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48岁李小冉被骂上热搜,我看到了真人秀最脏的玩法

细品八娱 2025-02-13 17:36:57

2025年2月1日凌晨,李小冉在社交平台怒怼网友:“ 退群犯天条了?”

这句话像颗炸弹,炸穿了《一路繁花》精心打造的“岁月静好”滤镜。

而一切的导火索,是倪萍之前直播时轻飘飘一句“李小冉退群了”。

一、综艺修罗场,明星的眼泪都是流量密码

这档号称“跨龄旅行生活体验”的综艺,开播后硬生生演变成全网猎巫现场。

48岁的李小冉被骂“不尊老”时,没人记得她曾因误会刘晓庆迟到当场道歉;被指责“臭脸”时,也没人在意她经常帮向太推轮椅。

观众只记得节目组精心剪辑的冲突,比如刘晓庆要求加条鱼时李小冉的冷脸,却选择性忽略后续两人相拥而泣的片段。

更讽刺的是,倪萍在采访中坦言:“我们拿了人家的钱,必须得按照节目的要求去做啊。”原来所谓“真人秀”,不过是明星配合节目组上演的沉浸式剧本杀。

二、退群罗生门,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绞杀”

退群事件堪称教科书级的黑红营销。

倪萍1月31日直播爆料后,李小冉评论区内涌入数万条恶评,有些骂声获赞超万次。

但细究时间线会发现蹊跷,节目组明明手握李小冉与刘晓庆和解的未播片段,却放任舆论发酵许久。

这种操作早有预兆。刘晓庆自曝珠宝被盗、自曝养老危机,哪个不是精准戳中热搜痛点。

当70多岁的女星开始贩卖励志人设,李小冉的“低情商”反而成了最佳对照组。毕竟,若无反派,哪来顶流。

三、网暴经济学:每一个热搜都是带血的KPI

看着李小冉凌晨连发18条微博对线网友,笔者突然想起蔡明在节目里的预言“明星在真人秀装不过3集”。这话如今看来一语成谶,只不过撕掉伪装的不是明星,而是制作方。

节目组深谙“三秒定律”,用李小冉的冷脸配刘晓庆的眼泪,能省下百万宣发费;把退群事件包装成“职场霸凌”,点击量立刻翻倍。

至于真相?牛在在那句“不知全貌不予置评”,早被淹没在狂欢的弹幕里。

最诛心的是制作方对代际矛盾的操控。

当李小冉质疑“年轻人搬行李太累”,立刻被解读为攻击刘晓庆;当她因腰伤多躺了会儿,弹幕马上刷起“208万日薪矫情什么”。

这些被刻意制造的冲突,本质上都是收视率的血包。

四、内娱丛林法则:要么当工具人,要么成背锅侠

李小冉事件撕开了真人秀最肮脏的潜规则,资历浅的注定成为祭品。

看看节目阵容就懂,倪萍、蔡明、刘晓庆,哪个不是修炼成精的话题女王。唯独李小冉这个“最年轻前辈”,既没有奶奶辈的话术功力,又放不下演员的体面,活该被当成撕逼催化剂。

张婉婷说得透彻:“倪萍姐姐如果不是倪萍姐姐,换成任何辈份比李小冉要轻一点的,可能这件事的局面就会不一样。”

事实也如此,当倪萍自嘲“脾气暴不睿智”收获全网怜爱,李小冉解释退群却被嘲“又当又立”。娱乐圈的辈分鄙视链,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五、当我们骂李小冉时,到底在愤怒什么?

这场闹剧最吊诡的,是网友的“双标正义”。

骂李小冉“公主病”的人,转头就夸刘晓庆“独立女性”,却忘了后者自曝为养老忧虑时,正是李小冉第一个承诺帮忙。批判她"网暴素人"的正义使者,又对节目组恶意剪辑视而不见。

说到底,我们不过是在借李小冉发泄现实中的焦虑——对职场霸凌的恐惧,对中年危机的焦虑,对人际关系的无力。

而资本早已看透这点,把明星制成情绪代餐喂给我们。

六、真人秀没有幸存者

如今节目才播到第五期,刘晓庆就已表示“下次不会参加了”。这让笔者想起《楚门的世界》——当观众为撕逼狂欢时,没人关心秀场里的活人是否窒息。

李小冉的悲剧在于,她既不够虚伪到配合演出,又不够强大到对抗规则。

所以别再问“李小冉为什么这么蠢”,该问的是:当我们吃着血馒头刷弹幕时,和节目组的剪刀手有何区别?毕竟在这个全民窥私的时代,每个点赞恶评的手指,都是杀死真诚的共犯。

(完)

0 阅读:7
细品八娱

细品八娱

析大事小事新鲜事 阐奇闻轶闻罕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