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革创之先导,开拓万古之心胸——一代捻条画大师吴建堂画作

焦点艺术 2022-11-17 09:39:03

吴建堂,1936 年生,四川籍,祖籍广东梅州市,常住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一绝《捻条画》)传承大师,捻条油画创始人,画历83年,捻条水墨画是83 年前的1935 年吴建堂之父吴道悲教授在红军长征的四川西南山顶上因丢失了毛笔而急中生智偶然发明的,自4岁起随父(吴道悲教授)习画,受父之画友张大千、徐悲鸿、张采芹指教继承和革新了捻条画。

2010 年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被国家授予《世界杰出艺术大师》称号、证书。2014 年中法建交五十周年时偕其儿子吴乙古一道在法国巴黎办过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德艺双馨书画院特聘荣誉院长,香港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爵士,香港远程工程学院特聘教授,牛津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文化总署文化大使,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香港文联美协副主席,国际美联理事,联合国新未来机构中国分部新未来名人书画院院士。作品获七次国内、国际美术金牌奖,一次国务院颁发的园丁奖。

推倒一世之豪杰, 开拓万古之心胸 ——一代捻条画大师吴建堂画作

吴建堂在今天的中国画坛有其特殊的意义:他一直以来开创了“捻条画”的艺术精神,用自己的画笔讴歌了祖国山河的华彩乐章,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画的繁荣与发展,为新中国山水画的特有风貌添加了浓重的一笔。

众所周知,四川地域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画家辈出,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历史上四川籍或长期活动于四川的画家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作品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各种风格流派,成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与艺术资源的重要组成内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画的崛起和兴盛深刻诠释了“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时代内涵。毫不夸张地说,时代变革成就了吴建堂的捻条画,而吴建堂的捻条画反映了时代风尚。

吴建堂所开创的捻条写意画法, 可以说是现代绘画中辉煌的成就之一:其画作大刀阔斧、纵横驰骋, 墨酣笔健, 流露出豪迈的气度。他利用捻条技法的粗狂美、随和美写生出的山水及花鸟虫鱼, 发展为墨汁淋漓、烟岚满纸的面貌。他的画特别讲究气韵, 他常说:“不求形似求生韵。”

巍巍峨眉山雄伟壮丽、奇美磅礴、屹立在西南大地上,这是无数画家创作的源泉。吴建堂生在这里、长在这里、自己挚爱的峨眉山是他的写生课堂,他努力探索着、寻求着如何在山水画创作中传承中国古代山水画理论的精华,运用于自己的创作实践,“有笔有墨,水晕墨章”。他常跋山涉水去写生,搜尽奇峰打草稿,注重案头功夫,讲究笔墨。他注重向古人学习,向今人学习,向自然学习。其山水画注重意境的创造,是山川氤氲之气与画家“神遇而迹化”,以性灵创造出来。吴建堂的成功就在于表现出这一团天地间浑然一体的洪蒙之气,并创造出富于个性的或厚重、或清新、或淡雅的种种不同境界。

吴建堂尤喜画竹, 画作《逆风知劲爽》破笔、断笔为之,笔墨爽利。初时一点也不像竹子, 等到用淡墨钩染, 笔墨飞扬,一如狂草, 一气呵成, 笔墨间有一种磊落、激愤之情。他以浓墨泼洒, 这种泼墨画法, 是他的创举, 也表达了他愤世嫉俗的情怀。其竹的神形跃然纸上,竹叶分披有法,意境清新冷逸, 诗意浓烈, 感情深沉, 耐人寻味。

吴建堂喜欢画牡丹, 他笔下的牡丹以泼墨为之,涉笔潇洒, 天趣灿发,泼辣豪放,气势逼人。其捻条不仅蘸着水和墨, 而且饱含着浓烈的感情, 笔墨所至, 如急风骤雨, 一花一木, 都是他的性格、心灵的化身。“画如其人”之说, 在吴建堂的作品里有着非常生动的体现。

在吴建堂笔下, 创作是表现主观情怀的手段。他善以草书入画,画作 《大地春回》用笔似草书飞动。其画面上所呈现的那种乱头粗服的美, 具有一种野拙的生机力感。他作画状物不拘形似, 仅略得其意, 重在寄兴遣怀,这是中国文化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极高境界。天人合一既是有我之境, 又是无我之境。有我与无我的统一才是大写意画的境界。而大写意美的本质, 正是敢于超越客观物象世界, 表现人的精神和宇宙之情, 是一种生命的自觉。

吴建堂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捻条画大师, 他将古法与创新、继承与造化以使命的精神自觉地结合起来, 用一生的追求创造出现代绘画语言的吴氏捻条画。对于吴建堂来说,为人民抒怀、为山河立传则是他艺术创作自然地情感抒发、内心的信念笃定。这份真诚、这份执着鼓舞着中国画后继者的方向与初心。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