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城乡居民医保热点问题解答!集中缴费截至2月25日,逾期断保将设等待期

太原日报 2025-02-23 07:23:45

目前,2025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下称居民医保)参保缴费已接近尾声,未缴费的城乡居民须在2月25日前完成参保登记和缴费,确保2025年正常享受相关待遇。  日前,省医疗保障局、省财政厅等8部门联合制定出台《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就完善筹资和待遇政策、建立连续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做好新生儿等群体参保工作等作出规定。现就相关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问:未在规定时间参保缴费有何后果,等待期政策是什么?  答:2025年,我省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670元,个人缴费标准为400元。2025年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期为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2月25日,逾期后再缴费时不再享受各级财政补助,个人须同时缴纳个人缴费及政府补助部分,不低于1070元,同时有不低于3个月的等待期,自缴费之日起3个月以上后享受待遇。  为完善财政补助与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居民医保筹资机制,我省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支付参保人员近亲属参加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和已参保近亲属在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发生费用的个人负担部分。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按照实施意见,自2025年起,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内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待遇等待期3个月,其中,未连续参保的,每多断保1年,原则上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础上增加变动待遇等待期1个月。  该项政策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大家在规定时间内缴费,避免出现“投机性”参保行为,损害基本医保制度的公平性。  问:2025年居民医保缴费有什么新的激励措施? 答:自2025年起,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缴费满4年的居民,之后每连续参保缴费1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对当年基金零报销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次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  连续参保激励和零报销激励累计提高总额度不超过8万元。居民发生大病报销并使用奖励额度后,前期积累的零报销激励额度清零。  断保之后再次参保,连续参保缴费年数重新计算。可通过补缴费用修复变动待遇等待期,每多补缴1年减少1个月变动待遇等待期。连续断缴4年及以上,修复后固定待遇等待期和变动待遇等待期之和不少于6个月。  补缴金额按照当年参保地的个人缴费标准,断保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  断保人员再参保,降低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每断保1年,降低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累计降低总额度不超过8万元。 问:新生儿、学生、特殊群体参保缴费待遇有哪些? 答:新生儿凭户籍或出生医学证明,在户籍所在地或父母常住地医保经办机构,按规定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出生当年不缴费,出生次年按规定缴费,出生后90天内参保缴费的不受集中缴费期限制,缴纳个人缴费部分后,享受财政补助政策。自出生之日起所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均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鼓励学生以学校为单位在学校所在地统一参保缴费。自2025年起,新入学大学生、技工院校学生首次在学籍地参保缴费,医保待遇享受期为自缴费之日起至次年12月31日。  特殊群体中,连续2年(含2年)以上参加基本医保的职工医保中断缴费人员,当年退出现役的军人及随迁的由部队保障的随军未就业配偶,以及刑满释放等退出其他制度保障的人员,在退出其他制度保障3个月内,如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缴费期结束后按规定补办居民医保参保手续的,自参保缴费之日起享受待遇。  特困人员(含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对象、符合条件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困难群众参保,个人缴费部分按有关规定给予分类资助,确保低收入困难群众应保尽保。  目前,2025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线下可前往户籍地或常住地社区和医保经办机构携带本人相关证件办理,线上可通过“山西医保”微信公众号、山西医保公共服务网上办事大厅(个人网厅)、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地方专区)办理。居民医保缴费可通过包括“山西医保”微信公众号在内的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多种渠道办理。刘云峰  山西日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