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付69亿港元,顶级PE完成抄底

韦亚军的人生 2025-03-10 22:44:51

“首席投资官”旗下新媒体平台,原“中国私募股权投资”

每日分享PE/VC行业最权威新闻资讯

来源:PE星球

(ID:PE-China)

文:韦亚军

摄影:Bob君

PE机构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控股。

中国零售行业一笔重大收购案正式完成。

高鑫零售母公司于近日发布公告称,德宏资本正式完成对高鑫零售的收购。

此次交易涉及金额高达131.38亿港元,德宏资本从阿里巴巴手中接过了高鑫零售78.7%的股权。

1、PE机构入主董事会

随着德宏资本的入主,高鑫零售的管理层迎来了重要调整。

据悉,高鑫零售原董事会主席黄明端宣布辞任,由德宏资本华裕能接任。华裕能是德宏资本的联合创始人兼CEO,拥有丰富的投资与管理经验。

此外,德宏资本还向高鑫零售董事会委派了两位非执行董事,王冠男和梅梦雪。市场人士认为,这一人事变动不仅为高鑫零售注入了新的管理理念,也预示着德宏资本将在战略层面深度参与公司未来的发展。

高鑫零售CEO沈辉在全员信中明确表示,“公司在整体经营决策、战略方向以及核心管理团队等方面将保持稳定”。这意味着,尽管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高鑫零售的日常运营和业务布局仍将在现有框架下继续推进。

2、阿里折价374亿港元

自2017年阿里巴巴入股以来,高鑫零售在数字化转型和新零售探索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但整体业绩表现并不理想。

根据媒体报道,当年阿里巴巴收购大润发时就耗资504亿港元,入手8年再出手,阿里巴巴在交易对价上亏损了374亿港元。

数据显示,2018财年至2023财年,高鑫零售的总销售营收持续下滑,2024财年更是录得16.68亿元的净亏损。

但是,2025财年中期的数据显示,高鑫零售的营收意外达到340.08亿港元,降幅有所收窄,净利润则实现了扭亏为盈。

从具体业务来看,大润发作为高鑫零售的核心品牌,近年来通过推出多种新业态,如M会员店和大润发Super,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点。

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高鑫零售的同店销售实现了0.3%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客单价的提升和线上渠道的推动。此外,大润发Super已在全国多地布局30家门店,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如此,高鑫零售仍面临诸多挑战。2024年,高鑫零售关闭了部分长期亏损的门店,并收缩了部分供应链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营收。未来,如何在保持现有业务稳定的同时,进一步优化门店布局和业务结构,将是高鑫零售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PE抄底,首付69亿港元

据悉,此次收购高鑫零售,德宏资本动用的资金和收购家都不算高,甚至可以用抄底来形容。

虽然总交易达到了130亿港元,但是德宏资本采用的是“分期付款”方式,首期仅支付了69亿港元,约为总交易额的一半,余下的款项及利息将在以后支付。

德宏资本是一家国际性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其创始团队出身于国际私募投资机构KKR,在消费与零售领域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德宏资本的董事长刘海峰在业内有“私募教父”之称,曾参与投资蒙牛、海尔、认养一头牛、简爱等多个知名品牌。刘海峰妻子为知名演员陈好。

近年来,德宏资本在零售领域的布局尤为引人注目。2021年,德宏资本联合KKR领投了“认养一头牛”项目,并参与了兴盛优选的30亿美元D轮融资。这些投资案例不仅展示了德宏资本在消费领域的敏锐眼光,也为其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管理经验。

此次收购高鑫零售,德宏资本看中的不仅是其庞大的线下门店网络和品牌影响力,更是其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德宏资本希望通过自身的资本优势和管理经验,帮助高鑫零售进一步优化运营效率,提升市场份额。

一点个人分享,仅供参考。

0 阅读:0
韦亚军的人生

韦亚军的人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