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汶川地震,教师“范跑跑”丢下学生逃命,如今的他后悔吗

比优特说娱乐 2024-11-06 12:00:56

【现实生活中的范跑跑:从舆论焦点到平淡日子】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个有权对我进行归纳总结的人。"

在2023年,当记者再次采访范美忠时,已经50岁的他不再年轻。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痕迹,然而,那份倔强的神情却依然未改。

黑发中夹杂着些许白丝,让他看起来与众不同。

2015年已经过去,当年那位在汶川地震中第一个从教室冲出的北大高材生,现在过上了一种与繁华相去甚远的生活。在乡村,范美忠的生活节奏发生了一个出乎意料的转变:亲自上街买菜、做饭、照料家人,生活节奏极其平淡。

"当时并没有想到舆论会那么高,仅仅以为是在论坛里的普通争吵。"范美忠的语气中充满了平静,就好像是在讲述一件和他无关的往事。

许多人从未想到,这个让他背负"范跑跑"骂名的标签,竟会一直陪伴他走过十五年的漫长时光。

然而,命运却充满戏剧性。尽管在道德层面饱受争议,但范美忠的北大学历和专业能力却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虽然这位培训机构的创办者曾有"前科",但是学生们并没有因此而排斥他,反而都被课程吸引,纷纷报名参加他的培训。

值得深思的是,2021年当媒体问及他对十年后那封道歉信的感受时,范美忠却回答:"这份道歉信来得太晚了,不应该在十年后才觉醒"。

尽管过了这么长时间,他的倔强却依然能从他的话语中一览无余。

朋友们都说,现实中的范美忠与网上被称为"范跑跑"的他完全不一样。范美忠在博客中曾说过"连母亲都不会救",然而,实际上他把母亲接到身边,细心照顾,非常孝顺。

如今,他把生活重心放在了家庭上,与妻子共同经营着小日子,照顾着一群儿女,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要说他是人生赢家,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至少,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

范美忠选择的一种有趣的应对质疑和非议的方式是:不回应。他认为,争论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这位曾经的“网红教师”现在选择做一名普通人,不再为当年的选择辩解,也不再关心外界的评价。

对于他来说,这或许才是他真正期望的生活模樣。

那个备受争议的“范跑跑”事件早就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反思其带来的影响却永远不会停止。是他改变了,还是这个时代的观念在改变?这个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

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背后的争议问题就是"逃跑选择"。

2008年5月那个改变范美忠命运的时刻,如同电影的慢镜头般在脑海中回放。

范美忠当时正在都江堰光亚学校担任语文教师,当天的语文课与往常并无二致。他站在讲台上,突然感觉到一阵轻微的晃动。

请稍作等待。

这是他对学生说的最后一句话,谁又会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使这位北大毕业的高材生成了舆论的攻击对象。

当第二波更强烈的震感袭来时,范美忠下意识地做出了那个改变他一生的选择——撒腿就跑,飞快地成为了第一个冲到操场的人。

而教室里那十几个还没反应过来的学生,在他们之后才陆续地跑出来。

"老师,为什么不来救我们?"

这句话犹如一记重锤,让整个社会的道德神经都承受了冲击,而不仅仅是对范美忠个人。但是,事情到这里还没有到最糟糕的地步。

真正引发大众媒体关注的是范美忠后期发布的博客文章,他在其中写下:"除了女儿,没有人能让我想到要牺牲自己,甚至连我的母亲也不能。

这番言论一出,他瞬间因范跑跑事件而声名狼藉。

在《金星撞火星》的节目中,当被质疑为什么不提醒学生的时候,范美忠的回答令人震惊:

"我曾任教语文和历史,但我只是一名教师,从来没有直接教导过人民,我觉得人民其实一直在教育我。"

他还说:"我认为教师没有达到那种以牺牲生命来保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这引发了现场观众和网友们的激烈反响和热议。

这番言论并未对范美忠造成太大的影响。他声称自己在引发小规模地震后还是相当冷静,甚至还准备继续给学生上课。至于后来的逃跑,他解释说那完全是出于本能的反应,并未经过深思熟虑。

有趣的是,他还认为自己起到了一种名为"示范效应"的作用。当他把这个想法说出来时,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现场的一位嘉宾说到:“你本能地逃跑并没有错,但你后来发的那篇博客才是真正的错误。”

对于这些批评,范美忠坚定地表示:"我有责任也有权利,如果剥夺了我的权利,那就是道德绑架。"

社会上掀起了一场热烈的讨论,人们纷纷谈论范美忠的行为是否存在问题,以及我们的道德标准是否过于苛刻。在这场讨论中,一个普通的教师成为了全国瞩目的焦点。

当然,这一争议也让他付出了代价。光亚学校停掉了他的职位,一直到一年后才重新聘用他。然而,范美忠并不因此妥协,他仍然坚持自己所坚信的观点。

这个时刻改变了范美忠的命运,也引发了全社会深度的思考。

9月 15 日至 17 日,小张参加了某公司的销售培训。课堂上,小张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对老师讲解的知识点进行了详细记录。培训结束后,小张主动向老师请教了一些问题,并与其他学员进行了交流。

9月 18 日至 20 日,小张参加了公司组织的销售技能提升培训。培训期间,小张认真学习了销售技巧、客户沟通、谈判策略等内容,并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实战能力。

小张还与其他学员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9月 21 日至 23 日,小张参加了公司组织的销售团队建设培训。培训期间,小张与其他学员一起探讨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团队协作的方法、团队文化的塑造等内容。

小张还与其他学员一起参与了团队建设活动,如团队游戏、团队拓展等,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9月 24 日至 26 日,小张参加了公司组织的销售市场分析培训。培训期间,小张认真学习了市场分析的方法、市场调研的技巧、市场预测的方法等内容。

小张还与其他学员一起参与了市场分析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提高了自己的市场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多舛人生:北大才子风雨路】

范美忠性格的形成与他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范美忠是四川隆昌市一直过得很不容易的孩子。他出生在一个有五个兄弟姐妹的家庭,而他是最小的那个。生活给了这个小男孩一个残酷的开局:他有一个嗜赌成性的父亲。

家庭中的钱基本都被父亲用于赌博,甚至连我上学的学费都输掉了。这件事深深伤害了范美忠年幼的心灵,从那时起,他心中就种下了一种特立独行的性格种子。

然而,命运依然给他留了一手好牌,就是聪明的头脑。范美忠以出色的成绩考入了隆昌二中,之后更进一步,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这对于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简直是开挂般的人生。

然而,当他抵达北大,范美忠的行为举止却显得格格不入。他不愿意随波逐流,对老师也缺乏应有的尊重,同学们因此称他为"狂妄的人",但没人否认他在学习成绩和专业水平上的突出表现。

有趣的是,他临走前还专门对在场的老师进行批评,这在北大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毕业后的范美忠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没有接受工作分配,也没有留在北京,而是回到四川当了一名教师。然而,他喜欢教一些课本外的东西,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在1999年的时候,他的工资只有三四百元。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宿舍突然着火,烧掉了他所有的书籍,这使他非常生气。

然后呢?范美忠像“范跑跑”一样,拿走寝室里的冰箱和电视机后,不辞而别,走得头也不回。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竟然还没和室友打个招呼。

这个袋子里有牛奶和面包。

他洗了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然后去了书店。

他来到广州的一所学校,历经辗转。然而,仅在21天后,他就被开除了。这位北大才子的棱角,似乎总是刺痛了这个世界。

最终,范美忠在都江堰光亚学校扎根,教授历史和语文课程。尽管这是一所非公立学校,招生人数较少,但环境颇为肃静。范美忠在这里度过了数年时光,并荣获了中国第一文科教师的称号。

谁能意识到,那个宁静的生活会被那场地震彻底打破。然而,回想起来,该人从小到大的经历是否已经暗示了他日后的选择?那个在困境中总是选择先保全自己的性格特征,或许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形成了。

范美忠的故事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由成长环境所塑造的。

【关于生命抉择:同期教师的另一种选择】

范美忠的选择之所以招致争议,是因为在同一场地震中,还有另一群教师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记得那时正值午休,幼儿园园长赵立的孩子们正在休息。地震来得让人出其不意,但赵立处理得当——她和其他老师迅速做出反应,一个接一个地将孩子们从教室中救出。

这一幕被镜头记录下来,成为了人性光辉的见证者。

在映秀小学发生的地震中,28岁的严蓉老师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她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诠释了教师的责任。她在地震发生的那天,一次又一次地冲进摇摇欲坠的教室,硬是救出了13个孩子。

在最后一刻,她未能及时逃生,生命永远停留在了28岁。尽管她已经离世,但她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地震发生时,袁文婷老师慌不择路,拼命往返于教室和安全地带之间,一个孩子、两个孩子、三个孩子…就在教学楼轰然倒塌的那一刻。

那个年轻的生命,倒在了救援的路上,就这样永远定格。

四川映秀小学的张米亚,东汽中学的谭千秋。。。那些鲜活的生命,都在那一刻做出了最勇敢的选择。

这些英雄的事迹曝光后,舆论天平陡然倾斜。

可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范美忠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理解和尊重这些老师的行为,但是这不能成为教师这个职业的普遍伦理。"他的话虽然刺耳,但也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有人认为,只有在生死抉择时,人们的真实人性才会展露出来。有人选择了大义凛然,有人选择了本能反应。

无论是什么样的选择,都反映出了人性的复杂。而那些选择留下的老师则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的行为值得我们铭记。

这些问题至今仍启发着人们的思考,同时那些用生命诠释责任的教师也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作为最感人的榜样。

【十年回响:从谴责到理解的社会观点转变】

时间有神奇的魔力,它不仅能够抚平伤痛,还能让人在经历相同事物时对其有了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2017年,在《见字如面》的演出现场,当北大博士生王帆读到那封写给范美忠的道歉信时,现场的气氛安静得让人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吴聪灵的信,就是围绕着“对不起”这一主题展开的,信中她满怀歉意地表示,当年可能对你过于苛刻了。

一年后,在2018年,网上再次出现了一篇题为《十年后,向"范跑跑"道歉》的文章。

范美忠在听到这些道歉后,悔恨地说:"这份道歉信来得太迟了。"他依然是那个倔强的范美忠,不后悔、不低头、不妥协。

十五年过去了,范美忠当年“为自己而跑”的行为,现在不仅没有因他的自我放弃而消亡,反而成为了某种另类的标杆。

这件事情就像一面镜子,把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清晰地展现出来。

其实,这或许并非对错问题,而是一个人性难题,值得我们深思。范美忠的选择或许正确与否,但他敢于直面本能的勇气,无疑值得我们去探讨。

当下的舆论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开始纵观全局,不能仅仅依据一时一事来评判一个人,在生命面前,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然而,由这个故事,或许我们可以得到的一个思考是,道德固然重要,但是理解与包容,又岂非一个更为崇高的境界?

0 阅读:4
比优特说娱乐

比优特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