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的邻居张叔,60多岁了,因为害怕人老了出现意外,会来不及交代后事,早早就和儿子透露了他手头上有50万存款。
存折交给儿子保管,密码也说出去了。
张叔本以为这是一场让人安心的托付,结果,儿子因为创业失败,在没和张叔商量的情况下,偷偷挪用了30万。
在张叔眼中,儿子这种不告自取的行为,意味着自己一点一点攒下来的钱,成了儿子的备用金。
张叔和儿子因为这30万吵了起来,却也引发儿子的不满,觉得老爸有钱,之前却从来不告诉他。

两人闹得不欢而散,谁都觉得责任在对方。
最后儿子不来了,30万也没要回来。
张叔事后想了想,觉得这事都是钱闹的。
如果自己一开始不告诉儿子自己有50万存款,儿子也不会私自拿钱。而他的存款还在,儿子也还在身旁。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人老了,你手里有四五百万,子女盼你早点走;你一个月退休金八九千,子女怕你早点走。
这段话虽说有些刺耳,却反映了现实生活的真实。
很多人都说:人心,经不起金钱的考验。
我觉得,亲情,有时候也是经不起金钱的考验。
人老了,要把存款告诉子女吗我时常对我妈说,你的是你的,不要总用在我们身上,即使我们现在关系不错,但是钱这个东西,不是什么太好的。
做子女的知道太多就会惦记,你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

人心隔肚皮,亲生的也一样。
我有个朋友,她父母80多岁了,一直自己管钱。
上个月,朋友母亲去银行取退休金,被告知钱已经取了,老母亲说没取,吓得银行的办事员赶紧给调了监控。
录像里就是老妈前后两次在窗口取了4万块钱,她自己不记得了,也说不清楚钱的动向。
然后,老人就很丧,自己把老两口的退休金存折,还有他们的积蓄的存折都给了朋友,让朋友保证老两口养老就行。
朋友现在平时给老妈现金,让她有足够的现金日常花销,买药就医啥的都是朋友给弄。
目前的社会状况,人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是要靠子女的。
老人能处理的时候,钱自己拿着没什么问题,到了老糊涂之前,还是要把钱给子女安排明白。

个人觉得,告不告诉和家风有关系。
家风好的家庭,告诉了子女,也不会去算计。
家风不好的,不告诉子女,也会千方百计的去算计。
但凡惦记着父母钱的子女,就算不告诉他们老人有多少存款,也不指望他们会对老人好到哪里去。
曾看一位网友的分享:我是家里的小五,我妈前两年就把她和我爸的存款,还有每月能领多少钱告诉我了。
我估计我妈知道我不会惦记她一分钱,才放心地告诉我的。
我还让我妈不要告诉我哥我姐,其实也是怕他们当中有人惦记。
确实是有些子女对父母,会无止境的要求,甚至索取。但分人,同个父母生的都分人。
是的,分人,分情况,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

应该要分情况,如果孩子们孝敬懂事,把自己的经济情况告知他们也无妨。
如果孩子不孝敬、好吃懒做还啃老,那老人还是留给自己支配比较好。
存款,是老人的安全感虽然现实有些残酷,但是,钱才是在老人年老无力的时候,最后的尊严。
不要用金钱窥探人性,事先做好规划,这也是老人对自己晚年的一种保障。
不要把自己的所有都给子女,是对的。
因为需要父母补贴照顾的子女,多数是金钱观不太强的,以后能不能指望上两说。
而有能力自己过得好的,也没会去惦记老人的那点养老钱。
理智上来讲,不说好一些。但有时候,理智左右不了情感。
人心思变,养儿防老,已成黄历。养老靠自己,有钱心不慌。
养老救命钱,掌握在手里。别和盘托出,留一点私密。
除非子女人品过硬,懂得感恩孝顺,否则不要存幻想。

钱是养老的资本,生活质量的保障。
话到口边留半句,养老的本钱该留。
小时候姥姥对我说过,钱这东西谁有都不如自己有。老人的钱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只要他们健康平安就好。
父母存的钱,只要他们在世,就不能动他们一分一毫。因为这是他们辛辛苦苦攒的养老钱,他们自己揣着会有安全感。
只要他们身体好好的,给我钱我都不会要。
我对我爸妈的钱不感兴趣,那是他们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陪伴我长大已经付出太多了,金钱和心血都付出了。
他们自己赚的钱自己攒着,我自己的钱该我自己去赚。
钱真的是考验人性,有的人不缺钱却处处算计父母的,有的人没有多少钱,却舍得给父母花钱不算计。

无论是主动赠予,还是救急暂借,亲人之间不因这笔养老钱而伤了亲情,就是最好的状态。
父母手里有养老钱,是子女的福分。父母有底气,子女少负担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