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日本侵华战争中对我国城市实施大轰炸的次数和投弹量远不如欧洲战场以及后来美军对日本的轰炸,但即使这样一线的航空兵们对重庆大轰炸也认为不仅无效,无法震慑我们,更无法动摇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决心和意志,而且日本航空兵们发现,他们的轰炸目标很有限,因为当时即使是重庆,也没有值得轰炸的重要目标。
特别是大型兵工厂什么的,只有大片低矮的棚户,里面住的都是普通人。这些人一听到防空警报就马上躲起来,杀他们都不容易。普通人都这样,大人物就躲得更为隐秘和安全了。
而且当时的飞机投弹方法很落后,都是目视寻找目标然后投弹,命中率非常低。大量航空炸弹落在了泥土地上,最多炸出一个大坑。所以有的日军航空兵就心理开始嘀咕了。将近1000-2000日元一颗贵重的炸弹扔下去仅仅炸出一个坑。而中国有的是劳动力,用不了一天再大的弹坑也很快就被填上。而这些苦力的劳务成本不到100日元。
当时日本的公务员每月工资也就25-30日元。假设一颗炸弹的成本为1500日元,那么加上运费,以及航空兵每次出击的成本,那么投一颗弹就要2000日元。这还不算万一飞机被击落,那么成本平摊下来就更贵了。
有日本兵估算了一下,投一颗炸弹的钱能购买3-4吨左右的大米钱。这些航空兵老家都是农村,知道大米的贵重。因为1936年也就是日本大规模侵华前一年,日本北海道青森的农村,还有吃不上饭卖儿卖女的事情。所以这些农村兵对这种不划算的轰炸非常抵触。
因为出击一次几百,几千颗炸弹扔下去,相当于几千吨大米扔下去了,而且在这些日本兵眼里,炸死的普通中国人没有炸弹值钱。所以轰炸军事上没作用,经济上不划算。这种战争日本持续不了几年。
既然轰炸没用那干脆进攻怎么样?
因为日军大本营经过几次研究,反复讨论,认为进攻重庆,至少要30-50万兵力,10-20万吨钢铁,另外还需要大量油料,到了1939年日本政府存钱基本上都耗光了。根本筹集不了这些军需物资。而且也不一定能成功。
其实美军在阿富汗也是这种情况,一颗炸弹几万美元,炸出一个大坑,杀死几个老百姓实在不划算。不过美军本来在阿富汗赖着不走就是为了军人自己捞钱,甚至走私毒品。如果政府不强制撤军的话,美军的官兵们很乐意在阿富汗一直呆下去。但日本兵当时都是心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心理,和现在的美军不一样。所以他们对轰炸重庆不是很乐意。
黄金峡谷
因为当时的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轰炸机是工业化产品,最佳是轰炸工业,军工,科研基地等等,而当时的中国是没有这些的。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后来的越南战争,美国投了几百万吨炸弹,没什么用,性价比很低。到了2001阿富汗战争,一百万美元的战斧巡航导弹攻击一百美元的帐篷⛺[呲牙笑]…
用户12xxx22
小编我给你10万你让我扔一颗,你可以先躲起来
喋血千里
是因为没钱了
wxlab 回复 03-18 03:28
钱肯定有的,否则怎么会纠结北上还是南下
喋血千里 回复 wxlab 03-18 09:08
正因为没钱,才要纠结北上或者南下,还有进攻多久,要投入多少,还有弹药补给
用户14xxx87
打仗是不计算成本的!
冷酷 回复 03-17 09:12
打仗就是为了利益。领土人口等。投入和产出。不算成本收益打来干什么?
马虎 回复 03-18 16:46
不计成本为啥打仗?
甜蜜的味道
日本人知道炸那个对中国人的打击大[抠鼻][抠鼻][抠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