中原打得没苏中好的客观因素。
在主观上,原因就要多一些了,第一是情报方面的差距。
1946年7月9日,负责进攻苏中的第一绥靖区司令李默庵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了国军的作战计划,并定好将在7月13日发起攻势。
没想到到了7月12日,上级突然打电话通知:由于计划泄露,作战行动暂停。当时李默庵心里只有震惊,计划怎么泄露的?被谁泄露的?泄露到了什么程度?他一无所有。
此事让李默庵耿耿于怀,直到80年代才知晓了一些经过。他晚年说:
1983年粟裕撰写《回忆苏中战役》一文,里面有这样一段‘7月10日,我们已获悉整编25师148旅会从泰州东犯江堰。如得手,还有其他几路进攻海安,整编25师另两个旅在扬州待命’。读完这段回忆,我为华中野战军的情报工作感到惊讶。
以管窥豹,苏中根据地在很多信息上都能抢先、精准地掌握,犹如开了全图,打起来自然胜率高。
而中原正好相反,国军对此处采取很强硬的封锁,监视力度也大很多,根本没有发挥空间。
第二是指战员军事素质差距大。中原军区虽有五万余人,但除了王树声第一纵队、王震359旅、皮定均一旅外,其余大多数人地方部队和新兵,没有什么战斗经验。
即便几支有老兵的队伍,情况也不太好,王树声、皮定均部都是从豫西事变后转过来的,士气不高;王震359旅转入生产建设多年,作战水平也是可想而知。
并且中原军区缺乏一个能打的主心骨,要突围时各有各的想法,甚至闹出过拔枪相向的场景。
好不容易确定路线,大家也是只顾往外冲,完全没想过回头打一个歼灭战挫敌锐气。种种混乱,导致中原突围的结果就特别惨。
再看苏中,虽然人数只有3万余、比中原少,但华中野战军的两个主力师指挥官都很能打。第1师师长粟裕、副师长陶勇;第2师师长谭震林、副师长王必成,大家合作多年,有很深的默契。
粟裕作为苏中的领导者,非常有主见,也非常有能力。本来陈毅想让苏中主力向西转移至六合、天长,伺机出击津浦路。
但粟裕综合分析后,认为弃守苏中集中淮南会得不偿失,不如先通过运动战歼灭华中的部分敌人。他将自己的想法汇报给上级,得到了同意的回复。
有坚持己见的魄力和能打胜仗的实力,这样的领导人,中原就不具备。
整体而言,中原和苏中战绩会有那么大差距,是多个方面原因造成的。
不过说句公道话,中原当时真的太难了,即便把粟裕换过去当领导人,根据地大概率还是会丢失。
国民党以数倍的兵力,进攻一个四面被围的区域,解放战争之初我党没有谁敢说自己守得住。强如林总,最开始也被打过了松花江以北;
强如粟裕,在两淮丢失后,也只得放弃苏中、北上与山东会合。
谁都不会轻易离开经营多年的根据地,粟裕这样做是知道,如果再不走,自己也会面临四面被围的情况,到时可能又是一场“中原突围”。因此,对中原军区的领导人不应太过苛责。
七战七捷,打出了将军王者气势!!!
粟裕是伟大的军事家
这种仗只有2个人能打徐向前粟裕,因为他们长期在被国民党精英部队包围中打仗,所以经常是险中求胜。
面对敌人合围,先敌出击是上策!
中厡兵力比苏中強多了,有王树声纵队,王震旅,皮定均旅三大主力部队,五万多人。苏中只有粟裕一个师主力,是游击队组成的,和王纵,王旅,皮旅当时是根本不能相比的,最主要的是粟裕在三年独立游击战中,均是以弱胜强,把部队从不到千人的残部带成了主力师,己经形成了自己的战争思想,并打胜天目山战役进入苏中。
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起主导作用
主要是李和粟裕不在一个级别
中原是四战之地,孤军对敌,缺乏周边根据地的策应与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