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8万元起,长城哈弗第二代枭龙MAXSUV车型开启预售

钱俊辉说车 2025-03-22 09:21:40

你真的需要一台14万的“智能”SUV吗?

这年头,汽车厂商们都卯足了劲儿往车上堆智能配置,恨不得把飞船功能都塞进去。哈弗最近也推出了他们的二代枭龙MAX,标配高阶智驾,预售13.88万起,号称智能与舒适兼顾。但问题是,这些“智能”功能真的值这个价吗?它们能真正提升你的用车体验,还是只是厂商用来吸引眼球的噱头?今天,我们就来好好 dissect 一下这款车,看看它究竟是“真香”还是“智商税”。

首先,不得不承认,二代枭龙MAX的外观设计确实很吸睛。“丁达尔之光”贯穿式灯组的确很酷炫,72颗LED晶体闪烁,确实能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夜晚行驶时,回头率绝对杠杠的。这就像一件漂亮的衣服,第一眼就能抓住你的心。但仅仅是好看,就能让你掏腰包吗?这还得看内在。

内饰方面,双联屏设计很常见,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和14.6英寸中控屏,信息显示很清晰,操作也比较顺手。但说实话,现在这个价位的车,这配置已经算是标配了,谈不上多大惊喜。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座椅,双密度发泡工艺,主驾12向电动调节,副驾4向电动调节,全车标配座椅加热,前排还有通风和按摩功能。这在舒适性方面,确实下了功夫,对于经常开车或者长时间乘坐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加分项。

然而,真正让这款车引起争议的,是它所谓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厂商宣称,它拥有城市通勤NOA、高快NOA、全场景记忆泊车等等一系列炫酷功能。这听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体验如何呢?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车都号称拥有L2级别的自动驾驶,但真正能实现“解放双手”的,少之又少。

二代枭龙MAX采用的是大疆提供的纯视觉方案,这本身就存在争议。纯视觉方案的优势在于成本相对较低,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对环境的依赖度比较高,在光线不足或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其性能会大幅下降。试想一下,在雨雪天气或者夜晚行驶时,如果智驾系统突然失灵,后果不堪设想。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毕竟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当然,厂商也宣称他们的系统经过了大量的测试和验证,稳定性很高。但这些宣传终究只是宣传,最终的检验还得靠实际使用。而且,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还没有达到完全可靠的程度,所谓的“高阶智驾”更多的是辅助驾驶,而不是完全替代人类驾驶。

再来看它的动力系统,1.5L和1.5T两种插电混动系统可选,1.5L版本的纯电续航里程为126公里。这个数据在同级别车型中不算突出,甚至有些偏低。对于追求更长续航里程的消费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不足之处。

总的来说,二代枭龙MAX并非一无是处。它在外观设计、内饰舒适性以及部分智能配置方面,都做得不错。但它的“高阶智驾”系统则略显鸡肋,其宣传的“高阶”程度有待商榷,纯视觉方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值得进一步考量。此外,13.88万的起售价,对于一款配置不算顶尖的SUV来说,价格竞争力还有提升空间。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数据: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1-10月份,SUV市场销量占据了汽车总销量的45%以上。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哈弗二代枭龙MAX面临着来自众多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巨大压力,例如比亚迪宋PLUS DM-i、长安CS75 PLUS、以及一些合资品牌SUV等,这些车型都拥有不错的综合实力。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一款车,不仅要看配置和外观,更要看实际的驾驶体验和性价比。二代枭龙MAX的“智能”配置确实吸引眼球,但却需要消费者理性看待。它是否真的值得购买,取决于你对智能驾驶功能的实际需求,以及你对价格的承受能力。

如果你追求极致的舒适性和相对较高的科技感配置,并且对自动驾驶功能的依赖性不强,那么二代枭龙MAX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希望获得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体验,或者更加注重性价比,那么你可能需要考虑其他车型。

总而言之,哈弗二代枭龙MAX是一款有亮点也有槽点的车型。它的设计和内饰舒适性是其优势,但其高阶智驾系统的实际表现以及价格还需要进一步考量。消费者在购买前,务必亲身体验,理性评估,切勿盲目跟风。  最终的选择,还得取决于你自己的需求和预算。  不要被所谓的“智能”标签所迷惑,要擦亮双眼,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车。  记住,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在这个“智能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里,消费者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才能避免被割“智商税”。

1 阅读:16
钱俊辉说车

钱俊辉说车

钱俊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