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3》:口碑下滑,真的是品质原因吗?

若尘评影剧综 2023-01-19 22:48:01

继《我和我的家乡》后,陈思诚又把电影搞砸了。

预售、首日票房均破掉影史记录,但由于口碑不尽如人意,还是没能阻止唐探三的票房出现断崖式下跌。不仅短短三天后就让出票房第一的位置,连春节档票房冠军的宝座都可能被《你好,李焕英》逆袭。

那么,这部被寄予厚望,甚至认为最有希望打破《战狼2》票房纪录的万众期待作品,是如何一步步由期待走向群嘲的呢?容我细细道来。

客观上说,纯娱乐角度比较,系列第三部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退步,各种搞笑段子层出不穷,连一贯以硬汉形象出现的托尼贾,这次都一反常态放下身段,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演出。他和妻夫木聪,刘昊然,王宝强联手上演的cosplay秀,成为全片最夸张、最搞笑的桥段。

可是,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唐人街探案,而不是大闹东京,或者百变大咖秀,刨除掉表面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影片最终还应该回到探案这个真正的主题上面。

如果这样比较,那么第三部就退步明显。

系列第一部作为开山之作,剧情丰富方面做的非常到位,节奏和悬念把握有张有弛,能够通过讲述故事就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到了系列第二部,虽然推理方面有所退步,但好在和五行结合后产生不错的化学反应,还算可以一看;可到了第三部,探案部分已经弱化到退无可退的地步,不仅过程敷衍,连结局都那么潦草。

以破案的角度分析,本片涉及的密室杀人事件并不复杂,因为相关当事人较少,很容易将目标进行锁定。同时,案发现场,以及后来人的讲述中都能够发现大量线索,进一步降低了破案难度。通过简单推理,这起案件本身已经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值得研究的地方,反而背后牵扯出的两代人情感纠葛让人不胜唏嘘。

法庭上的高潮戏,将所有前因后果一股脑儿抛出,让观众在十分钟内体会解谜带来的终极快感。然而,导演似乎忘了,侦探片让观众觉得很爽的原因绝不仅仅只是发现结果的那一刹那,还应该包括整个侦破过程观众的参与度,而唐探三比前两部缺失的,正是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感。

整个事件过程的梳理大部分依靠主角想象,尤其是关键人物的背景调查,只在法庭上用短短几句话就草草概括,且插入点十分突兀。影片用大量的娱乐元素去冲淡案情本身的紧张刺激,可当这种平衡被打破,天平开始向娱乐倾斜后,案件本身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当失去对案件本身的关注,唐人街探案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

所以,电影水准下滑的真正原因,不是陈思诚导演水平下降的厉害,而在于他太过复杂的想法,让影片失去了前两部的单纯和直接。

换句话说,它已经不是一部纯粹的侦探、破案类型电影,陈思诚把太多的个人想法加入其中,用以展示自己的野心,可他目前的能力又无法达到二者兼顾的理想状态,导致的结果就是影片什么元素都有,却总是抓不住重点。

这正是影片最大的问题,它本末倒置,用半部电影的时间去揭开Q的真实身份,并通过这种设计,打开更广阔的唐探宇宙。然而,系列第三部并不是Q的主战场,电影完全可以只进行少许铺垫,用细节慢慢去揭开冰山一角,既吊起观众胃口,又不至于让人难以消化,可现在放到这么重要的位置,却没有后续情节去支撑,难免会给人隔靴搔痒的不痛快感。

唐仁变得越来越令人讨厌,除了讲没营养的黄段子,就只剩下不时认个舅妈花痴,看不出这个角色还有什么用途。还有托尼贾,大老远而来真的只是负责搞笑的吗?片中充斥着大量大胸、36D似的低俗笑话,不仅拉低了影片档次,还让人看见了陈思诚人到中年后的猥琐模样。

三浦友和铃木宝奈美的出现,收获了一大波情怀,只是男神、女神都已老去,最多也只是在原有基础上锦上添花,无法对影片起到实质性的积极作用。

唐探这个Ip建立起来不容易,趁着热度上来将整个宇宙进行扩张也无可厚非,但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过于急功近利,毁掉的不仅是系列口碑,还包括观众对整个系列的好印象,而一旦被主流观众抛弃,再大的野心、再宏伟的计划都可能沦为镜花水月,成为别人口中茶余饭后的笑资。

好在唐探目前还没有真正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从第三部的票房表现来看,即使高开低走,但基本盘还有,只是希望在下一部时,陈思诚导演能够好好想想,让电影真正回归系列的初衷,舍弃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认认真真讲一个好故事。

0 阅读:17
若尘评影剧综

若尘评影剧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