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老百姓心里,状元郎和驸马爷那可都是人中龙凤。一个是科举金字塔尖的存在,一个是攀上皇亲国戚的幸运儿。这俩身份要是能集于一身,那不得走上人生巅峰?可事实上,我国历史上正儿八经既考中状元又当上驸马的,就唐朝的郑颢这么一人。但他的人生,可不像咱们想象的那么美滋滋,那叫一个坎坷,让人忍不住感叹世事无常啊!
有人可能要质疑了,“不对吧,陈世美不就是考上状元当了驸马吗?还有黄梅戏里的《女驸马》,不也是状元驸马吗?”嘿,您先别急,这陈世美和《女驸马》都是戏文里虚构出来的人物,在正儿八经的史书里可找不到影儿。真正有史书记载的状元驸马,就郑颢一个。而且啊,他这驸马当得那是一百个不情愿。
为啥状元和驸马这俩身份很难凑一块呢?这里面门道可多了。从现实角度讲,古代考个状元那比登天还难,就算是天才,第一次考就中状元,那也得三十来岁了。古人结婚早,三十岁的状元大多早就成家立业了。可公主怎么可能下嫁给一个已婚人士呢?再看公主这边,谈婚论嫁的年纪也就十五六岁,正是青春烂漫的小姑娘,让她嫁给个三十岁的大叔,搁谁心里都不乐意啊!
从权力层面来说,这可关系到王朝的根基。皇帝心里清楚,权力和贵族身份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那对自己的皇位可是个大威胁。状元代表着朝中的相权,驸马代表着皇帝的皇权,一个人要是同时拥有这俩,皇帝晚上睡觉都得睁只眼。所以啊,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皇帝可不会轻易让状元当驸马。
那这个郑颢是怎么成为这个“唯一”的呢?这就得说说他的背景了。郑颢来自著名的“荥阳郑氏”,这可是从东汉时期就响当当的世家大族。他爷爷还当过宰相,家里条件优渥,从小接受良好教育,是周围出了名的“小神童”。郑颢科举之路顺得很,二十五岁就考中了状元,留在长安做官,那可是官场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本来郑颢仕途一片光明,还和卢家小姐有婚约,两人约定考完试就回家结婚。可这郑颢一门心思扑在官场上,把卢小姐晾在一边等了好几年。就在他打算回家和卢小姐完婚,再把她接到长安的时候,当朝宰相白敏中盯上他了。
这个白敏中是白居易的表弟,白居易年纪大了干不动政事,就推举他来接班。可这白敏中能力不咋地,心眼倒是不少,经常替皇帝干些见不得人的事儿,在官场上名声可不太好。有一天,唐宣宗让他给万寿公主找个如意郎君。白敏中回去一通找,就把目光落在了郑颢身上。他一开始都没想到,这官场新星居然还没结婚。得,那这郑颢跑不了了。
白敏中赶紧把郑颢的资料整理好,给皇上和万寿公主送去。唐宣宗一看,觉得这女婿挺不错,可又担心让状元当驸马会不会犯忌讳。白敏中拍着胸脯说自己有办法。唐宣宗就给了他一道圣旨,让他把郑颢带到宫里见面。
等白敏中去郑颢家的时候,发现人家已经踏上返乡之路,准备回去迎娶卢小姐了。白敏中这可急坏了,赶紧找了京城最快的马,带了两个侍从,揣着圣旨,一路马不停蹄地往荥阳赶。到了荥阳才知道,郑颢已经带着迎亲队伍去楚州接新娘了。没办法,白敏中又接着往楚州跑,终于在郑颢进楚州之前把他拦住,拿出圣旨命令他回长安。
郑颢那叫一个气啊,这白敏中太不地道了,不仅断了自己的仕途,还搅和了自己的姻缘。可皇命难违,他只能乖乖奉旨成婚。婚后的郑颢虽然还在朝中做官,但都是些没啥实权的闲职。他闲得无聊,就上书弹劾白敏中,背地里也没少骂白敏中。
唐宣宗其实也知道这事儿做得不地道,但自己也脱不了干系,所以两边都得哄着。一方面尽力提拔郑颢,想让他当大官;另一方面,把郑颢弹劾、骂白敏中 的文书都收起来,装了一大箱子。后来唐宣宗又想提拔郑颢,可郑颢的父亲却劝他放弃,怕打破官场平衡。
在这场闹剧中,最可怜的就是卢小姐了,等了这么多年,最后啥都没等到。您说,这郑颢的遭遇是不是挺让人唏嘘的?要是您处在郑颢的位置,您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