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神回归:
按照民间的说法,灶神(也称灶王爷、灶君)是司饮食之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会升天向玉帝禀报这一家人过去一年的善恶行为。而到了正月初四,灶神则会返回人间,继续守护这一家人。因此,正月初四也是迎接灶神归来的日子,人们通过祭拜仪式表达对灶神的尊敬和感激,祈求新年里家庭平安、饮食顺遂。
“正月初四迎灶神,灶君赐福保平安”,这句民间谚语生动地道出了正月初四的重要意义。
在古代,人们认为正月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的日子 ,灶王爷这一天也会查户口,所以有诸多讲究。
这一天,不仅是迎接灶神回人间的日子,也是民间传说中“羊日”,寓意着吉祥与新生。

“不洗”,指的是正月初四不宜洗头洗澡。
“不洗”,特指正月初四这一天不宜洗头洗澡的习俗。在古代社会,人们普遍认为水与财富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而紧密的联系,水既是生命之源,也是财运的象征。
作为新年伊始迎神接福的关键时期,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期待着新的一年里能够财源广进、福运亨通。
在这样的日子里,洗头洗澡被视为一种可能冲走财运的行为。
古人担心,通过水的洗涤,会将身上所附着的福气与财气一并洗去,从而影响到新一年的运势。这种观念在《礼记》等古代典籍中也有所体现,其中记载的诸多礼仪规范,都无不透露出古人对生活细节的敬畏与讲究。
在民间,更是流传着“初四洗头财气走,洗澡迎福福不留”的俗语,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人们对这一习俗的坚守与传承。
在如今这个依然注重仪式感的时代,我们不妨在这一天顺应传统,暂时放下现代的便捷与习惯,让这种古老的仪式感为新的一年增添一份美好的期许与祝福。

“2 不熬”,即不熬夜。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里,熬夜似乎成了许多人的“日常操作”。晚上回到家,追个剧、打个游戏、或者无休止地刷短视频,一不小心,时针就悄悄指向了凌晨一两点。
但你知道吗?在正月初四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咱们真该改改这习惯了。
古人云:“早睡早起身体好。”这话放到现在,依然不过时。民间那句“一夜不睡,十夜不醒”的俗语,更是直戳熬夜党的痛点。
熬一夜,第二天精神萎靡,仿佛身体被掏空,连续几天都缓不过来。而正月初四,是迎接灶王爷回宫的大日子,咱们怎能以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去迎接神明呢?
想象一下,如果在这一天,你能早早起床,用一脸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灶王爷,那不仅是对传统习俗的一种敬重,更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一份负责。
用充沛的精力去开启,这多棒啊!就像手机充满了电,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能时刻保持最佳状态,活力满满地迎接每一个挑战。
伙计们,正月初四咱们就来个“早睡早起大挑战”吧!晚上早点放下手机,听听舒缓的音乐,或者泡杯热牛奶,让身心都得到放松。
早上嘛,定个欢快的闹钟,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用全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一天。
相信我,这样的改变,绝对会让你在新的一年里,收获满满的能量和好运气!

“3 要清”,说的是要清理室内垃圾,但此清理非彼清理,讲究的是轻拿轻放,有序清理。
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初四清垃圾,一年财气聚”的说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格外用心地将家中的垃圾清扫干净,这不仅仅是为了营造一个整洁的生活环境,更寓意着将过去一年的晦气、不如意与所有负能量统统扫出门外,以此迎接崭新的一年。
这样的习俗,看似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小举动,实则蕴含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无限美好期许。
在清理的过程中,人们仿佛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将那些不再需要、不再适合自己的物品一一舍弃,就如同在新的一年开启之前,为自己的心灵和生活空间做一次深度的“断舍离”。
这样的过程,不仅能让家中焕然一新,以更加整洁、舒适的面貌迎接新岁的到来,更能为新的一年积攒更多的正能量,让人们在充满希望与憧憬中开启新的旅程。
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的养成,更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体现,它教会我们在忙碌与喧嚣中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秩序,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拥抱每一个新的开始。

正如民间谚语所说:“正月里来是新春,遵循古训福满门。”让我们带着这份传承与祝福,共同迎接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