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农户在温室大棚内进行葡萄栽培时,常采用“以短养长”的策略,即在葡萄行间种植蔬菜以增加当年收入。其中,有的选择间作番茄、黄瓜等高经济效益作物,但这些作物植株较高,会遮挡葡萄的阳光,导致葡萄生长受阻。此外,番茄、黄瓜易患的灰霉病、霜霉病、叶斑病等病害也可能传染给葡萄。另一些农户则选择间作韭菜、芹菜或食用菌等低矮作物,虽然它们不与葡萄争光,但这些作物需水量大,易导致温棚内湿度过高,特别是在葡萄发芽至开花的关键时期,易引发灰霉病,进而显著降低温棚葡萄的经济效益。
在露地栽培环境中,灰霉病通常被视为葡萄的次要病害。然而,在温棚的特殊条件下,它却可能成为一种极为严重的病害。灰霉病不仅会侵害葡萄的嫩芽、嫩梢和幼叶,形成红褐色、不规则的大型坏死病斑,导致叶片脱落、新梢枯萎并与母枝分离,还会侵染花穗,使其腐烂脱落。受灰霉病感染的葡萄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也常出现穗轴湿烂、果粒腐败的现象。因此,灰霉病的发生会严重降低葡萄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导致绝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灰霉病病菌孢子在15℃至20℃的温度下最易萌发侵染,且在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的环境中,仅需15个小时即可直接侵入葡萄的茎叶和花穗。因此,温棚葡萄管理中一定要注意通风排湿,每天日出后卷起草苫后应适当放风以降低湿度,同时也有利于补充温棚内的二氧化碳。然后关闭风口升温,待温度达到要求后再放风降温。特别是在连续阴天时,更应强调通风排湿。此外,中耕松土可以保墒、增温、降湿。温棚葡萄除在催芽期需要较高的温度外,其他时期应保持棚内湿度在70%左右为宜。为预防病害,温棚内可每隔20至30天施放一次百菌清烟雾剂。
在温棚葡萄的间作选择上,应优先选择低矮作物,并尽量采用地膜覆盖、暗沟浇水或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以降低温棚内的湿度。
同时,温棚葡萄的架形选择和修剪管理也至关重要。应选用合适的架形,适当提高结果部位,留枝量不宜过多,新梢间距保持在20厘米左右,并及时处理副梢,以确保架面通风透光。特别是在葡萄的幼芽、嫩梢、花穗阶段,应经常巡视行间,一旦发现病情苗头,应立即摘除病组织或用200倍70%甲基托布津液涂抹病部以控制病势,并全面喷洒500倍50%多菌灵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