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总局等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首次对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系统建立了监管框架。
征求意见稿强化了对核心企业开立凭证行为的规范,并首次引入了“交叉违约”惩罚机制:对出现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违约、债券违约或票据持续逾期的核心企业,及时终止与该等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合作。
同时,为了防止商业引用的不合理扩展,《通知》还要求商业银行/资金方强化对核心企业的债务情况监测:商业银行应加强针对核心企业的经营监测,建立跟踪其生产经营、市场销售、市场销售、存货周转、货款支付等指标的检测机制,跟踪并动态评估其信用情况,并及时调整授信余额,通过核心企业全生命周期经营情况检测,对出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持续为负、预付账款或应付账款比例异常、严重信贷违约等情况的核心企业,严格控制风险。《通知》还要严防对核心企业多头授信、过度授信以及利用供应链金融业务加剧上下游账款拖欠。
结合上述《通知》精神,小供查询截至2025年1月31日,截至2025年1月31日,6个月内发生3次以上承兑人逾期的承兑人数量为5200家。这意味着,这5200家企业未来或被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拉黑。
这5200家“黑名单”中也不乏部分央企、国企:



完成名单,扫描下方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