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支守强于攻的球队用各自的优势领域肉搏对A,然后火箭甩了几枚暗器(范乔丹、狄龙的关键进球),雷霆含恨而终。
本场之前两队防守效率分列前二,进攻也都不算突出,但优势领域还是不同:
火箭是阵地战缺少投射和高级别主攻手,要靠体育生们冲击前板和上线拼抢造转换,来解套阵地战把握不足的情况。

雷霆主攻和副攻手(SGA/杰威)级别更高,但本赛季拼图射手露馅,防守则主打伸缩性和破坏球路。
结果就是,虽然雷霆引进了哈滕,小个们也冲板积极,但还是被火箭摘走了更多前板,搏到了更多罚球。
而火箭虽然很能上线断球,但雷霆的持球人够稳,所以反而是自己被伸缩防守搞了一堆失误和追身反击。

火箭拿走前板和罚球,雷霆拿走抢断和转换。
按这种基本盘对冲与互换,双方很难称得上有克制关系,比赛也不出意外打地僵持凶狠:
sga和杰威不能轻易破防,只能提供符合定位的保量输出,拼图球员在没有好机会的情况下三分不开也不意外;
火箭一侧申京面对哈滕和沿路的骚扰也不容易打出有冲击力的终结,体育生们拿不到抢断,进攻威胁就少了一半;
杰伦格林……不说也罢。

但老实人雷霆在进攻端吭哧瘪肚打自己的,火箭却“不讲究”地掏出了一点额外增量:
范弗里特和狄龙都命中了一些计划外的进球,在僵持局里扣出分数,并影响了比赛结果。
除此以外,贾巴里史密斯作为雷霆没法抽出人手去对位的前场高点,也在篮板和三分上提醒了雷霆——他们整体还是太小了。
这样一场比赛对雷霆而言输的可惜,基本上他们打得没什么毛病,一定要说的话,就还是自己的进攻以强队标准看不够出色,并由此衍生了他们的关键球进攻选择问题。

这里展开一点雷霆的进攻:
亚历山大是钻缝攻框王,但钻缝也就意味着防守阵型不是被大开大合地破坏,而且他出球不算多好,关键时间中远投的倾向也偏高;
除他以外:
杰威方方面面都不错,但突破也不算顶尖;
哈滕有体型,但下顺速度不快,主打一个上线导球的配合跟近框小抛投;
其他人的投射虽然不多好,但因为体型太小,整体还是大于切入。
所以他们很依赖投射威胁向外拉扯空间和阵型,这也是为什么切特作为空间五的意义重。
所以雷霆的球其实不能稳定去不到下线,多数时间在上线和两侧导来导去,无法持续压缩阵型。

因此他们很依赖投射威胁向外拉扯空间和阵型——这也是为什么切特作为空间五的意义重——遇到收缩防守也会增加跳投比例。
这在关键时刻会更明显,对手收缩,那攻框大魔王的SGA就会更偏跳投,在杰威在场的时候又疑似会增加出球倾向。
这个问题不是sga独有的,也不是打法或天赋有什么硬伤,从选择到配置可能都有关系,但雷霆的进攻确实从24季后赛开始伤害他们,这个赛季是他们做评估的关键节点,看他们会怎么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