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近灭亡的黄巢,如何用一次“长征”盘活了全局

俇攘 2024-12-21 20:26:30

黄巢起义,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农民起义之一,这一场农民起义,不仅从实质上打断了大唐王朝的脊梁骨,更是将影响中国数千年历史的门阀士族一扫而光,黄巢起义后,大唐王朝就只剩下半口气了,统治区域也就关中地区,而各路诸侯已经完全脱离了朝廷的掣肘,尤其是朱温等人的崛起,直接将大唐王朝推进了坟墓。

而唐末农民起义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黄巢作为一介书生,在求取功名之路不顺的情况下,恰逢山东河南地区大面积干旱,饿殍遍野的情况下,朝廷却无力救灾,任生民自生自灭,在这样的情形下,王仙芝振臂一呼,顷刻间河南参与起义者成千上万,黄巢也决定参与到这场正义的农民起义中。

黄巢的长征

起义最初,黄巢作为读书人,在一众农民中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为了王仙芝团队中的一位重要领袖,但是黄巢和王仙芝出身不同,王仙芝是一位私盐贩子,其更重私利,在推翻唐朝成就大业这条路上走得并不坚定。但是黄巢作为读书人,其胸怀不与唐王朝共戴天的壮志发动起义,心心念念就是满城尽带黄金甲,所以灭唐的意志十分坚定。这也导致了黄巢在成了气候之后,与王仙芝出现了理念上的分歧,这也导致了黄巢渐渐脱离了王仙芝的队伍,双方都是各自为战,分分合合之下,导致了起义军在河南和湖北等地损失惨重。

自黄巢和王仙芝分开后,王仙芝选择南下荆州,在湖北一带作战,黄巢则多在山东和河南周边作战。后沙陀人参战,王仙芝连续战败之下,最后在黄梅被杀,黄巢收拢残部,成为了农民起义军的领袖,黄巢选择转战江淮一带,而唐朝从四面开始围攻起义军,黄巢在积攒下一定力量之后,决定主动出击。但是进攻汴京和商丘之战不利,黄巢眼见四处被围攻,于是决定转战唐王朝防守较为薄弱的岭南地区。

这一大胆的反常规决定,让黄巢,这位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的成就被无限拔高,也帮助其成就了波澜壮阔的一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起义军转战大江南北,最终将矛头指向了岭南,这一举动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战略考量。我们将从黄巢起义的背景、岭南的战略地位、起义军的内部需求以及黄巢的个人野心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黄巢为何千里转战岭南。

黄巢起义

其实黄巢起义的爆发,是唐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每个王朝的末年都会如此,但是黄巢起义的影响力能如此之大,可不仅仅是时代的因素,肯定也有黄巢在战略上的独到之处,毕竟打到哪算哪只是个流寇,就像王仙芝一样,最终命丧敌手,而有战术和战略的武装力量,所能造成的影响力和破坏力就不可同日而语。

自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日衰,赋税繁重,民不聊生,加之关东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只能揭竿而起。黄巢,这位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的才子,因屡试不第而对朝廷心生不满,最终投身于起义的洪流之中。他率领起义军,与唐廷官吏进行了多次武装冲突,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唐末农民起义的中坚力量。正如前文介绍,在王仙芝死后,黄巢进取河南屡屡受挫,不得不换个方向,换个活法,进取岭南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

岭南,地处中国南部,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唐朝时期,岭南地区不仅拥有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经济地位显赫。此外,岭南地形复杂,山川纵横,易守难攻,为起义军提供了天然的屏障。黄巢转战岭南,正是看中了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资源。他希望通过占据岭南,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以图长远之计。

黄巢克广州

然而,黄巢转战岭南的决策并非一蹴而就。在进取中原的过程中,黄巢曾两次向唐王朝上表,要求册封其为天平军节度使。但唐朝政府对此置之不理,甚至断然拒绝。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黄巢,使他意识到与朝廷和解无望,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夺取天下。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岭南,希望在这里找到新的出路。

起义军内部的需求也是黄巢转战岭南的重要原因之一。黄巢的起义军主要由中原兵士组成,他们习惯了北方的气候和生活方式。然而,在长期的征战中,起义军逐渐远离了中原腹地,深入南方腹地。随着战线的拉长,起义军的补给线变得日益脆弱,士兵们的思乡之情也日益浓厚。为了稳定军心,提高士气,黄巢不得不考虑寻找一个适合长期驻扎的地方。岭南地区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能够满足起义军的补给需求;同时,这里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有利于起义军抵御朝廷的进攻。因此,转战岭南成为了起义军内部的一致选择。

黄巢个人的野心也是推动他转战岭南的重要因素。他深知,要想夺取天下,必须建立自己的根据地。而岭南地区不仅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还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口。在这里建立根据地,不仅可以为起义军提供充足的物资和兵源,还可以作为进攻中原的跳板。黄巢希望通过占据岭南,逐步扩大势力范围,最终实现自己的称帝梦想。

黄巢北伐

然而,黄巢转战岭南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攻占广州后,他采取了极端的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不仅杀害了阿拉伯商人,还砍光了广州附近的桑树和其他树木,以断绝丝绸贸易的资源。这一举动虽然短期内起到了震慑作用,但长期来看却损害了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起义军在广州驻扎期间,也遭遇了严重的疫病问题。由于岭南地区气候湿热,加上起义军士兵多为北方人,难以适应这里的环境,导致疫病迅速蔓延。起义军兵力损失惨重,士气低落,最终不得不放弃广州,挥师北伐。

尽管黄巢转战岭南的计划未能如愿以偿,但他的这一举动却对唐朝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起义军在北伐过程中势如破竹,一路打到洛阳、长安等地,给唐朝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唐僖宗被迫迁往蜀地避难,唐朝的统治基础受到了严重的动摇。虽然黄巢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称帝梦想,但他的起义却为唐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唐末藩镇‍

综上所述,黄巢转战岭南的决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看中了岭南地区的战略地位和丰富资源,希望通过占据这里来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同时,起义军内部的需求和黄巢个人的野心也推动着他做出了这一选择。然而,历史的发展往往充满了变数。黄巢虽然有着宏伟的蓝图和坚定的决心,但最终却未能如愿以偿。他的起义虽然给唐朝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但也未能改变唐朝灭亡的历史命运。

而黄巢进取岭南有多重要呢,要知道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各地藩镇林立,原本富庶的中原和河北等地,被各大军阀所占据,尤其是河北三镇,自安史之乱后,几乎就没有再实际被唐王朝所掌控,山东等地的情形也差不了太多,所以唐朝政府的财政来源大多是从南方输送而来,也正是在唐朝中后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经济得到了大范围的开发,南方不再是蛮夷之地,成为了朝廷对外贸易的前哨站和粮食基地。黄巢也正是看到了这一属性,所以在江淮四面受挫的情形下,选择了借道江西和福建南下,攻占了岭南中心广州。

黄巢

而中原的各路人马,眼见黄巢如败军之将般流窜到了岭南,于是就放松了对黄巢的追击,结果就导致了黄巢南下之后,中原各大诸侯暂时选择了淡忘。黄巢在南下岭南之后,轻松击败了节度使李迢,在广州得到了重要补充之后,开始准备再次北上。之后的结果,大家都清楚了,黄巢带领大军,从湖南北上,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拿下了潇湘和江陵,在北上荆门受挫之后,再顺江而下,进入了江西地区,再度重返江西的黄巢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

特别是在黄巢拿下了江南地区之后,再度得到了重要补充,随后渡江北上,兵锋直指中原,自始至终处于乱战中的中原各大诸侯,再也不是敌黄巢起义军的敌手。而势力最强高骈选择观望,整个河南的各大州县望风而降,中原陷落,更多的百姓纷纷选择了加入到黄巢起义军中,这个时期的黄巢,已经无人可以阻挡,所以快速就拿下了洛阳和长安,并建立了大齐政权。

但是为什么,黄巢在南下之前,在中原捉襟见肘,四处进攻都受挫,难以扩大影响力,而在南下岭南之后,仅仅数月之后,再度回到了中原,就变得无可抵挡,那黄巢这一场长达数千公里的“长征”,到底有何奇效?

黄巢克洛阳

其实这是错觉,黄巢南下岭南虽然得到了短暂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广州的财富给了很大的补充。但是却并不足以战胜中原诸侯,比如在北上之后,进攻荆门和襄阳,就出现了重大失败,被迫才顺江东进。是因为黄巢一直以来都是打不过,就假装投降,然后高骈对黄巢格外纵容,导致了黄巢最终在拿下江南之后,才得到了充分的补充,之后再北伐,才势如破竹。

所以黄巢的胜利,主要还是各大诸侯的不齐心,然后就是黄巢屡次假装投降确实具有一定的欺骗性,而黄巢绕着南方跑了一整个圈,确实让追兵无力追击,让起义军的火种存活了下来,最终一波运营到了江南地区,才彻底打开了局面。特别是拿下江南之后,唐朝失去了大半的税赋和粮食,这才是击垮唐朝重中之重。

2 阅读:165
俇攘

俇攘

研史,读书,写诗,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