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绥执政时虽功绩赫赫,但其不放权也给其带来一定非议

史海撷英 2025-04-16 11:54:16

和熹皇后邓绥(81年——121年4月17日),南阳郡新野县人,汉和帝皇后。邓绥出身于世代读书的官宦世家。祖父邓禹名列东汉开国功臣榜首。母亲阴氏乃刘秀皇后阴丽华从弟女。据记载,邓绥自幼聪颖好学,“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那么这位从一名闺阁之秀到东汉时期执政十六年的女政治家邓绥是怎样的一个人?

据《后汉书》记载,“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就是说邓绥看到兄长们读书时都会虚心请教。为此邓绥也曾遭到母亲的训斥,“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邓绥也不敢惹怒母亲,所以“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勤奋好学。她的父亲邓训看出了她志向远大,不想困于后院终生忙碌居家之事,所以无论大小事,往往和她详细计议,询问她的意见。“后,邓训女也。训闺庭甚严,诸子进见,未尝赐席,至于后,事无大小,每辄咨之。弟邠曰:‘平生不与诸男语,今岂年衰邪?’训曰:‘我不衰,是女也虽小,诸儿无及者,必有益于我家。’是以奇之。”可以说邓绥自幼便与其他女子不同,邓绥熟读经书,与父亲讨论大小事宜,童年时期的学习经历可以说为后来邓绥的政治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和帝永元七年(95年),邓绥被选入宫为贵人,时年十六。邓绥入宫后对宫人和颜悦色,还时长施以恩惠,对阴皇后更是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僭越之处。当邓绥所穿衣服与阴皇后同一颜色时,立即更换。面见皇帝时,也不敢与阴后同坐并立。阴后身材短小,邓绥“行则偻身,立不挺腰”,怕自己抢了阴皇后的风头,也不敢在阴皇后身前讲话。哪怕自己被封为皇后也是如此,“恭肃小心,动有法度。承事阴后,夙夜战兢。接抚同列,常克己以下之,虽宫人隶役,皆加恩借。帝深嘉爱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每有宴会,诸姬贵人竞自修整,簪珥光采,袿裳鲜明,而后独着素,装服无饰。其衣有与阴后同色者,即时解易。若并时进见,则不敢正坐离立,行则偻身自卑。帝每有所问,常逡巡后对,不敢先阴后言。帝知后劳心曲体,”所以汉和帝也赞叹邓绥说:“修德之劳,乃如是乎!”

元兴元年(105年),汉和帝驾崩,殇帝刘隆只有百日大。于是尊邓绥为太后,临朝听政。自此邓绥的政治能力逐渐显露,开启了十六年的执政生涯。元初四年(117年),京师及十郡国霖雨致灾,邓太后以安帝的名义下诏说:“夫霖雨者,人怨之所致,其武吏以威暴下,文吏妄行苛刻。乡吏因公生奸,为百姓所患苦者,有司显明其罚。”邓绥将天灾与民怨联系起来,以此表明朝廷政治吏治的决心。邓太后执政期间,东汉的自然经济在数次天灾中逐渐恢复,邓绥带领宗族节省开支,轻徭薄赋。她任用贤臣班用、虞诩,平定匈奴、羌人的边境祸患。也难怪明末大臣李廷机说:“邓太后摄政,朝野颇安宁。”

据记载,邓太后“辟四门而开四聪”,“永初中,太后兄大将军邓骘以母忧,上书乞身,太后不欲许,以问昭。昭因上疏曰: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同时,邓绥还赦免了言论罪。永初四年(110年),邓绥“诏自建初以来,诸祅言它过坐徙边者,各归本郡;其没入官为奴婢者,免为庶人。”

邓绥

邓太后临朝执政后,邀请博学高才的才女班昭参与政事,又“圣恩横加,猥赐金紫”,即赐予班昭金印紫绶,使之位同丞相。邓太后专门设立了女官,以鼓励广大女性参政。据《后汉书》:“时宫婢出入,多能有所毁誉,其耆宿者皆称中大人。”这是史上最早的具有参政职能的女官,选拔标准是能对政事进行褒贬评析、年长资深且德高望重。对于年轻有为的也可破格提拔为中大人,如邓康家的婢女。邓太后创办永初学宫为宫女提供教育,提高了她们的文化水平,致使宫女们达到了“多能有所毁誉”的境界,从而形成了一个积极参政的女官群体。

邓太后掌权后并未同吕后一般对昔日的妃嫔怨恨相加,而是感念旧情,对守园的诸贵人赏赐不断,并组织放免了部分掖庭宫人。在放免制度中,一般都是男性实施的,女性实施放免较少,吕后当政时更是将汉高帝宠爱的妃嫔全部禁锢不得出京,但邓太后时期却难得地实行了颇具规模的放免,展现了女性对女性的同情与哀怜。

按照旧例,皇帝驾崩后,无子妃嫔都要到陵园守陵。汉和帝驾崩后,周贵人、冯贵人等嫔妃前去守陵,邓绥赐予她们王青盖车,又赐冯贵人王级赤绶:“和帝葬后,宫人并归园,太后赐周、冯贵人策曰:‘朕与贵人托配后庭,共欢等列,十有余年。不获福祐,先帝早弃天下,孤心茕茕,靡所瞻仰,夙夜永怀,感怆发中。今当以旧典分归外园,惨结增叹,燕燕之诗,曷能喻焉?其赐贵人王青盖车,采饰辂,骖马各一驷,黄金三十斤,杂帛三千匹,白越四千端。’又赐冯贵人王赤绶, 以未有头上步摇、环佩,加赐各一具。”使之享有诸侯王的待遇,此举提高了女性地位。

邓太后还下令,所有在皇帝陵园守陵的贵人、宫人们,因各种原因而无法服役的,让园监核实上报。“常以鬼神难征,淫祀无福。乃诏有司罢诸祠官不合典礼者。又诏赦除建武以来诸犯妖恶,及马、窦家属所被禁锢者,皆复之为平人。减大官、导官、尚方、内者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自非供陵庙,稻粱米不得导择,朝夕一肉饭而已。旧太官汤官经用岁且二万万,太后敕止,日杀省珍费,自是裁数千万。及郡国所贡,皆减其过半。悉斥卖上林鹰犬。其蜀、汉釦器九带佩刀,并不复调。止画工三十九种。又御府、尚方、织室锦绣、冰纨、绮鄃、金银、珠玉、犀象、玳瑁、雕镂玩弄之物,皆绝不作。离宫别馆储峙米糒薪炭,悉令省之。又诏诸园贵人,其宫人有宗室同族若羸老不任使者,令园监实核上名,自御北宫增喜观阅问之,恣其去留,即日免遣者五六百人。”这使得掖庭女子不必被禁锢在园陵中郁郁而终,可以成为普通人自由婚嫁。自东汉开国以来从未有如此大规模放免宫人的记录,反倒是奉陵制度一直兴盛不衰,邓太后此举突破旧典藩篱,为后世的放免提供了范本。

东汉自开国至殇帝八十多年中,宫女入宫不绝如缕,造成“内有怨女,外有旷夫”的局面,邓太后在延平元年(106年)六月下令:“丁卯,诏司徒、大司农、长乐少府曰:‘朕以无德,佐助统政,夙夜经营,惧失厥衷。思惟治道,由近及远,先内后外。自建武之初以至于今,八十余年,宫人岁增,房御弥广。又宗室坐事没入者,犹托名公族,甚可愍焉。今悉免遣,及掖庭宫人,皆为庶民,以抒幽隔郁滞之情。诸官府、郡国、王侯家奴婢姓刘及疲癃羸老,皆上其名,务令实悉。’”永初四年(110年),邓绥再次下诏:“诏自建初以来,诸祅言它过坐徙边者,各归本郡;其没入官为奴婢者,免为庶人。”

《戒饬宗族图》

古代绝大多数临朝的太后都放纵外戚,专权弄势,不仅对国家毫无建树,反而会为害一时。唯有邓绥,对外戚严加管束,不仅有功于汉室,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当时,邓氏外戚宗族主要分布在老家南阳与京师洛阳,邓绥便颁布《检敕外戚诏》,“诏告司隶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曰:‘每览前代外戚宾客,假借威权,轻薄,至有浊乱奉公,为人患苦。咎在执法怠懈,不辄行其罚故也。今车骑将军骘等虽怀敬顺之志,而宗门广大,姻戚不少,宾客奸猾,多干禁宪。其明加检敕,勿相容护。’自是亲属犯罪,无所假贷。太后愍阴氏之罪废,赦其徙者归乡,敕还资财五百余万。”“自祖父禹教训子孙,皆遵法度,深戒窦氏,检敕宗族,阖门静居。骘子侍中凤,尝与尚书郎张龛书,属郎中马融宜在台阁。又中郎将任尚尝遗凤马,后尚坐断盗军粮,槛车征诣廷尉,凤惧事泄,先自首于骘。骘畏太后,遂髡妻及凤以谢,天下称之。”

虽然邓绥执政时期功绩赫赫,但她“称制终身”直到崩逝时才归政于安帝的行为还是遭到了不少非议。但是正如范晔在《邓皇后纪》里说的,邓后不肯归政是因为由于没有一个有能力的皇子皇孙可以代替自己执掌国柄而并非为了自身和家族,所以即使邓绥焦心瘁体依旧称制终身:“邓后称制终身,号令自出。术谢前政之良,身阙明辟之义,至使嗣主侧目,敛衽于虚器,直生怀懑,悬书于象魏。借之仪者,殆其惑哉!然而建光之后,王柄有归,遂乃名贤戮辱,便孽党进,衰斁之来,兹焉有征。故知持权引谤,所幸者非己;焦心恤患,自强者唯国。是以班母一说,阖门辞事;爱侄微愆,髡剔谢罪。将杜根逢诛,未值其诚乎!但蹊田之牛,夺之已甚。”

0 阅读:15
史海撷英

史海撷英

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