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提质提速 文旅文创融合 乡村全面振兴
登封:“三大战役”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向新而行,打造圣戈班登封公司、海螺型材生产基地、河南蚂蚁新材料有限公司、瓷金科技(河南)有限公司等“高新企业雁阵”;培育文旅文创多元业态,打造沉浸式场景,培育沉浸式业态;突出地域特点,精准培育乡村产业,在“土特产”上狠下功夫,一批沾着乡土味道的特色品牌竞相涌现。今年以来,登封市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城市转型发展目标,以“三标”活动为统领,以打好打赢产业提质提速、文旅文创融合、乡村全面振兴“三大战役”为总牵引,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全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1~5月,登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79.3亿元,同比增长6.7%。
向新而行 产业发展持续向好
碳化硼,别名黑钻石,具有硬度大、耐高温、耐强酸等特性,是世界上已知最坚硬的三种材料之一。
“公司最早生产的产品没有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经营十分困难。2012年,我们将目光瞄准了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碳化硼行业。”嵩山硼业董事长王基峰介绍,通过十余年来坚持不懈的研发投入,如今的嵩山硼业拥有高功率碳化硼长晶技术、高纯度纳米级碳化硼粉体的制造技术等核心技术,拥有省级研发平台,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
河南克莱威纳米碳材料有限公司 王凯旋 摄
如果说嵩山硼业是传统企业科技创新、转型突破的代表,那么河南克莱威纳米碳材料有限公司则是新质生产力的佼佼者。这家由郑州市磴槽集团和江西南昌大学共同出资5.5亿元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晶须碳纳米管,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该产品的成功投产,打破了日本昭和长达20余年的技术垄断,成功实现国产替代,是国内唯一生产该产品的企业。
圣戈班登封公司、海螺型材生产基地、河南蚂蚁新材料有限公司、瓷金科技(河南)有限公司……向新而行,正在登封形成“高新企业雁阵”。据悉,登封市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2家、“专精特新”企业5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郑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个,已建立郑州市科技型企业培育库46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50家、高新技术后备培育库45家。
在强化高新企业培育的同时,登封市加大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改造力度,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跃博汽车、德力自动化、光大耐材等3家企业被纳入郑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一批试点企业;思源医疗、瓷金科技、闼闼嵩阳木业等3家企业入选省级智能车间;嵩基建材、登峰熔料、嵩基新材料、闼闼嵩阳木业等4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工厂。
海螺型材生产车间
登封市注重外引内育,不断蓄积发展势能。2024年,全市共谋划实施48个重点工业项目,总投资16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9亿元。凯琳制冷空调压缩机外壳项目、泰威砂轮片项目、汇达智能输送项目等3个项目实现当月签约落地、当月开工建设,现均已建成投产;蚂蚁特材超硬复合材料项目、圣戈班新材料生产基地项目(二期)均完成车间主体建设;联傲能源储能电站已完成储能柜吊装环节,即将建成投产。强化招商引资。1~5月,已签约项目37个,计划总投资610.05亿元;在谈项目79个,计划总投资291.21亿元。持续做强园区经济,现已入驻企业350余家,其中,“四上”企业1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家。1~5月,完成营业收入49亿元,工业产值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增速54%;其中,主导产业投资13.4亿元,增速103%。
多点发力 文旅活力持续释放
仲夏之夜,伴随着学生暑期的到来,嵩山已成为年轻人和大学生们的热门打卡地。“青春没有售价,嵩山就在脚下”。郁郁葱葱、巍峨耸立的中岳嵩山正等待更多前来攀登的“挑战者”。
自今年4月“日出嵩山·漫品登封”——“夜游嵩山”项目启动后,登封市多方发力,坚持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科技赋能、跨界融合,将“文化放入山水间”,点燃了文旅发展新引擎。
旅游名城 付文龙 摄
登封市坚持实施文旅文创多元业态培育,顺应文旅产业由“观光旅游”向“沉浸体验”转变的新趋势,打造沉浸式场景,培育沉浸式业态,满足各类人群消费需求。登封市“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景区提升、少林仙棋等项目正稳步推进,总投资47.9亿元的天中湖康养文旅示范区项目已挂牌成立,即将开工建设;中国嵩山(功夫天下)秀功夫舞台剧项目有望于7月开始试演。
4A级网红景区大熊山仙人谷 付文龙 摄
登封市把培育壮大民宿经济作为重要抓手,制定实施方案和“嵩山民宿”评定标准,实现集群化发展。目前,登封民宿总数近400家,形成了以嵩山为核心,荟萃山、大熊山—箕山、唐庄、御寨山—中灵山共同发展的多片区旅游民宿集群,好问山居、醒山民宿等32家精品民宿投入运营。同时,积极开展拓客引流,先后与广之旅集团、康辉旅游集团、美团集团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功组织“与辉同行”登封站活动,提升了登封文旅的社会关注度和目的地吸引力,登封“五一”假期上榜华中地区热门目的地第4名、河南省第1名。
醒山民宿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登封市紧扣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定位,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坚持“精细化、小切口、大改观”,有机融入“天地之中”文化元素,全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在街衢巷陌间扮靓城市颜值,让市民与游客在细微之处感受到城市的文明温度。市区打造风格各异的“文化街巷”,已成为城市治理的新亮点、文脉传承的新载体、和谐宜居的新家园。
华灯初上,从郑少高速登封东下站口,沿着宽阔的少林大道一路西行,绿化带里郁郁葱葱的灌木在霓虹灯的照耀下,树影闪烁七彩之光,炫成一幅幅美丽画卷。
登封市先期在市区少林大道、福佑路、迎宾公园、蝎子山、启母阙等区域实施了以春、夏、秋、冬四季灯光为元素组合的夜景亮化工程,着力打造“光影登封”,提升城市夜景环境品质,丰富城市居民夜生活,塑造重点照明区域的文化特色,将光影艺术与原生态自然环境完美融合。
天中市集 吴增耀 摄
一幅幅美好画面离不开广大志愿者的辛勤付出,登封市扎实开展“嵩山志愿者”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全市注册7.2万名志愿者,按照“1+4+N”的运作模式,成立了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为重点的“嵩山啄木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景区、城区、农村、特殊群体、特殊行业全覆盖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着力把登封打造成游客心向往之的“美丽之城”。
“咱村有戏”在朝阳沟开唱
特色农业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盛夏时节,在登封市大金店镇蔬菜种植基地,任要强种植的“味美思”水果番茄进入了盛果采摘期。“今年的番茄长势不错,果大还稠密,一个棚产一万斤没问题。”任要强和工人们正在大棚里忙碌着采摘番茄,晶莹剔透的水果番茄,映红了任要强喜悦的笑容:“河南一家科技公司提供种苗,还派人员进行技术指导,采摘后公司直接拉走,不用为销路发愁。”
近年来,登封市充分利用独特的海拔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种植,积极创建蔬菜产业品牌,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中高端蔬菜种植基地,激发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2022年以来,登封市蔬菜产量由8.5万吨增长至现在的10万吨。其中,大金店镇以短期建设服务市区的蔬菜基地,远期发展高端品质为目标,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种植,目前,有蔬菜大棚610座,蔬菜种植4000余亩,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录,培育了梅村黄瓜、李家沟平菇、南寨香菇、段中大棚红薯育苗等特色产品。
嵩岳巍巍 冯少中 摄
6月,随着暑热渐起,田间瓜果的香气弥漫开来,千万种酸甜开始在人们的舌尖蒸腾。如何点“土”成金,让田间的天然风味转变为可以鼓足农民腰包的“金果子”,登封市突出地域特点、因地制宜,精准培育乡村产业,在“土特产”上狠下功夫,一批沾着乡土味道的特色品牌竞相涌现,提高附加值、走向深加工渐渐成为乡村产业发展共识。据了解,2024年,全市共谋划实施农业产业重点项目44个,总投资36.1亿元,其中,当年计划完成投资5.5亿元。
林果方面,通过老旧果园更新改造,推广优质品种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措施,目前,全市林果种植面积13万亩,拥有千亩以上集中连片果园5个以上。中药材方面,通过建立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8万亩,拥有500亩以上集中连片中药材基地15个。中林国控落地登封,发展林药套种或林下种植,计划新增黄精人工种植面积2000亩,打响“嵩山黄精”品牌。全市香菇、平菇、羊肚菌等食用菌种植规模达130万棒,今年,大金店、唐庄、石道等乡镇仅羊肚菌种植面积就达120亩。特色养殖方面,不断提高石道肉牛、宣化肉鸡、徐庄大雁蛋等品牌竞争力,规模以上养殖场达64家。梁老头、小苍娃、乡得旺、兴君农业等企业通过改进技术工艺、升级设施装备、建设智能化生产线等措施,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1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以上。
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宋跃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