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外交部部长在日本东京同日本外相共同主持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方发改委、外交部、财政部、商务部、工信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日方内阁府、外务省、经产省、财务省、国土交通省、农林水产省、环境省部级官员出席。双方同意共同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丰富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在经济领域内涵,共同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经贸关系。对话达成二十项重要共识。
石破茂(资料图)
综合中国外交部部长的讲话,以及这20条共识,有五个值得关注的点。第一,“以经促政”,扩大中日各领域各部门对话交流,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第二,强强联手、彼此成就。鼓励双方在AI等领域合作,更值得关注的一点,还要在第三方市场开展合作。第三,平衡解决各自合理关切。消除歧视限制,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这也是王毅与日韩外长谈得比较多的话题。第四,多边领域,加强合作。尤其里面提到,要尽快恢复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第五,有关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和日本水产品输华问题。
此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的重启,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需要。特朗普上台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单边主义盛行。今年初对进口钢铁加征关税的政策,让日本钢铁行业面临48亿美元的年损失风险。日本经济产业省内部评估报告显示,若无法获得关税豁免,将有至少12家中小型钢铁企业面临倒闭。这种压力促使日本重新审视对华合作的价值,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客观需求。通过对话沟通,协调立场,共同应对外部风险,成为两国的重要选择。
日本(资料图)
自石破茂政府上台后,中日关系呈现回暖迹象。此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达成的二十项重要共识,对推动中日关系企稳回升意义重大。但中日两国在东海问题、南海问题、台海问题、历史问题等方面仍有诸多争议亟待解决。日本在相关议题上仍秉持错误立场,中日之间政治互信不足、民众好感度仍相对较低。鉴于日本外交政策受其国内政治格局与日美关系等因素影响,日本政府当前的对华政策究竟是战术性调整,还是战略性转换,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然而与此同时,日本经济产业省官员说,日本内阁已决定对中国石墨电极出口征收95.2%的反倾销税,自3月起生效,为期四个月。在上述措施推出前,日本政府上个月的一项中期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以不公平的低价出口石墨电极,并给日本企业造成了损害。石墨电极是一种用于电炉炼钢的工业材料。在收到日本石墨制造商SECCarbon、东海碳素和日本碳素公司要求征收关税的申请后,日本政府在2024年4月启动了调查。
石墨电极(资料图)
对于日本此次征税行为,有分析指出,日本此次对中国石墨电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背后可能有着复杂的政治和经济考量。一方面,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日本此举可能是为了迎合部分国家的贸易政策,寻求政治上的支持;另一方面,日本试图通过关税“止血”,为本土碳素企业争取一定的市场空间,争取技术升级时间。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不仅会增加日本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削弱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还可能破坏中日之间的贸易合作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会谈达成的共识中,就明确提到了中日要加强绿色发展合作,并且还要加强世贸组织框架下的合作,支持自由贸易。然而转头日本就实施保护主义政策,对涉及新能源产业的中国产品加征关税,此举无疑是与中日刚刚达成的共识背道而驰,也不利于中日未来合作的推进。由此可见,在石破茂大方向上向中国靠拢的背景下,要如何纠正日本国内的歪风邪气,拿出对话合作的诚意,依然是日本政府未来要面临的主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