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前段时间,伯光君写了一篇关于《沙丘》和《月球叛军》比较的文章,但是总的来讲是从两名导演角度出发的。也就是《沙丘》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和《月球叛军》导演扎克扎克施耐德,我的标题是“为何同样是太空歌剧,《沙丘》封神,扎克扎克施耐成了笑柄。
结果不出所料,文章下面很多评论说《沙丘》封神个屁,节奏慢,拿刀捅,无聊到爆什么的。似乎完全看不到题目的“太空歌剧”四个字,并且正文里面我也写了,现在西方太空歌剧《星际迷航》折戟沉沙,《星战》一部比一部烂,美剧《基地》《光环》也不行。
那说到现在“太空歌剧”,《沙丘》是不是封神了?而且你哪怕放到历史当中,《沙丘》系列的质量也是排在前列的,最多输给《星战》正传三部曲,质量比《星战》前传三部曲都强得多,而且史诗气质完胜。
很多中国网友忽视的不是《沙丘》,而是所有太空歌剧,什么《沙丘》神不神太空歌剧就是无聊到爆。那么问题来了,中国观众为啥get不到太空歌剧。
对科幻影响深远,但争议越来越大?到底什么是“太空歌剧”这里就不去梳理历史了,我相信很多国人眼中太空歌剧就是这样的。如何写一部太空歌剧:把海岛换成星球,把刺剑和火枪换成光剑光枪,把风帆船换成太空船,上演大航海故事
如何写一部硬核的太空歌剧:把陆地换成行星,把海岛换成矮行星或小行星,把风帆战舰换成插着散热板用着裂变推进器的铝皮易拉罐,上演冷战或现代的故事。
太空歌剧诞生时间非常早,早在美国科幻黄金时代三巨头(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克拉克)之前就有了,也就是20世纪前后就有了,其实三巨头写的都不叫太空歌剧。他们写的是硬核科幻,虽然阿西莫夫《银河帝国》系列就是罗马帝国消亡史。
在黄金时代太空歌剧在西方位置都有点尴尬,到后面美国科幻又进入了新浪潮时代。
也就是赛博朋克那类科幻,《沙丘》也诞生在那个时期,虽然当时就非常成功,但影响力还没那么大。太空歌剧在美国乃至于西方登堂入室,甚至影响力爆棚还得是1977年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它在美国和西方成功不亚于中国《西游记》
(因为工业化,城市化和商业化的原因,在西方和世界的影响力还高得多)
然后以影视为基础的太空歌剧反而开始爆发,因为《沙丘》小说在西方的成功,所以它就成了太空歌剧的永恒神作,跟《魔戒》在西方奇幻里的地位一样。电影则有《星战》,电视剧则是《星际迷航》。
其实太空歌剧在西方几经变迁,由贬义到褒义在70年代就开始了,新太空歌剧的运动80年代就有了,它的定义都已经发展三四十年了。
像上面说到的77年《星战》出现登堂入室,《沙丘》系列封神。
其实之后新太空歌剧还有迅速的发展,这种定义的发展本来就是由历史的客观因素积累而成的,大卫布林的《提升之战》系列出来前,有哪个太空歌剧这么写?弗诺文奇的《深渊上的火》出来前,又有哪个太空歌剧这么写过?
《安德的游戏》《xeelee》《火星三部曲》出来之前,有哪个太空歌剧这么想象过?每一部新太空歌剧作品的诞生,都是在对以前的太空歌剧做出创新,真要说起来,任何一部优秀的经典的太空歌剧,都有它们与众不同、不落俗套的地方。
中国科幻,还真没有资格嘲讽“太空歌剧”有的小说甚至就是作者为了扩大太空歌剧的可能性而写的,难道就因为它们看起来不像“以前的太空歌剧”,于是强行把它们剥离出去?剥离出去以后呢,又该给什么分类?
50年代,阿西莫夫的《基地》和海因莱茵的《星船伞兵》,是在后来才被划分入太空歌剧,又是不是一种应该被阻止的“泛化”?现在某些人骂起阿西莫夫来,还不是一口一个“太空歌剧”?怎么这时候又不说“泛化”了?
按太空歌剧40年代的旧定义,基地系列根本算不上太空歌剧。
老老实实说吧,某些人想要阻止这种“泛化”,真的是出于整个科幻史来考虑的?可能不过是不想让自己喜欢的二三部作品和其他那些他们看不起的作品放在同一个分类。
但这种思维特别明显是过激的。任何文学、影视、游戏类型又不是只有好作品没有差作。基地、星船伞兵如今也是太空歌剧,还有80年代以后出现的那么多优秀的新太空歌剧,每一部都有各自的优劣,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点子和思想,难道它们还得出一部就搞一次独立分类?
所以那些嘴巴上说着“不要把太空歌剧泛化”,怕不是舍不得自己吹捧的那几部科幻和其他太空歌剧同类吧。这种心理,与那些觉得自家哥哥姐姐独自美丽,和外头那些流量明星不一样的饭圈粉有什么本质区别?
那对于这些人来说,真正让他们满意的“太空歌剧”的定义得是什么呢?
不会是“只要不是我喜欢的,吹捧的,奉为神作的那几部科幻,全都可以当成垃圾扔进去的”这种定义吧?这样,“太空歌剧”就不再是一个类型,而成了纯粹用来攻击的标签。以后只要那些人想要贬低哪部作品,贴上“太空歌剧”的标签就可以了。而“我家哥哥姐姐”才不是你们喜欢的那些流量明星呢。
中国网友还以为“太空歌剧”这个庞大门类的定义演变是最近才出现的事情。这个过程持续数十年了,“新太空歌剧”运动就算晚点算,也应是八九十年代就开始的事。而且根据维基的资料,发起和参与这个运动的主要作者都是写硬科幻为主的。
要说明的是,这种定义的演变并不是盲目扩大,而是符合科幻史发展规律的自然的现象,是由背后大量的作者、作品、读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如果太空歌剧这个门类从未诞生过新的作品,从未有过作者为其注入新的血液,那这个门类就会一成不变,随着时间腐朽。恰恰是无数优秀的科幻创作者,不断推陈出新,吐故纳新,才能造就“新太空歌剧”运动的浪潮,推动这个门类不断发展。
相比之下,如果某些21世纪的读者、观众对“太空歌剧”的定义还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那这反而是把这个定义给泛化了———毕竟这么认为的人,大多并不是真的细探过背后每一分历程的原因。
而且,绝大多数是看了《三体》根本没有看多少太空歌剧,甚至科幻的云网友。
如果你硬要觉得《三体》吊打阿西莫夫,《沙丘》,还有上面列举的科幻小说都没有问题。但有两个人刘慈欣都不敢说话,一个是克拉克,刘慈欣自己都说在学他,另一个就是《xeelee》系列。
你没看过,没听过没有关系,我只能嗖你说《三体》里有很多设定和它相似,而它比《三体》早得多——
和西方科幻相比,中国科幻,还只是个刚会走路的孩童这事也和中国发展阶段有问题,我们已经很难把《沙丘》视为科幻,除了这书在西方本来就很老,还有个原因是如今国内,无论是电影小说还是游戏都有一种技术崇拜,大概就是科学比魔法强,电力比蒸汽强,干净的机甲比废土的机甲强。
科幻变成了一种比谁更知道先进技术的竞赛,一种功利主义在这里得到体现。
原因就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是写进国家教育里面的了。我们很难理解那种先进科技的封建制度的未来畅想,毕竟我们当初落后挨打就连带科学和制度导致的双重挨打,你搞那套觉得荒唐。
同时国内接触科幻的概念太晚,接触到的时候又太有批判西方腐朽堕落怪力乱神的角度去解读,本土的科幻作品又长期被苏联那些科普、科幻不分的带有唯物主义说教性质作品影响太深。
以至于到了国内大众接触科幻的时候,已经是传统科幻作品退潮后的特效科幻大片时代,好莱坞科幻商业影视作品先于科幻文学走入中国大众的视野。
中国的科幻迷其实不多,所谓的看不起太空歌剧,一般是把自己不喜欢的作品全部塞进了“太空歌剧”这个箩筐里,其背后的分类方式其实相当粗暴、简化,这反而是相当没有“科学性”的操作。
国内舆论圈口里的“太空歌剧”简单,其实就是美式星球大战、日式银河高达、联邦帝国政治冲突阴谋下的史诗片。如果一定要给一个共性元素,我会选择政治体制。“太空歌剧”被普罗大众吐槽的核心原因也基于此。
赛博朋克的悲剧是资本主义吞噬一切,帝国联邦贵族什么的是不是太复古了一点?
这其实中西方审美差异问题,中国几乎没有太空歌剧成长的土壤,星战也几乎没有在国内大火过,只是小众文化。但如果要说刘慈欣和《三体》代表一切,你们醒一醒,中国可只有一个刘慈欣和长篇史诗系列《三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