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选择:美国4亿援建大学,为何输给我们2亿援建的图书馆?

地球班的故事 2024-10-06 11:29:01

“在中国推进对非洲投资之际,美国对非洲大学的投资却遭遇失败。”

这句话是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说的。

这几年中美竞争日益激烈,美国为了在非洲阻击中国影响力的扩大,一边造谣抹黑,威逼利诱,一边也没少真金白银的投资,准备模仿中国,搞一个“美国版本的一带一路倡议”,用基础建设投资和教育投资等,拉拢非洲。

然而,钱没少花,但非洲并没有像美国期待的那样选择美国,反而因为美国老是要求非洲国家选边站队,遭到一片骂声。

那么,为何美国花了更多钱,却得不到非洲国家的认可呢?

其实,《华尔街日报》这篇报道中,关于美国花4亿援建非洲大学,却输给中国2亿援建的图书馆的事情,就是美国为何在非洲基础投资中,输给中国的最佳例证。

烂尾的加纳大学的扩建计划

加纳共和国,是位于西非的一个小国。这里经济发展落后,教育资源匮乏,整个国家只有6所公办大学,其中加纳大学,就是其中最大,也是最有影响力的。

2015年,美国政府的海外投资公司,和美国知名私企凯里公司合作,打算给加纳大学扩建教学楼和宿舍楼,他们计划项目完成以后,能够为1000名左右的学生提供宿舍教学和科研所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美国政府海外投资公司和美国企业花钱,扩建完成之后,这里上学的学生更倾向于谁,不问可知。

上图为美国援建,烂尾的加纳大学项目,下图为中国援建的图书馆

类似的事情其实美国人早已干顺手了,近代中国衰落的时候,美国也用招收中国留学生等教育的手段,想要实现对中国的长期渗透。

在中美竞争激烈,美国力图实现削弱中国非洲影响力的大背景下,他们突然想要援助投资加纳大学的项目,目的也显而易见,就是要借此在高等教育之中,为加纳,乃至整个西非地区的年轻人,种下亲美的种子。

从投资规模上来看,这个项目计划投资61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就4亿多一点,对于美国这么一个财大气粗的主,这点钱只能说是“小意思”。

按理来说,这么一个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同时对美国来说又算不上“太昂贵”的项目,失败的概率是很小的。

但偏偏它就失败了,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该项目在正式开启,并且已经建成宿舍楼和教室的主体框架后,突然就成了“烂尾工程”。

它非但没能提升美国在加纳乃至西非的影响力,反而成了一个美国把事情搞砸了的标志。

这也很好理解,在加纳乃至整个西非都有广泛影响力的加纳大学校园里,突然出现几栋烂尾楼,当然很扎眼啊。

加纳总统到中国参加中非合作论坛

来自加纳和西非的大学生们进去一看,肯定要问这烂尾楼咋回事?然后美国援建大学,结果却搞砸了的消息,自然就传扬出去了。

那么,美国人为啥把这么一个名片型项目,给搞砸了呢?

6000万的项目,6亿的租金

家丑不可外扬,这种美国自己搞砸了的项目,美国媒体当然不会公布为啥搞砸了的细节。

但是,通过加纳媒体和相关人士对此的表态,还是可以推测出一二。

根据美国媒体自己报道的内容,美国政府海外投资公司,和凯里公司,在跟加纳大学签署扩建协议的时候,还签署了一份协议副本。

这份协议副本的主要内容,就是说美国援建的这些教学楼和宿舍楼建设成功之后,所有权依旧归美国政府和美国公司拥有,但可以把他们租给加纳大学使用。

不林肯访问西非

这也就罢了,毕竟该项目说是援建,实际上是投资,既然是投资,就算不赚钱,总得要拿回成本的。

然而,奇葩的是,美国人不但想要拿回成本,还想要大赚一笔。因为他们在协议副本中,提出的条件是未来美国把这些教学楼和宿舍租给加纳大学25年,共收取6亿美元的租金。

换句话说,该项目每年的租金高达2400万美元,美国人3年就能回本,以后22年,就可以躺着赚钱了。

尤其奇葩得是,25年后,这些建筑的所有权,还是美国的。换句话说,只要到时候建筑还能用,美国人就可以继续赚钱。

一边想要援建加纳大学,借此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和文化,进而扩张自己的影响力;另一边却还要借此大发横财。

用个形象一点的比喻,这就好像告诉那些加纳大学生,你们借钱来我这儿上学,我给你们洗脑的同时,你们再为我当25年的牛马。

非洲学生在中国留学

这种苛刻的条件,就难免加纳大学一位副校长言辞激烈的反对,说这是美国对“加纳大学的奴役”,进而反对该项目,使其变成烂尾工程了。

客观上来讲,作为一个霸权国家,美国做出类似的事情,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奇怪的是,既然美国想要跟中国竞争影响力,想要拉拢这些西非国家,为什么还要做出如此奇葩的选择呢?

从实力和地位出发,给你援助

近日,加纳全国民主大会党创始成员凯莱特维·奥普库在接受观察者网专访时,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他说非洲应该学习中国,让更多的留学生,回国建设自己的祖国。但现在这个愿景有很大的阻力,那就是加纳和其它非洲国家,可能并没有那么多的能够留住高等人才的就业岗位?

为什么会这样呢,奥普库说,这跟美西方过去殖民非洲,只把非洲当成原材料产地,而完全不顾非洲的发展有关。

他说:

“在非洲,许多国家沦为西方发达国家‘巴尔干化’的新殖民地,这些非洲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服务西方资本,后者对于促进非洲的社会发展没有多少兴趣。他们只关心开采资源,然后运到欧洲或其他的地方。这样的工作并不需要太多来自非洲本土的专业技术人士或科学家。”

而这,实际上也是美国政府和私企,联合援建加纳大学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说的直白一点,至今为止,美国就从来没有把加纳,包括整个非洲,当成是跟自己平等的国家,合作伙伴。他们虽然为了与中国竞争,愿意拿钱出来给非洲投资,但从骨子里,是把这种投资当成恩赐的。

其背后的逻辑是,我们美国人肯大老远的跑到非洲来,开设学校给你们洗脑,这就是了不得的贡献了,那你们为这些“贡献”出点钱,被我们“奴役”一下,不是应该的吗?

或者说,美国精英们认为非洲能够被美国洗脑,被美国“奴役”,那完全是“福报”!

正是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和立场,决定了美国一边想要通过援建非洲大学,跟中国竞争影响力,另一边却依旧给出苛刻的条件,想用6000万美元的投资,换取6亿租金的回报。

所谓那啥我要当,牌坊我也要立,就是这个意思。

反观中国,同样是在加纳大学,同样是援建加纳基础教育设施,但我们没有想要控制什么,也没想着以此盈利,而是花2亿左右的人民币,给加纳大学提供了一套计算机系统,可以让这座学校里的大学生,通过现代科技获得知识,也了解外面的世界。

在这个过程之中,中国并没有强行给加纳大学的学生灌输什么,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去分辨中美到底是谁对非洲好,谁把非洲当成真朋友。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与美国高高在上,明明剥削压迫你,还要你感恩戴德的做法相比,当然是中国更能得到非洲的认可。

结语

最后,从根子上来讲,中美这两种不同的外交方式,其实是各自的文明本性决定的。

中国是农耕文明发展而来的大国,对于农耕文明来说,只要你不抢我的土地,那么你发展的越好,对我就越好,因为只有别人富了,才能花更多钱买我们的东西。

美国是海盗文明发展而来的国家,劫掠就是他们生存的方式,不管是搞外交还是援建,只有剥削和洗劫其它小国穷国,他才能更加富裕。

这种文明上的差距,就决定了非洲这样的穷国小国,更加坚定的选择中国的趋势。

0 阅读:5
地球班的故事

地球班的故事

地球班是一个特殊的班集体,在这里每天都有故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