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国祭出技术封锁禁令,围堵大陆科技产业,逼得大陆不得不另谋出路,开始强调核心技术自力更生,并全力支持国内晶片(chip,大陆又称芯片)发展,晶企一时之间蜂拥而出。陆媒便指出,近期大陆平均每日新增逾200间积体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大陆又称集成电路)相关企业,而广东省在「晶片大跃进」方面最为疯狂。但有业界人士称,不少是一些没经验、没技术、没人才的「三无」企业投身积体电路行业,浑水摸鱼骗经费。
根据《中国经济周刊》报导,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27日,大陆目前有27万多家经营范围包括「积体电路、晶片、半导体」,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相关企业。其中,近64%的相关企业,分布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体和讯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
至于地域分布方面,广东拥有11.7万间相关企业,占整体43%,位居首位,并大幅领先排在第二、三位的福建、江苏。
在美中科技战下,今年大陆晶企增加速度尤其疯狂。报导并引述天眼查专业版数据,以工商登记为准,今年以来截至10月27日,大陆新增积体电路相关企业超过5.8万家,增速超过33%,为历年最高。其中,第三季度新增近1.9万间,相当于每天新增逾200家。广东新增近1.7万间家相关企业,占近三成,位居第一,福建、江苏分别位居第二、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新增的半导体企业,并非都是新成立的,不少是经营多年的企业变更业务范围,即是「转产」。从去年至今,转产「积体电路、晶片、半导体」的企业将近2万间。单是今年,全国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新增即转产「积体电路、晶片、半导体」的企业,超过1.3万间。其中广东转产的相关企业有3800多间,占整体逾28%,位居首位。江苏、浙江和陕西均超过千家,排在第二至四位。
报导指出,「转行」的晶片公司不少隶属科技行业,也有部分企业来自建筑或建设工程、人力资源服务、生物医药、服装、水泥等各行各业。目前,国内部分城市已发布2020年积体电路产业规划目标,仅福建、江苏、上海、陕西、浙江等九个省市加在一起就有1.42兆人民币(约6.13兆台币)。而在去年,全国积体电路产业总体规模是7000多亿人民币(约3.02兆台币)。
不过,这场被形容「造晶大跃进」的运动,负面影响开始浮现。业界人士指出,只要将经营范围修改成积体电路相关,就能享受地方减税政策或方便融资,故有些公司想尽办法浑水摸鱼,「绝大多数是骗经费」。此外,今年也传出不少晶片大项目烂尾。
因此,大陆国家发改委日前表示,一些没经验、没技术、没人才的「三无」企业投身积体电路行业,个别地方盲目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风险显现,甚至有个别项目建设停滞、厂房空置,造成资源浪费。将按照「谁支持、谁负责」原则,对造成重大损失或引发重大风险的,予以通报问责。
伟仔
把骗补的垃圾抓起来
茂名喜仕黄国雄
做芯片是假,骗钱就真!能拿到钱的都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