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垒磊
.............................
01
今天看到一个热搜,叫“恋爱四年半男友考上公务员被分手”,我来加个标点:恋爱四年半,男友考上公务员,被分手。
在这个热搜下面,按照惯例,肯定是铺天盖地骂男的。
但大概几周前吧,我看到了另一个标题,是一个女孩儿上岸了,斩了男朋友,那个下面就没有那么激烈了,评论数也没那么多。
为什么大家说,性别一换,评论上万?
因为当下“女性”这个群体抱团比较厉害。一抱团,力量就大,攻击力就强,就像上面这种明显对等的新闻,就产生了完全不一样的舆论效果。
02
抱团,是为了集合一批有着相同标签的人,一起去打其他人,为自己这个标签争取利益。
人类社会就是一个抱团对抱团的战斗场,争夺的是有限的社会资源和话语权。什么是话语权?分配社会资源的权力,最终还是为了资源。
没有人是为了什么远大的理想,远大的理想追寻到本质,还是资源,就是抢,把资源抢到自己这边,最好是都给自己,但自己一个人不能成事,都给自己也不现实,于是就要分给一群人,因为这样才可以团结更多的人,才有更大的胜算。
而一旦发现自己这个群体已经开始有胜算了,他们内部就会出现分化。因为确定能赢了的话,人越少,资源到每个人手上的部分就越多,于是标签就会进一步缩小,进一步细化,把某些原本一起斗争现在用不上的人排除在外。
03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素人女孩子发某红书,说自己30了,很想结婚,想遇到一个好的结婚对象,但是太难了。
光看图,女孩子样貌上等,身材上等。
让我不意外的是,下面一堆人觉得她脑子秀逗,大概意思就是独自美丽不好吗?要什么男人,这么上赶着给男人当免费保姆吗?
这个女孩子就很委屈,说我就不属于享受独自美丽那一款,我就想结婚而已。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说明单身女性越来越多了。
一个群体只有人数足够多,才能形成标签,才能形成合力,然后从被社会其他群体挤压,到有能力挤压其他人——大家都希望自己这个群体的力量越来越强,所以群体里的人,会去说服群体外的人,怒其不争,试图拉拢,壮大自己的力量。
如果你觉得一个群体被挤压很惨,那只是你还没看到当它壮大以后,挤压其他人的样子。
04
我从很多年前开始,就会劝这样的女孩子,别着急,慢慢来,缘分来了很好,缘分没来也要很好,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独特的风景,要享受当下。
在当时,我的类似言论曾被解读为劝人单身——人家女孩子年纪大了怎么办,以后只能越找越差了怎么办,孤独终老怎么办。
因为那个时候信奉“结婚生子是人生必选项,早做晚做总得做”观念的群体是大多数。
但现在呢,我说同样一段话,会被另一群人说我是两面派——什么缘分来了很好,好什么好,就是要劝分,就是要劝单身,就是要劝独自美丽才纯粹,结什么婚,伺候男人当保姆,给人当免费子宫……
同样的一段话,人群力量发生了变化,大家对对错的标准就发生了变化。
05
毛主席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所以我们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人。
毛主席根据中国的经济结构,选择了为一个最大基数的群体服务,于是才有机会一呼百应。
至于这些人成功了以后,有多少人真的获得了收益呢?那就是我刚刚说的,当一件事没什么机会成的时候,标签越泛、覆盖人群越多越好;但当一件事看起来成的机会很大的时候,已经确定有蛋糕可以分配的时候,标签就会慢慢缩小。
这时候大标签不好使了,后面你再说自己是无产阶级,没意义了,因为大敌人不存在了,已经不需要所有人的力量来参与斗争了,你想来分配蛋糕,没这么容易。
06
所有的政治、商业、生活场景的战斗,都逃不开这个规律。
从来没有什么追求平等,追求平等那是技术的范畴,是博弈的范畴。举个例子允许国家之间自由流动,让国家之间卷起来,因为竞争,每个国家纷纷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始搞从资产明细到投票的完全公开透明,于是一个比一个平等。
你指望一种暴力,一个人群,去推翻另一种暴力,推翻另一个人群,来建立平等,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新的人群会有新的有利于自己的分配方式,只要没有群体跟它卷,只要技术没有到达一定程度,你想基于他们的人性,指望他们去建立一个平等社会,是不可能的。
因为不管发起人多么有理想,他都需要借助没有理想只想夺取利益的多数人的力量,一起完成自己的理想——既然是这样完成的理想,怎么可能会有变化?
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大型的群体对群体的压制场所,这个状态不会改变,因为有一件事永远不会变:
资源是有限的。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
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