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童进入女厕隔间,孩子母亲:孩子还小,你必须道歉

是军不是菌 2024-07-15 22:33:29
引言:探讨“他还是个孩子”背后的教育观念

社会现象与案例分析

在当今社会,我们经常能听到“他还是个孩子,能知道什么”的说法,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一种对孩子认知和行为能力的低估。然而,多个真实案例表明,孩子在很多方面拥有超出成人预期的潜能和理解力。

案例一:哈尔滨地铁站事件

2023年1月30日,在黑龙江哈尔滨一地铁站女厕所内发生了一起争执事件。一女子发现一名6岁男童在女厕隔间,故予以制止“这里是女厕所,男孩不能进来”,但也就是这一句话,引来了孩子母亲长达30分钟的疯狂辱骂。

随后,孩子母亲称该女子将孩子凶哭、“伤害了孩子心灵”,并叫来孩子父亲等人将女子围堵在卫生间并要求道歉。

事后,当事女子称自己遭男童妈妈辱骂近30分钟。

但该孩子妈妈表示:他只是个6岁的孩子,他能知道什么。

其实,从理论出发,只要孩子不是病理性精神障碍,儿童在3-4岁时就开始具有性别意识,3-6岁更是儿童性别角色确认的关键期。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不算是什么都不知道,他有自己的性别认知能力,有强烈的探索性别的好奇心。

不要因为溺爱,而毁掉孩子。

熊孩子诞生的源头,从来都不是孩子本身,而是家长的无知和不作为。

我们不能再简单地用“他还是个孩子”来为他们的行为开脱,而应该认识到孩子的独立性和成长潜力,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行为准则。

案例二:熊孩子把奔驰车贴满贴画 女车主气愤报警

2024年7月,湖南永州一女子将奔驰车停在路边,回来时发现车头和前风挡上被贴满了卡通贴画。当事人尝试撕下贴纸,但发现其很牢固,即便撕下也会有残留,于是选择报警。

卡通贴画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玩具之一。但是,当贴画被贴到不该被贴到的地方时,就是这一种折磨了。

自己锃光瓦亮的汽车上,被密密麻麻的贴满贴画,不论是谁,看到都会头皮发麻吧。

孩子们这种随意涂鸦的动作,是天性。但是,这种天性是需要父母进行规范的。

当孩子错误的行为没有被规范的时候,他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可以做的,并且会一如既往的去做,直到将来某一天碰壁。

熊孩子终有一天会长大,会步入社会。

到那时,犯了错误,谁来规范他们呢?

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他们最初的行为和价值观大多是从家庭环境中习得。家长若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视而不见,或者根本不懂得如何正确引导,便为熊孩子的“养成”埋下了祸根。

要避免熊孩子的出现,家长必须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要关注孩子的行为举止,及时纠正错误。只有家长自身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在健康、积极的氛围中茁壮成长,远离“熊孩子”的标签。

熊孩子的案例,很多很多......

近年来,熊孩子事件层出不穷。

但是,最终我们发现,每一个熊孩子背后的始作俑者,竟然都是他们的监护人。

有的是爱子心切的母亲,有的是护犊子的爷爷奶奶......

但无一例外,当他们家的孩子做出一些违反道德,违背公序良俗的事情的时候,他们从不认为是自己家的孩子错了,只认为是你们这些外人多管闲事。

当你试图辩论的时候,他们会说“他还只是个孩子,他懂什么”。

一棵参天大树的长成,离不开在它幼年时期生长时去除掉的那些长歪的枝条。

没有人教育的熊孩子,在未来,不是“毒瘤”,就是“祸害”!

过往的案例,足够警醒我们了,不是吗?

某嫌疑人偷东西被抓后,最痛恨的人,竟然是他的母亲,为了报复他母亲,生生咬下了他母亲的耳朵。

全家被屠杀的凶手,竟然是他家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

因为爷爷奶奶不给零花钱,掌掴爷爷奶奶的宝贝孙子。

在医院,掌掴并辱骂卧病在床的母亲。

总结

熊孩子,终究不会永远是孩子,当他长大的那一刻,放纵小恶的父母们。怎么保证他不做大恶。

或许,长大的那一刻。

做的最大的恶,就是把手伸向曾经以爱的名义放纵他的人。

别以孩子还小为借口,这从来都不是理由!

作者自述:我是大菌,一名从事心理学咨询8年的工作者(婚姻,教育,事业,情感),一个致力于让别人更幸福的人。

如有需要,后台私信,有问必答!

0 阅读:23

是军不是菌

简介:情感分析,百姓家常,立志成为温暖人心的论坛集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