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某厂一名35岁的男性工人迫于生活压力,连续上班23天,平均每天上班12个小时,在吃饭时走出车间突然倒地吐血,经抢救无效猝死。
公司认为,死者在休息时间,非工作地点突发猝死,不算工伤,所以不予赔偿。
很多人不认同这个说法,纷纷认为公司应当按照劳动法予以赔偿!
按照劳动法规定,每周应当休息两天,每天八小时,可是这样的规定在中国企业真正落到实处的却不多。加班反而成了一种常态,很明显,连续上班23天,每天工作12小时,应超出了正常人的承受能力,属于过劳死。我在工厂上班的时候如果12个小时最多不超过一个星期就得请假休息。如果不是家里特别困难缺钱,谁也不会这样拼命工作啊!
首先,劳动法规定,在每个工人入场之前,公司应当购买个人工伤意外保险。员工长时间每天工作12个小时,已经违反了劳动法长时间加班的规定,严格来讲员工每天工作8小时,节假日休息。但是现在很多中国企业一般都没有很好执行劳动法的规定,996 、007,加班变成了一种常态。在中国,执行劳动法比较好的单位一般是国有大企业的正式员工,或者是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真没想到,我们中国的劳动法,执行得最好的竟然是这些外国资本家。
中国人生存压力太大,人口有太多,内卷严重,所以底层人民拼命加班竟然成了一种常态。
这很奇怪,一方面现在有很多人失业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又有不上上班的人疲于奔命过度加班。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现在因为很多工厂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有很多人不愿意进厂里工作,尤其是90后或00后。
从资本方面来讲,如果工人经常加班,使用的工人就会减少,就会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就会被迫降低工资待遇,就会被迫按照资本家的要求加班加点,任劳任怨,这样循环下来,资本家是稳稳的赢家。
现在有些地方为了发展本地方的经济,对于劳动法一般采取柔性执法,很多工厂加班成了常态,这样时间一久肯定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一个和谐的社会一定会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员工的身心健康也是企业的财富之一。
我记得多年以前在深圳一家外企上班时,深圳赤湾的斯伦贝谢公司,是一家美国企业,上班8个小时不准加班。上午工作一个半小时以后喝茶,公司休息室给大家准备了免费的茶点、咖啡、水果,休息半个小时以后再去干活。下午工作一个半小时后也是喝茶半小时。平时上班的时候,公司领导怕员工心理紧张,就放一些舒缓的轻音乐或一些民歌,没有人催促自己干多少货,只要自己把手上工作干好就行了。
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万恶的资本家对员工这么好呢?莫非是他们想腐蚀我们的民族精神,故意给我们抛出的糖衣炮弹?
我从小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唱着社会主义好长大的,根正苗红,不能丧失信念和斗志,不能上洋鬼子的当!
可惜这家洋公司只干了几个月就离开了,以后在中国企业干就再也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除了加班还是加班,一个劲催促赶快一些。所以我对洋公司还是挺有感情的,并不是我不爱自己的国家,但是首先必须得做到互相尊重才行!
回到现实,如果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像佛山这位员工在吃饭时间猝死公司该不该负责赔偿呢?
这位工人连续上班23天后在下班走出车间后突然猝死。工厂却不认为这是工伤并拒绝赔偿。从法律和伦理的角度来看,是否合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伤的定义:根据中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是指在工作期间或者因工作引起的职工因事故受到的伤害,或者罹患的职业病。如果这位工人的猝死与工作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可以认定为工伤。
2. 工作时间和休息规定:根据中国劳动法规定,工人每个工作日应当享受不低于8小时的工作时间之外的休息时间。并且,每工作日工人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需要给予必要的休息。
3. 工作内容和压力:如果这位工人的工作内容或工作环境存在严重的压力、紧张或身体上的负担,并且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他猝死的情况,那么可以认为他的猝死与工作有关。
去年八月中旬,我还在烟台海阳中集来福士船厂当电焊工,和我一起并肩战斗的一位工友因过度劳累突然离世。
王克虎,37岁,黑黑的脸庞,憨厚朴实,山东聊城冠县人,家住农村,薄田几亩。更要命的是家里有两个男孩,哎呀,现在农村本身经济就差,男子结婚的天价彩礼让人提心吊胆,平时高昂的生活成本 比的人变的比牛马还勤劳,每天那是拼命加班,恨不得24个小时都上班挣钱。
我和王克虎在基地现场焊接,他技术不错,干活又实在,领导很赏识他,天天安排他加班。我当时是单身汉一个,干八个点就下班了,一个人过日子加啥班。
连续加了半个月的班,每天工作时间12个小时,很多人都精疲力尽。电焊工这个工作也很辛苦,不仅环境脏,噪音大,也很累。
一天早上,王克虎和我们一起去上班,我走在厂里看见他一个手按着胸口往回走,我很奇怪,问他:“怎么回事?怎么刚上班就回去?”他说胸口有点痛,回到他住的宿舍以后,他到街上买了一点药,没什么效果,后来胸口疼痛难忍,在床上打滚。把房东也惊动了,房东急忙打120 报警,救护车赶到现场人已经昏迷了,到医院后抢救无效去世,前后不超过两个小时,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消失了!
其实他很久以前就感觉不舒服了,但是为了生活,为了两个儿子,咬牙坚持着,直到最后确实忍受不住了才被迫去医院就医。
想想昨天还和自己一起工作的弟兄,只隔了一晚上就阴阳两隔,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无比凄楚啊。这也让更加让我坚定了转行的信念,不管再苦再难,都要脱离这个行业!
对于很多人来说,活着确实是一种奢侈,生活的担子让人们一天到晚疲于奔命。
王克虎去世后,停在医院,公司领导安排赔偿工作。请相关医疗鉴证部门经过实体检查出具因工伤死亡证明,向保险公司索赔。
王克虎的父亲,妻子和两个儿子也到了,两个孩子一个九岁,一个六岁,看了让人分外心痛。
后来,因为我们每个员工在进厂时都购买了意外工伤保险,但是因为王客户是在宿舍去世,而且死亡现场不是在工地,但是和劳动强度过大有关系。保险公司赔了大部分,公司赔偿了一小部分。我们班组也捐助了几千块钱,都是在一起打拼的生死兄弟,算是对克虎兄弟一家的赞助。
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每每我想起那段往事,就会心潮起伏,我游走四方,久经沙场,在我的生命中有多少好兄弟在我身边永远倒下,仅仅去年就有两个兄弟因为过度劳累猝死。所以我才最终下定决心,说什么也要转行,不是我怕死,而是要让生命活出价值,活出风采。
企业应该认真执行劳动法,关爱员工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充分遵守劳动法规:企业应该深入了解并严格遵守劳动法规定,包括合同签订与执行、工资支付、工时管理、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尊重。
2. 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公正、透明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晋升、薪酬等方面,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公平竞争环境。
3. 关心员工身心健康: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的工作条件,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同时,可以引入健康管理、心理辅导等措施,关注员工的健康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4. 促进员工参与和沟通:企业应该积极引导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为员工提供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5. 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企业应该注重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良好互动,加强与工会的沟通合作,共同解决劳动关系中的问题,维护劳动双方的权益。
6. 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关注环境保护、公益慈善等社会问题,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组织合作等方式,积极回馈社会。
通过以上措施,企业可以认真执行劳动法,关爱员工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从而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做一个企业家不仅仅只是为了自己挣钱,更应该有宽广的胸怀,有社会责任,关爱员工的生命安全就是关爱自己的企业,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一个社会应该共存共荣,每一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和谐才能走向繁荣,共同富裕才是我们奋斗的方向!
用户28xxx89
欧洲算,国内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