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没更文是在消化越来越魔的剧情,第二季怎么越看越不是那味儿了?从涂山璟求婚到小夭认母,再到涂山璟死小夭独自完婚,原著逐渐走失,倒不是说不能改原著,只是很多逻辑基本盘有崩盘的趋势啊!
看到小夭独自一人坚持与涂山璟搞冥婚,实在无法共情,此时此刻竟和玱玹异口同声喊出了那三个字——“不同意。”
原著明明是小夭和涂山璟大婚时才得知涂山璟的死讯,得知涂山篌联合防风意映再一次暗算了涂山璟。
不懂本来好好的逻辑线,越往后原著的逻辑和情感逐层递进,把每个人推向各自的结局,每个人物复杂又丰富立体,而剧版似乎要生拉硬拽地给每个人身上扛一面扁平化的大旗。
玱玹的禁忌之爱;相柳为大义舍小爱;涂山璟?搞不懂给了涂山璟什么旗,这个人物在第二季越来越模糊。
然后明明原著是涂山璟主动带着小夭去皓翎,寻求皓翎王为小夭解答身世之谜了解父母生前往事,还陪着皓翎王和小夭去解开一直以来被父母抛弃的心结,小夭则在桃林认父母之际,在双亲面前给了涂山璟光明正大男朋友的身份,一起拜见了父母。
结果剧版涂山璟在整个过程中打着酱油,最后一起拜高堂的变成了小夭和玱玹。倒不是说不能这么改,就算是要把夭璟线弱化,去强化夭柳和夭玹,只要逻辑合理,也无可厚非。
到这一刻,突然很怀念原著,所以周末要再重温这一段原著,至于剧版,支撑我继续追下去的动力,就是等玱玹一个大爆发!(当然还有一场相柳的诀别)
像相柳那样,把她交给适合她人生选择的涂山璟。可玱玹却在登上王位之后又转过头来想把小夭据为己有,留在身边。
不惜以伤害小夭的方式把她留在身边,揭穿她的身世,让她无处可去;杀死她的爱人,让她无人相依。以下我想说的话,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受制于历史背景,受制于时代的浪潮,受制于个人的经历,受制于传承的文化等等。
以下我想说的话,建立在另一个基础之上,就是每个人都是多面的,既有无私奉献的一面,也有自私所求的一面,既有放手的一面,也有抓紧的一面,这些不是二择其一的关系,它们往往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互生共长,并不矛盾。
给皓翎王戴绿帽,让皓翎蒙羞,失去皓翎大王姬的身份,整个皓翎国就成了小夭的敌人,她没办法再踏入皓翎地界。成为赤宸的女儿,等于又和整个西炎为敌,中原几个氏族也和赤宸结怨颇深,小夭真正地不容于天下。她还可以去哪儿?
玱玹就是想要小夭知道,这个天下之大,只有他才能真正护她周全。让她依附于他,让她留在他身边,永远永远地留在他身边。
但除了这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和目的,我总觉得曾经发誓永不背弃的两小只,曾经那么为了玱玹走向王位舍生忘死的小夭,玱玹会用这样决绝残忍的方式去表达爱。
他到这一刻甚至都还在容忍涂山璟呆在小夭身边,怎么又会为了把小夭留在这方寸之地,让她失去了游走四方的自由?其实当镜头转向皓翎的时候,就有了答案。
皓翎王心照不宣认可了蓐收,随即向天下宣布,小夭非皓翎王族,即日起褫夺封号,削夺宗籍。让小夭正式和皓翎脱钩。这就是玱玹的目的之一。
这样做,玱玹对皓翎宣战,小夭不会两头为难。
这也不能说没有私心,如果小夭是皓翎大王姬,玱玹宣战,小夭必定要返回皓翎,就像阿念一样,当初玱玹娶辰荣馨悦为王后,阿念第一时间返回皓翎,因为自己可以为爱勇敢不顾一切,但是作为皓翎王姬,她不能丢整个皓翎的脸。
玱玹为了把小夭留在身边,一定要小夭和皓翎做切割。
她带着这个疑惑生活了几百年,始终没有勇气去揭穿。我并不觉得玱玹选择帮助掩盖身世真相或者去揭穿身世真相哪个选择会比另一个更爱,但是我愿意相信无论玱玹做了哪种选择,这里面都有爱的影子。掩盖身世,是有不忍对方面对太过残忍的人生变故,这里面有恻隐之心。
揭开事实,是有不忍对方始终无法摆脱心魔真实面对生活的心有戚戚,这里面同样有恻隐之心。毕竟谁也不愿意连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都搞不清楚,谁都想知道自己究竟从哪里来?
我们很小的时候,都读过“塞翁失马”的故事,它在讲虽然暂时遭受损失,却也许因此得到好处,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生命中的许多事都可以相互转化,站着不行,躺着试试,躺着不行,倒立着试试,既然这世间万物多面多样,不如试试换个角度。
祝我们都修炼出【把惊吓变成惊喜】的能力,真实从容地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