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本草里有一个“四维”的概念,什么叫四维?
也就是四种良药,在给子的领域有读到的特色,熟地黄就是其中之一。而在四维里,熟地黄和人参被称为“治世之良相”,而大黄和附子,则被称为“乱世之良将”。
简而言之,人参熟地黄都是补身体的,大黄和附子则是逐邪的。
根据《孙子兵法》来理解,良将一般都是不常用的,除了国家危难的时候出手平定,太平盛世基本都默默无闻了。
而良相则是治理国家的高手,人参熟地黄就是这样,把身体调理得气血平和,人参偏于补气,熟地黄偏于补血。
熟地黄的外观是黄褐色的,历代本草家称它“禀土气之精”,和黄精难分高低。
所以,熟地黄也是传统中医壮水补肾的主药,能够补血养血,填精补髓,肝肾阴虚就少不了它。
对于机体来说,肾是一个先天之本的脏腑,肾阴又是全身阴津的根本,肝肾同处下焦,又有肝肾同源的说法。
而熟地黄滋养的就是肝肾的阴津,尤其是肾中阴精。它滋腻厚味之性,能够直达下焦肾阴之中,起到填精补髓的目的。
如果肾阴虚了,身体可能会出现如下这些变化:
1、阴虚内热:
阴阳是相互制约的,内经说“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阴虚了自然就会导致阳气偏多,经络筋骨濡养不足,从而出现虚热、骨蒸潮热等问题。
此外,阴虚内热的人们一般还有腰膝酸软、头昏目眩、耳鸣健忘等问题,熟地黄就常与山茱萸、山药、茯苓等配伍,比如著名的六味地黄丸。
2、阴虚阳亢:
如果阴虚内热未能得到及时的调理,躁动的阳气就有可能上越浮发,形成所谓的“亢阳”。
比如头脑中空荡荡地直响,头昏眼花、腰膝酸软等等,睡眠也不是很好,经常难以入睡或者夜醒来。
这时候,熟地黄就可以和黄精、枸杞、覆盆子、桑葚之类配伍,如果亢阳比较明显,还可以适当配伍一些重镇潜阳之品,如龙骨牡蛎、龟板鳖甲等等。
3、阴虚消渴:
中医里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消渴”,既然里面有个渴字,自然就有口渴的表现。但中医对于消渴又有三种区分:上消、中消、下消。
其中的下消就是肝肾阴虚所致,一般会出现小便增多,腰膝酸软,遗精白浊之类的问题。
这时候,熟地黄就可以和石斛、麦冬、知母、黄柏、牛膝、石膏之类配伍,起到滋阴生津、清胃、滋阴降火的好处。
中医的消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血糖偏高,所以,熟地黄在这个方面也有一定的运用。
需要指出的是,熟地黄本身含糖量较高,血糖偏高者不宜单独使用,而应该遵循合理配伍的原则。
4、女子补血:
传统养生说“女子以血为先”,女子经带胎产的特殊生理,也决定了她们和“血”之间关系更密切。
最常见的就是血虚和血淤,前者多见于胎前,后者多见于产后。
如果是偏于血虚,熟地黄常与当归、芍药、阿胶之类配伍,以补血生血,如四物汤。
如果偏于血瘀,熟地黄一般改用生地黄,常与香附、木香、乳香、没药之类配伍。
如果是更年期血份偏燥热,熟地黄常与女贞子、桑葚、知母、黄柏之类配伍,起到养血安营清热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