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知名作家”“麦肯锡合伙人”和“医学博士”的头衔,冯唐的前半生,更像一个传奇。
自幼聪慧过人,成绩年年第一。高三时被保送北京医科大学,不去,非要报考协和医学院,因为他觉得,在中国的医学院里面,协和才是第一。
1998年,27岁的冯唐在协和医学院拿到了医学博士学位后,还没做几天医生,就辞职不干了。一张机票飞到美国亚特兰大,去埃默里大学念MBA去了。
2000年,冯唐拿到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向麦肯锡投了份简历。其实,这次选择并不是出于深思熟虑或者雄心壮志,而是朋友告诉他,在麦肯锡,写一页PPT能挣2万元,他被钱打动了。经过5轮面试,冯唐斩获offer。后来,他用6年时间,把自己变成了麦肯锡的董事合伙人。
正当一切顺风顺水,事业蒸蒸日上时,冯唐提交了辞职信,决绝地就像上次离开协和。这次,他的落脚点是华润集团。前三年负责集团战略,后两年执掌华润医疗,离任时已是华润医疗集团CEO和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
铁打的职场,流水的冯唐。2014年7月,冯唐再次跳槽,这次去的是中信资本,从之前实业公司的管理者,变成了资本市场上的投资人。并且,这也是他最后一份职场工作,2020年,疫情暴发,冯唐离开了中信资本,告别了20年的职场生涯。
以上就是冯唐的前半生。多数人都以为他只是个写小说的,其实写小说只是他的副业,目前他出版的所有小说,都是他在工作之余写的。看上去并非天赋异禀,父母也非达官显贵,他何以仅凭个人奋斗,就能干一行、成一行?是真有成功密码吗,还是有什么重要背景没有向大家说明?
带着这样的疑问,5月23日,虎嗅《有书不孤读》栏目连线了冯唐,年过半百的他,身材保持得却让女生都羡慕。在这一个小时的直播里,他向我们分享了他读过的书,写过的书,对AI的看法,以及一些自我管理的小窍门。
以下为对话内容精编,讲述方式采用第一人称,由嘉宾对谈整理得出。
保持身材的方法
1971年,我出生于北京垂杨柳,作为一名工人阶级的后代,我童年成长的微环境是工厂家属区的集体大院。
如果把大院作为一个点,向外画圈,我的活动半径大约是方圆五公里。那五公里之内,是我真正的故乡,而北京,只是我广义的故乡。在我二十岁之前,我都没出过四环。
作为一名70后,我的童年没有互联网,没有游戏机,读书在当时算是个不错的休闲活动。而且,我也热爱读书,上小学时读完了《鲁迅全集》,上中学时看完了《史记》《红楼梦》,当然,我读的书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只不过这些书对我的影响比较大。
还有,我不只喜欢读,还喜欢写,因为我一直都有个很大的梦想,就是用文字打败时间,想不朽。17岁那年暑假,我写了人生的第一部小说《欢喜》,当时没有名气,也没法出版。之后的故事大家就相对熟悉了:离开协和,去麦肯锡,离开华润,去中信资本,人生最好的20年就这样在工作中兜兜转转地过去了。
如今,我已年过半百,活到我这个岁数,如果是古人的话,早就该死了。人的年龄一大,新陈代谢就变慢,这个时候,如果不守住体重,整个人就容易就一路下滑。并且,即使守住了体重,同样的体重,年轻时看着玉树临风,现在看着一袋子劈柴,时间就是如此的残酷。
为了让自己不那么油腻,我给自己立了个flag,每周跑步2-3次,每次10公里,然后,还立了个flag,不吃夜宵,这两样是我保持身材的基本方法。
为写作不断跨界
过去20年,我不断跨界,做了多份工作,这让我私下里又多了一个称呼:斜杠青年。
我已经不是青年了,但斜杠的事情却一直在做。为什么我会频繁换赛道呢?他们老叫我冯三点,这个事我也说三点吧。
首先,现代人活得久,因为活得久,换赛道才有了可能性。100年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还不到40岁,并且,不只是中国,国外也差不多,我的好几个文学偶像,在我这个岁数就挂了。现代人的预期寿命是八十岁,一辈子顶古代人的两三辈子,这是我能够频繁换赛道的基础。
其次,我保留了童年的好奇心,喜欢一些新鲜的东西。长期呆在一个行业,其中让你感到新鲜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少。并且,如果人长期都在同样的环境里,对心智的成长也不利。
第三,我是个诗人,也写小说。古代有个词叫做采风,也就是体验生活的意思。为了写好文章,我需要一些新鲜的细节和经验,这是我不断尝试新领域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冯唐说自己下半生的工作,就是普及金线原理
管理好自己的能量
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当然我写的作品并不业余,所以经常有人请教我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对于这件事,我要告诉大家的是,首先,我从来不会做多线程的工作,人的大脑也不是这样设计的,人无法一手画方一手画圆,我也不会一手写战略规划一手写小说。
也就是说,我其实是在各自的时间里做不同的任务,而不是在同一时间做多项任务。
其次,我也没有特别认真地管理过自己的时间,我做的更多地是管理好自己的能量,人只有精力充沛了,才能做更多的事。那怎么管理好能量呢?还是讲三点:
第一,要保持基本的身心健康,不要三天两头感冒,不要动不动就难过,少得一些病,先在身心方面把自己变成一个职业选手。变成职业选手的意思,就是把身体底子打好,不要一加班就感冒发烧、腰椎间盘突出。
第二,要掌握一些通用的工具、方法、模板。每个行业,任何一个工作,其实都有底层逻辑,这些东西,你要意识到,然后你要去掌握它。比方曾国藩,他原来只是一个书生,为什么能打这么难的仗?因为他掌握了一些管自己、管团队、管事情的基本方法。如果你是一名销售,或者是一名营销,你的工作里也会有一些底层的方法,掌握了它之后,脑力活在某程度就变成体力活,剩下只需要熬时间把流程过完就行了。
第三,掌握一些蛮实用的小习惯,不见得是无价之宝,但是重要的能量管理方式。我这里就有一个,可以分享给虎嗅的朋友。我们知道,锻炼、饮食、睡眠,都是非常重要的能量管理的方式,如果不能全部保证,怎么办?我告诉你,先保睡眠,再保饮食,最后才是锻炼。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时间锻炼,那就先保证睡眠吧,有余力时再保证剩下的两个。
那怎么才能有好的睡眠?再给大家说两个小诀窍,一是睡前别看手机了,别看直播了,看点书,在过去40年,我是背着唐诗睡觉的,而你是看着手机睡觉的,你的睡眠质量肯定不如我。
二是做一个善良的人,别做亏心事,如果你干了坏事,你的内心是不安,让你内心放不下的东西,会干扰你的睡眠。
AI替代不了吃喝玩乐
今年,ChatGPT推出来之后,举座皆惊,但我个人觉得它很好玩。
因为我在创业,在做一个商科学堂,之前我最担心的是事情是我的这个肉身不够用,如果AI能帮我培养出一个数字冯唐出来,那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因为我实在是时间不够用,分身乏术。
聊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多年前,麦肯锡有位八十多岁的老师傅曾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年轻人,你记住,多用这个世界能给你提供的最新的电子设备,它能帮你老得慢一点。
所以,元宇宙、ChatGPT这些新东西,我们不仅不应该逃避,还应该积极拥抱,因为它可以帮我们老得慢一点。
我原来曾经有一个很大的奢望,就是用文字打败时间,这件事其实不容易实现。如果AI能够生成一个数字冯唐,上窜下跳,能够永生,我的这个目标不就实现了吗?
大家之所以对AI恐惧?其实更多的是恐惧AI抢走人类的工作,怎么办呢?当你无法阻止AI的时候,你只能去干AI干不了的工作。比方吃喝玩乐,AI就干不了,至少短期内干不了。
苏东坡有首词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句话严格来说不是原创,而是模仿。模仿的谁?模仿的李白,李白有首诗叫“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两句话在意境上有差异吗?我自己也是一名诗人,我可以告诉你,它们在意境上没有差异,它们差异的只是语言的表达方式。
那苏轼的这种表达方式是创新吗?我认为是创新,如果不是创新,这句话留不到今天。但是,它不是从0到1的创新,而是在模仿基础上的创造。这一点,目前的AI还做不到。我试了好几次,我让AI给我写首类似于《春风十里,不如你》这样的诗,结果写出来的东西完全读不下去。
生活中的冯唐
中国古人的“追忆似水年华”
最近我在讲《资治通鉴》,我们都知道,这套书是司马光编的,其实不是司马光一个人编的,他还带了那个年代的十多个好手一起编的,花了19年,编出了一部294卷、300万字的皇皇巨著。
《资治通鉴》非常好,它是中国古人写的追忆似水年华,虽然有点长,有点难读。还是说三点吧。
第一, 它在一个时间轴的大尺度上记录的人类的活动。由于时间长、跨度大、样本量多,所以许多规律就被司马光给总结出来了。
第二,《资治通鉴》是一个认真做的东西,精工细作,特别是中华书局现在的版本,它至少经历了三道精工细作,其中第一道就是司马光,作为一个顶级官员,愿意花这么长的时间来做这个事,古往今来是非常少见的。
第二道精工细作是胡三省干的,他是一个元代的人,《资治通鉴》300万字,他花了十年,给《资治通鉴》写了300万字的音注,让今天我们去理解《资治通鉴》原文少了很多困难。
还有一道发生在建国后,以顾颉刚为首一批历史学家,他们既受过旧学训练,又受过西学训练,他们把《资治通鉴》又给标点了一遍,最后在中华书局出了这么一套。
现在,我就是在讲这个版本的《资治通鉴》,借《资治通鉴》讲现代管理,我现在所做的工作是不是创新?我觉得的是创新。《资治通鉴》我已经讲了一年多了,如果我出门不被车撞死的话,有可能要讲20年。现代人遇到的很多问题,无论是职场、情场、还是考场,这套书里面都有很多的启示。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当你的人生感到困惑、迷茫,很多问题想要答案却没有答案时,先拿起书来,或许,先贤的智慧可以跨越时空来指导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