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 宋溪 选址960
全文1955字,约需3分钟
近日,小米又在武汉拿了一块地。
根据武汉市土地交易中心显示,小米全资子公司小米智能电器(武汉)有限公司以2.03亿元拿下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一处工业用地——工DK(2024-06)01号地块。
该地块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技一路以北,王庄路以东,廖家湾街以南,占地面积约36.7万平方米(约551亩),土地用途工业用地(行业类别:C3851家用制冷电器具制造),出让年限50年。地块要求固定投资强度不低于300万元/亩,年产出强度不低于1200万元/亩,年亩均税收强度不低于50万元,竞得人应于土地出让合同签订之日起半年内开工,开工之日起两年内竣工。
地块详情 图源:武汉市土地交易中心网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简称“东湖高新区”,1988年启动建设,是全国特批的三个国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同时,东湖高新区是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因光而兴,聚光成谷,也被称为“中国光谷”。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东湖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3.49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2.9%。
据悉,该地块计划用来建设小米智能家电创新生产基地,实现年生产、加工空调约600万套,峰值生产使用19条生产线,年产值约110亿元。目前该地块内无建筑物,地块权属清晰,征收安置补偿已落实到位,无土地权属纠纷,无抵押、查封的土地权属限制状况。
图源:天眼查
天眼查信息显示,拿地公司小米智能电器(武汉)有限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
武汉小米智能电器公司今年8月份成立,注册资本4.5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家用电器制造;家用电器研发;家用电器销售;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制冷、空调设备销售等。
这意味着,继斥巨资投资布局小米武汉总部、小米武汉科技园、金山集团武汉总部后,小米电器百亿级别武汉工厂要来了。
小米重仓布局武汉从2017年的武汉总部揭牌开始。
2017年6月,小米武汉总部正式揭牌。随后,2017年11月18日,小米、金山、顺为在光谷金融港B24栋举办入驻办公仪式。至此,小米、金山、顺为武汉总部正式落户光谷。2018年7月份,小米上市后,雷军回到家乡武汉答谢,宣布小米人工智能总部落户武汉光谷,将在武汉打造小米全国第二总部。
2018年8月30日,武汉土拍结果公示,小米竞得光谷中心城地块,小米武汉总部正式开始建设。
小米武汉总部位于光谷中心城高新大道与花山大道交会处,与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相邻,总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地上7层、地下2层,总投资额达3.2亿元,是小米集团布局武汉的首个工程建设项目,大楼总体建筑设计风格简洁明快,定位为“超大研发总部”,承担小米、金山、顺为三家公司的AIoT、大数据、云服务、电商、新零售、办公软件、海外研发、游戏、金融投资等核心业务。
小米武汉总部大楼 图源:湖北日报
2019年12月,小米武汉总部开园,首批入驻员工约200名,目前员工总数2200左右。当年10月,小米集团《搬迁员工相关福利政策》广为人知,其中提到,对于在2019年3月底前从北京迁往武汉、南京的员工,将获得包括3万元搬迁费、当地购房资格等福利。
从落户、开工到开门营业,小米在武汉的落子速度出奇得快。小米总部建设完成2年后,在直线距离4.2公里外的武汉光谷生态大走廊的西侧,小米武汉科技园正式开建。
小米武汉科技园
小米武汉科技园项目分两期建设,总投资16.2亿元,2022年4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约36.9万平方米,旨在打造一个以研发、产业园区和智能制造为主的超大研发中心,其中项目一期于2022年4月正式开工,总建筑面积约14.2万平方米,包含3栋17层的办公楼、8栋厂房及配套用房等。据悉,小米汽车交付中心、空调实验室及配套将在这里布局,用于研发、生产、制造小米智能硬件产品。
与小米科技园紧邻的即是金山集团武汉总部。金山集团处在武汉光谷生态大走廊上,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13.1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15.4万平方,总投资额40亿元,用于承担金山办公国际总部、金山云数字医疗云总部、全球游戏发行中心、金山世游全国美术基地等功能,可容纳近万人办公,目前该项目投用在即。
为何小米持续重仓武汉?
很多人都知道,武汉大学是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的母校。2023年在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日上雷军宣布,以个人身份向母校捐赠13亿元人民币,刷新武大建校以来单笔最大捐赠额。
资料显示,2017年4月,小米响应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号召,自此决定回家乡建设小米、金山和顺为武汉总部。
小米武汉总部负责人刘国俊曾对外表示,除了雷军的家乡情结以及集团自身业务发展需要之外,重要的是湖北省和武汉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根据最新业绩报告,小米集团在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总收入人民币889亿元,同比增长32%,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手机与AIoT业务在本季度收入为人民币825亿元,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部分收入为人民币6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