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充满变革的年代,赫鲁晓夫为了拉拢中国的支持,开始对中国示好,这让中国获得了发展核工业的重要机遇,而这个故事就从一位苏联大使的到访开始。
聂荣臻元帅的住所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位苏联驻华大使阿尔希波夫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苏联政府终于同意了中国关于国防新技术援助的请求,并且表示可以派代表团去苏联进行会谈。
这个消息让聂帅立刻组织起了一支精干的代表团,他们分成了导弹、原子能、飞机、电子以及常规武器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这支队伍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却代表着中国最高水平的科技力量。
临行前毛主席特意叮嘱聂帅,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掌握,因为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人才,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的核工业发展,这番话让聂帅深感责任重大。
代表团在苏联进行了长达三十五天的谈判,双方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最终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这份协定为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协定签订后,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各种援助,包括工厂建设、武器装备和技术专家,这些支持让中国的核工业发展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1958年初,一支刚从朝鲜战场归来的部队突然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这就是第19兵团,他们的任务是在大西北建设中国的核试验基地。
这支部队的官兵们并不知道自己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他们只是默默地执行着上级的命令,在茫茫戈壁滩上开始了艰苦的工作。
张志善将军带领核武器试验基地选场勘察队来到了敦煌后坑,这里是苏联专家推荐的核试验基地地点,但实地考察的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
张蕴钰将军发现这里的地质条件很差,土质松软不适合进行核试验,而且距离敦煌和莫高窟太近,可能会对文物造成破坏,这让他不得不否决了苏联专家的建议。
在北京的一次重要会议上,陈赓大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认为中国需要一个能够进行200万吨当量核试验的大型基地,而不是苏联建议的2万吨级小型基地。
经过反复考察和论证,张蕴钰将军最终选定了罗布泊作为核试验基地的位置,这里远离人烟、地质条件好、水源充足,是理想的核试验场地。
在罗布泊的马兰地区,第19兵团的官兵们开始了艰苦的建设工作,他们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奇迹,为中国的核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无名英雄们不仅自己在马兰基地奉献了一生,他们的子孙后代也继续在这里工作,形成了独特的核工业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