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有人养无人管教的畜生"。南京某公园,一眼镜男子大声怒吼一五岁男孩,只因男孩不听眼镜男的劝阻,从公园里摘花。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接着往下看!
春暖花开的3月23日,南京市某公园内游人如织,千余名市民在这个周末选择外出踏青赏花。樱花、海棠、郁金香争相绽放,一片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正当大家沉浸在这美景中时,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场景却打破了和谐——一个五六岁男孩竟然跑进花丛肆意薅花,而他的父母就站在一旁,不仅不阻止,反而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谁给了你薅花的权利?周围游客看到这一幕,纷纷开始小声议论。这家三口的行为显然与文明游园的准则格格不入。那个小男孩仿佛是公园的"主人"一般,短短几分钟就薅了一大束鲜花握在手中,傲然自得。
难道美丽的花朵不应该留给每个游客欣赏吗?难道公共空间的规则在某些人眼里就形同虚设吗?
就在众人难以置信之际,一位戴眼镜的男子看不下去了,走上前去大声喝止:"快出来,不要薅花!"
在正常逻辑下,这本该是一次普通的文明劝阻。然而,男孩的回应却让人大跌眼镜:"就不出去!"
被如此无礼回怼,眼镜男气不打一处来,脱口而出:"真是有人养无人管教的畜生!"
护子狂魔的荒谬逻辑这句话无疑点燃了一场火药桶。男孩的父亲闻言立刻暴怒,指着眼镜男吼道:"你骂谁呢?再骂我儿子一句试试!"说着就要冲上前去动手。
这一刻的荒诞令人窒息——孩子在公共场所破坏花卉,作为父亲不但不制止,反而在别人提醒时暴跳如雷,还要动手打人?这是什么逻辑?
周围游客见状急忙上前劝阻,场面一度十分混乱。而男孩的父亲显然已经失去理智,甚至开始脱外套准备打架,口出狂言:"老子宁可工作不要了,也要弄你!"
这番言论令人啼笑皆非。为了维护自己教子无方的尊严,竟甘愿丢掉工作也要"弄人",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更可笑的是,他认为眼镜男辱骂了他的孩子,而眼镜男则回应:"我骂谁小孩儿了?我就是说谁采花谁是畜牲!"
当双方争吵不断升级,一个令人心酸的画面出现了——那个薅花的男孩竟然害怕地拽着妈妈衣角,央求不要再吵了。多么讽刺!孩子做错事,家长不但不引导教育,反而成为争吵的主角,最后反而是孩子在劝大人冷静。
这不正是"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最好的注脚吗?
在场的眼镜男女友也忍不住指责:"又动手又骂人,真是没有教养!"此时此刻,到底谁才是真正没有教养的人?答案不言而喻。
这起事件被传到网上后,引发热议。有人责怪眼镜男用词不当,有人支持他路见不平挺身而出,还有人建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客观来说,眼镜男的措辞确实过激,但面对明显违反公德的行为,保持沉默就是纵容。如果每个人都选择"各扫门前雪",公共空间的文明又该由谁来维护?
这起争执折射出的不仅是个别人素质的问题,更暴露了一些人对公共规则的漠视。当一个成年人不能教育孩子尊重公共环境,反而为其错误行为强词夺理时,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爱护公物、遵守规则本不该是什么高深的道理。公园的花朵是大家共同的美好,破坏它就是在剥夺他人的权利。那位父亲宁可不要工作也要"弄人"的言论,暴露了他极端扭曲的价值观。
眼镜男的制止方式确实有不妥之处,但他的初衷无可厚非。在公共道德面前,每个人都有责任站出来,但方式方法上需要智慧。
说到底,这不是一起简单的"薅花事件",而是关乎我们如何看待规则、如何教育下一代的深刻社会议题。孩子的错误行为很容易纠正,成年人扭曲的三观才是真正的隐患。
当我们下次再看到公园里盛开的花朵,希望想到的不是这起荒唐的争执,而是我们共同呵护的美好与文明。
而那个说"宁可工作不要也要弄你"的父亲,我只想说:一时的逞强解决不了素质的缺失,真正的勇敢是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在孩子面前树立正确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