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昆队的外援茨尔马诺科维奇,这名刚签约的塞尔维亚球员,在云南停留了仅仅两天,就拎着行李飞回了欧洲。官方解释说是“高原环境不适应”,但球迷们并不买账:有人说是经济条件问题,有人猜是别家球队挖墙脚,甚至还有人觉得球员是没做好心理准备。这事儿闹得像足坛版的“闪婚闪离”,让人哭笑不得。但换个角度想想,这次外援“跑路”只是个别事件,还是中国足球深层次问题的缩影?
其实,这已经不是云南玉昆第一次遭遇外援“戏耍”了。上赛季,球队历尽千辛万苦引进一名高水平外援拉布亚德,当时圈内不少人都说球队这是笔妙招,可谁也没想到,赛季开始前,拉布亚德竟然“叛逃”到了大连队,与另一名球员马莱莱组成“黄金搭档”。更离谱的是,不但球队失了一名核心外援,这临阵换人的操作还让战术计划全盘打乱,新赛季开局就落了下风。
这一连串的“外援坎坷”,着实让云南玉昆像极了一个拼命追求却总是被拒的追爱少年,苦情却也狼狈。
相比之下,大连队堪称“别人家孩子”。这个赛季他们用性价比超高的方式签下了五名经验丰富的外援,看人不用看星座也不迷信大咖,找的都是经济实用型球员。结果证明,预算有限也可以办事漂亮——几场比赛下来,不少人都开始夸他们引援眼光独到。这背后显示的,不只是带有一点好运的操作,更是俱乐部清晰的规划、细致的管理流程以及专业化团队的执行力。反观云南玉昆,虽然有一颗想要大干一场的初心,但似乎在一些足球管理的基本功上还差着一截子。
茨尔马诺科维奇两天跑了,别以为这故事就云南一家独有。要知道,像这样的外援“闪退”在中超其实并不稀奇。比如某北方球队,曾重金引进一名乌拉圭球员罗德里格斯,结果他住了不到一个月就提出解约,说是文化不适应和家庭理由,这些听起来合理又让人无可奈何的借口,最终逼得俱乐部只能点头放人。
而放眼历史,还有不少“高价外援高开低走”的案例,像当年金元足球鼎盛时期的特维斯,成天抱怨水土不服,最后一边打卡工资一边转头回国——这不就像花大价钱买来个高级奢侈品,结果上手才发现是假货。
问题来了,为什么中超外援常常缺乏那种“拿钱办事”的敬业精神?除了球员态度问题,更值得深思的是,国内俱乐部在与外援沟通、维护上有没有做到位?文化、环境适应问题有没有课程化、体系化?合同细则是否真的具备约束力?这些漏洞堆到一起,总不可能每次都怪外援不讲武德吧?
抛开俱乐部联系层面的问题,如果单聊云南玉昆的特殊性——无论对于球队还是外援来说,高原主场都是一把双刃剑。要是准备得当,它完全可以成为一道天然防线,就像当年的贵州恒丰智诚,凭借高原气候独特的“魔鬼属性”,让不少客队赛前就开始喘不上气。但高原对于外援来说,可能并不仅仅是身体考验,更是一场心理战。
茨尔马诺科维奇的官方说辞是“对高原环境不适应”,那么问题来了,他之前到底有没有过体能测试和环境模拟训练?球队在签约前有无特别筛查?后勤保障是否及时到位?这些环节近乎严苛的小细节,才决定了他们能否充分适应云南的节奏。遗憾的是,咱现在看到的答案,显然并不乐观。
从近几年的趋势看,中超已经从当年的“金元足球”时代退场,昂贵外援少了,大家开始讲究“少花钱多办事”,可云南玉昆的尴尬经历仍然体现出这个特殊时期的“后遗症”。当时烧钱模式的一个大问题是,很多俱乐部不重基础设施建设和长期管理体系搭建,而一味想着通过球员“走捷径”,弄些豪华招牌提高关注度。现在到了财政收紧的年代,有些球队发现自己裸泳了:球员条件吸引力下降,高水平外援可能都不会正眼瞧你一眼;而低成本外援谁用谁头疼,因为后续的基本保障都可能扎不牢。
那么,云南玉昆该怎么办?其实答案可能并不难找。想在新赛季翻盘,关键在于从管理水平、合同细节和后勤支持上全面升级。一来,引援谈判除了看外援能力,更要注重合同设计,明确出逃和违约的严惩机制。二来,要建立环境适应流程,比如高原适应训练要不要早点安排上,平时是不是也该加强心理辅导?
再者,还可以参考大连队的模式,从性价比高的实用型球员中先积累战斗力。其实拉回来想想,中国有句老话:“家底薄,也得有过日子的章法。”球队资源是有限的,云南这座城市的天然优势和文化魅力还是能吸引人的,关键是怎么让人来了以后愿意踏踏实实干事。
茨尔马诺科维奇的“闪退”事件的确让人捧腹,但听多了笑话也没人真笑得出声了。中国足球要走得更远,不能总是被这种局面牵着鼻子走。球迷们期待的,不是这样的狼狈开场,而是更职业、更长久的建设故事。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