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男演员拒潜规则退圈,宁种地也不拍戏,卖菜头天就被大爷坑惨

司马槑 2025-04-08 17:16:10

说句心里话,现在打开电视,能记住的新演员越来越少了。前几天刷到个视频,29 岁的男演员许鹏蹲在三轮车上卖沃柑,阳光晒得他额头发亮,手里攥着杆老式弹簧秤 —— 谁能想到,这小伙儿半年前还在《且试天下》里演过镜头一闪而过的侍卫呢。他退圈摆摊的事儿,就像扔进湖面的石头,让好多人开始琢磨:如今的娱乐圈,真的容不下小演员了吗?

许鹏是中戏科班出身,1 米 85 的个子,往哪儿一站都显眼。可他说,今年 3 月拍完最后一场戏,就不想再干了。“剧组里有些人让我做不愿意的事,” 他在直播里说得直白,“与其低头妥协,不如回家卖菜。” 刚开始摆摊那天,他拉着爷爷的三轮车走街串巷,第一单就遇到个砍价的大爷。大爷挑了半小时沃柑,最后压价压到比进价还低,临走还顺走一个。许鹏蹲在地上数钱时才发现,这一趟不仅没赚,还倒贴了油钱。但他说,累归累,心里踏实 —— 不像在剧组,每天都得盯着别人脸色,生怕哪儿没讨好。

这样的故事,在横店影视城每天都在上演。我认识个在横店跑了五年龙套的大哥,他说每天早上五点就得去演员工会门口排队,几百号人挤在那儿,像菜市场里等着被挑拣的白菜。群演一天工资 120 元,从早到晚跟着剧组跑,有时候连句台词都没有,只能在镜头角落里当 “人肉背景”。更难的是,现在剧组越来越少,岗位却越来越挤。去年有数据说,全国每年新毕业的表演专业学生有五千多人,可真正能接到戏的不到十分之一。这就好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桥那头的位置没几个,后面的人只能拼命往前挤,哪怕掉水里也顾不上。

再说另一个演员王星,之前被绑架到缅甸的事儿闹得挺火。本以为他能借这个机会火一把,结果参加《无线超越班》时,节目组非让他演被绑架的场景。他在台上浑身发抖,眼神里全是害怕 —— 那不是演的,是真的在回忆噩梦。可台下的评委们呢,一边抹眼泪一边点评,好像完全忘了这是人家亲身经历的伤疤。王星后来在采访里说,那时候他连拒绝的力气都没有,“你不演?有的是人等着演,你以为机会真的会等着你吗?” 这话听着心酸,却说出了无数小演员的无奈。

现在都说影视行业遇寒冬,可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寒冬,不如说是 “洗牌”。大明星们依旧住着豪宅、拿着天价片酬,可底层的小演员连温饱都成问题。就像一座金字塔,塔尖的人踩着无数人的肩膀往上爬,塔底的人连塔尖的影子都看不见。前几年资本扎堆涌进娱乐圈,催生了不少烂剧,现在资本退潮了,留下的全是没背景、没资源的普通人。许鹏摆摊卖菜后,有人说他 “浪费了一身好条件”,可他却在直播里笑称:“卖菜赚的每一分钱都干净,睡觉踏实。” 这话听着朴素,却戳中了很多人的心思 —— 当一个行业里潜规则比努力更重要,离开或许真的需要勇气。

国家这两年也在想办法,比如限制明星片酬、设立新人扶持基金,可落实到基层,效果还没那么明显。就像治病一样,病根儿深了,得慢慢调理。现在越来越多小演员开始转行,有人开网店,有人当主播,还有人回老家种地。许鹏现在每天在菜市场摆摊,晚上回家拍短视频记录生活,粉丝越来越多。他说,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菜卖好,让爷爷别那么累。你看,离开光鲜亮丽的娱乐圈,他反而活得更像个普通人。

说起来,娱乐圈从来都不缺追梦的年轻人,但真正能熬出头的太少太少。许鹏的故事不是个例,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行业里的现实:没有背景的小演员,就像大海里的浪花,刚冒出头就被海浪拍下去。可换个角度想,离开或许也是新的开始 —— 至少,他们不用再为了一个小角色低声下气,不用再担心被潜规则困扰。

现在每次路过菜市场,看到许鹏那样的年轻摊主,我都会多买点儿菜。他们或许没那么光鲜,但活得真实。你说,要是每个行业都能少些套路,多些公平,是不是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被迫转行?你身边有没有类似许鹏这样勇敢转行的人?欢迎说说你的看法。

0 阅读:0
司马槑

司马槑

每天更新原创文章,分享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