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岛最近又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你说,这么一座冰天雪地的小岛,平时提到它,大多数人可能还得先去地图上找一找具体位置,可现在,它却在国际舞台上闹出了不小的动静。这事儿从哪说起呢?就从新年第一天开始吧,格陵兰自治政府总理穆特·埃格德放出了一段挺硬气的话。他可不是随便聊聊天,而是直指殖民主义的旧账,还高调表态要为独立奋力而战。一时间,全世界都竖起耳朵听这位总理到底怎么个意思。
很多人可能会问:什么意思啊?格陵兰不是已经自治了吗?确实,人家早在1979年就实现了自治,可那只是看起来很美好而已。实际上呢,他们的大部分事务仍然被丹麦牢牢掌控着。不管是资源开发还是对外关系,几乎都得看丹麦脸色行事。而且财政更离不开丹麦支撑,每年的预算里有将近一半靠补贴。这种情况摆明了就是名义上的主人,实际却跟房东的小租客差不了多少。所以,总理这一开口,不光是陈年积怨爆发,也是一股子不干了的决心。
再想深一点,你不得不佩服埃格德挑选时机的眼光。从特朗普当总统的时候公开表示想买下整个格陵兰,到如今各大国把目光盯紧北极地区,这地方的重要性已经不用多说。北极不仅仅有冰山和企鹅(虽然企鹅其实住南极),还有丰富得让人口水直流的矿产、石油,还有那些未来航运必经之路。加上这里驻扎着美国重要军事基地图勒空军基地,更让这个寒冷之地成了热火朝天的战略角逐场。
不过话又说回来,美国前总统那句我要买虽然听起来像玩笑,但也侧面说明了一件事:别低估任何国家对这里资源和地缘价值的觊觎心理。不过这句话传到当地居民耳朵里,那滋味可不好受。这是拿我们当啥啦,一块待价而沽的不动产吗?类似这样的质疑声此起彼伏。而对于这些生活在冰盖边缘的人们来说,他们真正担心的是自己的命运是否始终握在别人手里?
那么问题来了,要真想走向独立,难道只需要喊几句口号,然后投票决定一下就能搞定吗?我才不信这么简单呢!其中最现实的一堵墙就是钱的问题。目前每年来自丹麦政府超过五十亿克朗(约合七亿美元)的拨款,占到了他们整体预算的大头。如果真的选择单飞,这笔稳定收入没了怎么办?毕竟,靠卖鱼虾蟹或者旅游业,是远远填不上这个窟窿的,更何况全岛只有区区五万人口,说白了连一个中型城市的人数都赶不上,就算分摊债务也是大麻烦。
再者,就算国内财政勉强顶住压力,还有国际社会这一关要过。如果稍微学点历史知识你会发现,大国博弈这种戏码往往最后倒霉的是谁?当然是棋盘上的小卒子!无论美国、俄罗斯还是中国,都不会眼睁睁看着这样一个战略核心区域自由自在发展。他们可能嘴巴上支持,但背后难免另有所图。有人甚至猜测,一旦公投通过并走向独立,会不会反倒引来更多利益相关方插手,让局势更加复杂化?
当然,说到公投计划,其实目前还停留在筹备阶段。据了解,很可能就在今年四月议会选举期间同步进行。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法律基础方面存在的问题。《自治法》虽明确规定,只要全民同意即可宣布脱离母体建国,可具体操作层面恐怕没那么容易。例如如何处理与原宗主国之间未清账目的遗留矛盾,又比如面对未来外交孤立风险,有没有提前做好预案!所有这些,无疑都会成为压垮骆驼脊梁的一根根稻草。
另外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些埋藏已久但至今刺痛人心的历史伤疤。从殖民时代开始,当地土著居民遭遇过太多非人的待遇,比如强制节育政策,再比如未经许可掠夺土地与资源。这些旧账沉淀多年,如今再次翻涌出来,为双方关系添上一层愈发浓厚的不信任阴影。有些评论员甚至认为,与其抱怨经济依赖或政治控制,还不如直接承认,这是民族尊严受到长期压迫后的集体觉醒表现!
讲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事情越来越扑朔迷离?别急,还有更大的意义值得思考。如果格陵兰成功迈出这一步,那么它绝不仅仅是在给自己争取自由,而是在以一种旗帜鲜明方式告诉全世界,我们拒绝继续被殖民过去束缚!可以设想,在遥远非洲、中东以及亚太某些地区,同样受困于外来统治影响的人群,也许会因此受到启发,从而开启属于他们自己的抗争篇章。当然喽,这种推测是否成立,目前来看只能等待时间验证!
所以回头看看埃格德的新年讲话,他究竟释放什么信号显然无需赘述。一方面表达坚定诉求我们的土地我们做主;另一方面则等于是递交给丹麦一次艰难抉择机会:愿意顺应潮流促成和平转型吗,否则将承担失去友谊代价!换句话理解,如果结局果真如期待般圆满,那么毫无疑问,一个年轻但充满希望共和国正悄然诞生在人类史册页脚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