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一场圆桌会议,让马斯克下了决心,与特朗普划清界限
中美“关税战”在全球贸易舞台上悄然掀起一阵惊涛骇浪,而漩涡的中心人物之一,埃隆·马斯克,正以他特有的方式成为这场经济博弈中的焦点。
(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他同时也是对华加征关税的幕后推手之一)
1、马斯克与特朗普“决裂”?
近日,特朗普两大爱将——马斯克和总统高级顾问彼得·纳瓦罗,在白宫吵翻天,将关税政策的分歧推到高潮。
起因是,纳瓦罗曾在公开采访中称特斯拉为“汽车组装商”,并指责其严重依赖从外国进口零部件,这无疑触动了马斯克的神经。愤怒的马斯克毫不留情地在社交媒体上抨击纳瓦罗“比砖头还蠢”。
事实上,早在特朗普政府强势推行高额关税初期,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分歧就开始加深,他多次呼吁,不应该这么做,希望后者可以撤销关税令,结果遭到拒绝。
如今二人已然走到了“濒临决裂”的地步。
要知道,马斯克此前因为支持特朗普改革,导致部分美国消费者发起抵制运动,并建议投资者抛售特斯拉股票。此外,一些极端案例更是触目惊心,有特斯拉车主上传视频显示他们的汽车遭到打砸,还有的被纵火焚毁。
(中国商务部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议,期间马斯克旗下企业特斯拉参与其中)
2、马斯克另寻出路,最终找上中国
如今,特斯拉在美的销量已经开始大幅下滑,股价一度承压。然而,在特斯拉全球布局的另一侧,中国市场却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景象——逆势上扬。
如今,在中美关税战逐步走向白热化之际,中国政府用一场美资企业圆桌会议释放出重要信号,那就是尽管在关税问题上针锋相对,中国市场大门依旧向合规运营的美国企业敞开。
没想到,这场会议迎来了一位重量级选手——马斯克旗下企业特斯拉。
马斯克的举动,被外界视为对特朗普及其团队的政策的不满与反击,同时也意味着马斯克已经开始寻找新出路,而中国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
事实上,纵观美国国内外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普遍反对声浪,不难发现,马斯克的立场代表着很多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担忧。他们看到的不仅是美国本土行业被关税保护罩住的短暂利益,还有缓慢形成的全球市场孤立形势。
(中国对大豆、高粱等农产品发起限制措施,旨在反击美国的关税政策)
3、美国面临一场广泛而迅猛的回击
为何这么说?
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光引起内部分歧和马斯克的强烈反对,就连很多盟友,也都开始站在其对立面,最终导致美国面临一场广泛而迅猛的回击。
加拿大、马来西亚乃至整个欧盟,纷纷表示对美国政策的不满,这些国家和地区不仅集结力量对抗特朗普的关税策略,还公开宣布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反制措施。
例如,加拿大计划对美国汽车加征25%的关税,而欧盟则准备分阶段对部分美国商品实施高额关税。这些举动无疑让特朗普的孤立主义政策显得愈发孤立。
中国方面,面对特朗普的“金融讹诈”策略,则表现得尤为强硬且有条不紊。中方在特朗普宣称加税之初,就果断启动了强烈的反制措施,并且事先做好了多重备选方案。
尤其是那六项反制手段显得尤为引人注目:从大豆、高粱等农产品到技术服务领域的限制措施,甚至可能波及到娱乐业的进口影视作品,这些措施直指美国经济的命脉,打击力度可谓精准有力。
(美国上一次滥施关税政策是1929年,胡佛大幅加征关税,导致美国制造业和经济遭受重创)
4、特朗普是否会重蹈覆辙?
这些反制措施不仅是对美国贸易政策的直接回应,更是一种战略上的提前布局。
通过对美国主要出口产品实施高关税,中方不仅保护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还向其他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在此背景下,欧盟积极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便是典例。
其实,特朗普之所以实施关税政策,无非是想要将关税作为谈判筹码,从而实现所谓的“美国优先”。未曾想,最终这矛头会指向美国自身,引发经济及政治的连锁反应。
据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已跌至43%,创下他上任以来的新低。显然,强硬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如其所愿地振兴美国制造业,反而使人们对他的执政能力产生了质疑,这无疑是对特朗普执政方向的一次重大挑战。
需要提到这样一件事,在历史的轮回中,1930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胡佛,也曾大征关税政策,那次政策直接导致美国大萧条。而特朗普是否会重蹈覆辙,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