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周口原市长岳文海,扑通一声跪在自己父母坟前,痛哭流涕,仰头大喊:
原来,这一切,都源于岳文海在当年做了一件让全中国老百姓都不能容忍的事。
那一年,上头领导认为,周口属于大平原,梯田周边那些林立着的坟头,除了突兀,碍眼,还影响机械化耕种。
于是,便出台了一个《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文件。
文件指示,让周口的父母官在3年之内,把当地所有坟头都平了,然后给村民的先人安置公墓。
掘人祖坟,这种事,可想而知,是个人都会跟你拼命。
虽然承诺给安置公墓,但中国有句老话,“人死为大,入土为安”。
一旦下葬,坟土是断然不能动的,这是忌讳。
在当地风俗里,祖坟被挖了,弄不好还会破坏后人的风水。
可作为周口一市之长的岳文海,为了迎合上面的领导,突出自己的政绩,他仅利用6个月的时间,就提前完成了“指标”。
带着大队人马,用推土机把当地老百姓350多万户人家的祖坟,一个个都平了。
挖祖坟,这还了得!
此举迅速引来了周口老百姓的民怨沸腾,全国的媒体舆论,也是一片哗然。
就连海外华人,都忍不住对此口诛笔伐。
要知道,尊重先人,保护祖坟,这是中华民族的孝道与传统,也是老百姓对已故亲人的一种念想和寄托。
岳文海刨人祖坟这种事,严重伤害了当地老百姓,也挑战了传统文化。
可让人更气愤的是,被刨了祖坟的老百姓,最后却没有等来所谓的公墓安置。
这场声势浩荡的平坟运动,到头来不过是一场可笑的闹剧。
怒不可遏的老百姓,纷纷扛起锄头,举起镐子,找到岳文海父母的祖坟,站在坟前,扬言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但最终,他们的善良与理智,还是战胜了愤怒与仇恨。
大家只是举着工具,拉着横幅,围在坟前拍了照片,做做样子,以表决自己的态度。
他们也知道,刨人祖坟这种事,是不能干的。
都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岳文海带头平了老百姓的祖坟,11年之后,他果然遭到了报应。
2023年2月1日,岳文海因为违法违纪,被河南当地监察委列入调查。
这时候,距离他辞去公职,被迫下台,已将近10年。
真是应了那句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挖人祖坟这种事,伤天害理,这让我想起了清明节这天,一项同样有辱民风的不成文的规定。
那就是老百姓祭祀先人,不允许烧纸钱。
早在清明节前夕,哈尔滨民政局就发布了一则这样的通知:
事后,他们还给出了理由:
一席话,说得倒是轻巧,可为难了老百姓。
更有甚者,还推出了什么“在线祭祖网站”。
说实话,这样的新鲜名词,真是闻所未闻。
如此祭奠,还不如不祭,意义在哪里?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很多网友纷纷吐槽:
“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把老祖宗都忘了。让老百姓保留个民族传统,咋就这么难?”
“春节不是也禁止放烟花爆竹吗?如果说烧纸钱就是迷信,那专家应该说,清明节就是迷信,春节是最大的迷信!”
“不怕不作为,就怕乱作为,更怕胡作非为。”
“谁不让我给祖宗送钱,我就让祖宗去找他们要钱。不是我不孝,而是他们不让我行孝。”
“有了念想就有了根,这是数典忘祖啊!没有了归属感,谁还保卫国家?”
“过年禁止放炮,清明节禁止烧纸!端午节禁止划龙舟!春节禁止吃年饭!老祖宗留下的,还有什么不被禁止的?五千年的文化,华夏能生生不息的繁衍,都禁止了,还剩下什么?”
是啊,中华民族的传统,如果硬要打着“保护环境,避免火灾”的旗号,人为地阻断,那还过什么法定的清明节呢?
还学什么义务教材上关于清明节的课文呢?
清明节祭奠先人,在坟前给他们烧点纸钱,诉说近况,这是生者唯一能做的。
让他们达成这个心愿,给点人文关怀,真的很难吗?
就像白岩松说的:
连法律都没有给老百姓过清明设置框架,作为民政部门,又何须在情感上给他们套上枷锁呢?
梁晓声在《人世间》一书里写道:
是的,斯人已逝,见坟犹见人。
可如果连烧纸钱这样最平凡的念想都要被剥夺,那叫老百姓如何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呢?
与其这样千方百计去破坏文化遗留,还不如认真地思考,在老百姓烧纸钱祭祖的这一天,我们该如何建立健全的消防机制,如何做好安全防范。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因势利导,有效的疏,而不是一味的堵。
疏,才是解决问题。
而“堵”,只能是回避问题,甚至是制造问题,引发矛盾。
无论是岳文海的“平坟运动”,还是哈尔滨民政局“清明节禁止烧纸钱”的通知,都不应该摒弃传统文化,破坏民族团结,更不应该伤害老百姓的情感。
不得不说,看了哈尔滨民政局的通知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一市之长岳文海会下台了。
原因就是这四个字:
民心,是政治的根本。
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体恤他们的不易,远比站在道德制高点发号施令,要接地气得多。
一个正常的社会,并不是黑白分明、非此即彼。
有时候,善与善之间,也会发生冲突。
法律要倾听民众的声音,但也要超越民众的偏见。
政策要依靠民众的支持,但也要共情民众的疾苦。
如此,才能让老百姓在和平盛世里,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国泰民安。
辉煌帝的铠甲
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