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山西大同 “订婚强奸案” 二审尘埃落定,人民日报也就此发声,再度引发社会热议。这起案件自一审起便波折不断,男方母亲的一系列言论更是将舆论搅得沸沸扬扬,随着案件细节逐步披露,舆论走向发生戏剧性反转。
回溯案件,2023 年 5 月 1 日,席某某与吴某某在双方父母见证下举行了订婚仪式,这本该是一段美好爱情的新起点,然而第二天,剧情却陡然直下。女方称,在订婚后的婚房内,席某某不顾她的强烈反抗,强行与其发生关系。女方情绪崩溃,试图烧窗帘呼救,在电梯里也被男方强行拖拽,最终趁男方救火时逃脱,并于当晚报警。
2023 年 12 月 25 日,一审法院认定席某某违背女方意志,构成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席某某不服上诉,其母亲郑女士为子喊冤的言论令人咋舌。她声称儿子把 “强暴” 听成 “强抱” 才在电话中承认,还质疑女方敲诈勒索,指责女方彩礼要价高、要求房产证加名,甚至签订特殊协议。这些话一度误导舆论,让部分人认为女方存在骗婚嫌疑。
但随着更多证据的公开,舆论开始出现反转。婚房床单上的挣扎痕迹、女方手腕和双臂的淤青、电梯监控里男方拖拽女方的画面,通话录音里席某某对强暴事实的亲口承认,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构建起了完整且确凿的证据链条。在这一系列无可辩驳的铁证之下,男方母亲的辩解毫无说服力,简直荒诞可笑。二审法院经审理,维持一审原判。人民日报强调,订婚不等于性行为默示同意,法律面前,违背妇女意志发生性关系即构成强奸罪。
这起案件不仅给当事人带来了巨大影响,也给大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它警示我们,婚姻关系中性行为需建立在自愿、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即使订婚也不能触碰法律红线。同时,面对婚恋纠纷,应增强法律意识,以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切不可仅凭主观臆断评判是非。
树叶
居然提到了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