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栋
《济南府志》记载:刘栋是淄川人,是一位有道之士。他身着布衣,头戴黑色头巾,装作一副愚昧懵懂、茫然无知的样子,侍奉母亲极为孝顺,住所临近水边。
有一天,他忽然搀扶着母亲登上山住了一夜,令人不解。可就在那天夜里,大水暴涨,水漫过平地一丈多高,人们这才开始怀疑并对他感到惊异。
后来,他在离城几里远的地方,挖凿洞穴用来居住,另外建造了一间小屋供母亲居住,早晚都出去探视。等确认母亲就寝、饮食都没问题后,就又回到洞穴中,默默静坐,就这样过了十多年。
有士大夫想要见他,进入洞穴后,两人相对,他不说一句话,问他也不回应,只是说 “速修,速修” 而已。
母亲去世,他办完葬礼后,有一天他就腾空而去,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他在《列仙通纪》里被视作像鹿皮翁一样能避水的仙人。只是淄川城被水淹没这件事,在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以往城中建造牌坊时,挖到地下一丈多深,多次发现旧炉灶,清晰可见,那么被水淹的事或许真的发生过。
葆真
《济南府志》记载:葆真,阳信人,修炼仙术九十多年,平常总是闭门不出,屋中寂静得好像没人居住一样,有时坐卧很长时间都不起来,可他一旦出门行走,足迹便会遍布天下。
他寓住在佥事董琦的长春园。有一天外出游玩,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大家都怀疑他成仙离开了。
赤脚王
《登州府志》记载:赤脚王,眼睛碧绿、面容灰暗,头发却光亮得如同镜子。他总是头戴一顶斗笠,材质非布非绒,色泽光亮如漆,质地却像灰布,他常常自称这斗笠从自己初次加冠为道时就戴着,也不知道这斗笠有几千年历史了。
他曾给别人耕种田地,随意耘田除草,也不管主人知不知道。寒冬时节,河面冰层厚实,他不穿鞋子就踏上去,如同走在平地上一般。走起路来健步如飞,纵马追赶都追不上。
人们都觉得他很奇异,向他求取长生之术时,他就会脸色严厉,说着粗俗难懂的呵斥之词。八九十岁的老人说:我们小时候就屡屡见到他的样子,到现在还是这副模样,跟如今没什么两样。
有婴儿生了久治不愈的重病,他只需用手一抚摸,立刻就能痊愈。
偶尔有人跟他开玩笑,一把扯下他的衣裳裤子,发现他身体如同孩童般稚嫩光滑,众人都大为惊讶。
传说他是全真教道士,人们争着拜他为师,可他早就悄悄离开了,踪迹全无,无法找寻。因为他四季都光着脚,所以被称为赤脚王。
颠倒李
《登州府志》记载:颠倒李,居住在莱阳城外的墓地中,白天乞食,夜晚则把双脚勾在树上,头朝下倒挂着,人们都叫他颠倒李。
有跟他交往的人,他总会呵斥道:“凡夫俗子,要先成家立业,修好人道,之后再修仙道。”
三年后,有人和他相约到五沽河,遇上一群强盗。强盗问:“我们什么时候会死?” 他回答:“马上就死 。” 强盗恼怒地质问:“你又什么时候死?” 他说:“我也马上就死。”
强盗大怒,就把他打死在沙洲上。没过多久,官兵追来,把强盗擒获斩死。
当地居民把颠倒李的遗体装入棺中,埋葬在沽水岸边。后来有人见到那座坟墓,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口空棺材。
下附原文及原断句,我不纠正断句谬误之处,太麻烦了。
附:刘栋
按《济南府志》:刘栋,淄川人,有道之士也。布衣缁巾,诈为愚懵,无知之状,养母甚孝,所居临池。一旦,忽扶其母登山,是夕,大水平地丈馀。人始疑而异之,其后去城数里,作窟室以居,别筑小室,以居其母,朝暮出视。母寝食,讫复还窟室中,默坐如是,十馀年。士大夫欲见者,入窟室中,相对不交一谈问,亦不对,但云速修。速修而已,母卒,营葬讫。一旦翻空弃去,不知所在。见列仙通纪避水似鹿皮翁。但淄城漂没,于史无考,然往时城中建坊者,掘地下至丈馀,数见故灶,俨然。则漂没之事亦诚有之矣。
葆真
按《济南府志》:葆真阳信人,修仙九十馀年,居恒闭户,阒若无人,坐卧不起,动则足迹遍天下,尝寓董佥事,琦长春园。一日出游,人莫知其所之,咸疑为仙去云。
赤脚王
按《登州府志》:赤脚王,碧目苍颜,发明如鉴,戴一笠,非布非绒,其光如漆,其质如灰,每自以为始冠。时物不知其几千年,尝为人力田,随意耘耔,不问人知。隆冬不履冰泽腹坚,踏其上,如平地。行步如飞,骤马追之不及。人争异之,以长生之术求,则厉色嗔词俚不可解。八九十岁,老人曰:童时屡见其貌,正如今日婴儿,痼疾,邀拊摩之立瘳间。有调笑之者,下其裳童身稚肤,乃共惊。传其为全真子也。争师事之,早已遁去,杳不可寻以其四时徒跣,遂名为赤脚王云。
颠倒李
按《登州府志》:颠倒李,依莱阳郭外,墓所昼,乞夜竖,双足于树上而头向下,人称为颠倒李。有从之游者,辄叱曰:毛噍底求妇,去先立人,道后图仙道。三年,许至五沽河,遇群盗。盗曰:吾辈何时死。曰:即死盗。怒诘曰:尔何时死。曰:亦即死。盗殴杀之沙洲中,无何官兵追。盗擒之居人。李尸,具棺葬之,沽水侧,后有见之者,发墓唯空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