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位朋友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退休后的第一笔养老金,着实让我羡慕了一把。
不过,评论区里却炸开了锅,原因是另一位朋友留言说:“你这退休金,还没我退休工资的零头多呢!”
我一看,这位朋友的微信名备注着“大学教授”,顿时明白了,这可是传说中的“体制内”啊!
这件事儿让我想起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企业职称和事业编职称,到底差在哪儿?
对咱们的养老金影响有多大?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很多人都说,企业职称就是个“安慰奖”,评了也没啥用,更别提跟事业编职称比了。
这话虽然扎心,但也不无道理。
从社会认可度上来说,企业职称的“含金量”确实不如事业编职称。
同样是“高级工程师”,在事业单位,那可是响当当的“专家”,走到哪儿都受人尊敬。
但在企业里,可能也就是个技术骨干,甚至还有可能被新来的大学生叫“师傅”。
从对养老金的影响来看,企业职称和事业编职称的差距就更大了。
事业单位的退休金本来就比企业高出一截,再加上各种职称补贴,那更是“旱涝保收”。
而企业职工的退休金,主要还是靠自己缴纳的养老保险,职称补贴少得可怜,甚至有些企业根本就没有这项福利。
最近,天津一位工龄 37 年的副高级职工晒出了自己的退休金明细,引发了网友热议。
这位职工的个人账户余额为 148829.22 元,每月到手的退休金总额为 4500 元左右,其中基础养老金 2000 元,个人账户养老金 1500 元,过渡性养老金 800 元,职称补贴仅为 200 元。
虽然这位职工的退休金总额并不算低,但网友们却纷纷吐槽企业职称补贴太少,与评审时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完全不成正比。
“评个副高要花好几万,结果每个月才补贴 200 块,这也太坑了吧!”
“我同事评了个正高,每个月补贴也才 500 块,还不如不评呢!”
网友的评论,也从侧面反映出企业职称评审可能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比如评审门槛高、费用高、评上后待遇提升不明显等等。
企业职称要不要评?这笔账,你得算清楚看到这里,相信很多朋友都会问:既然企业职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那我们还有必要去评吗?
我的建议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决策。
如果你还年轻,未来有跳槽到事业单位或国企的打算,那么评个职称肯定是有好处的,毕竟多一个“敲门砖”,就多一份机会。
如果你已经在企业工作多年,并且打算“干到退休”,那么就要仔细权衡一下评职称的利弊了。
如果评审成本不高,而且评上后对你的工资、福利待遇有明显提升,那么可以考虑去评一下。
但如果评审成本太高,或者评上后待遇提升不明显,那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