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多家国内媒体的报道,泰国政府在高铁建设方面有了显著转变。今年2月5号,泰国政府果断批准了中泰高铁的二期工程这一决策。紧随2017年批准的一期工程之后,时间跨度长达8年。这一举措,不仅是为了增强泰国的客运能力,更是对跨境贸易具有积极影响。二期工程特别在廊开府建设一个货运中转中心,为东南亚地区的跨境贸易提供了便利的一站式服务。
这一行动,明确传递出泰国政府内部的共识,即将把泰国打造成为中国商品,进入东南亚地区的重磅物流枢纽。此举以中国为主导,泰国为辅助,旨在构建一个全新的东南亚经济圈。这一战略布局,不仅提升了泰国的交通物流水平,也进一步巩固了泰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地位,为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泰高铁二期工程,连接泰国赫勒府和朗开府,全长约357.12公里,工程共设有模亚班派,孔径乌龙塔尼和朗开等5个主要车站,同时建设了朗开纳塔货运中转中心,旨在与中老铁路实现无缝对接。中泰高铁一期工程是曼谷至呵叻段,全长约253公里,目前建设进度已达到约36%,预计将在2028年全线贯通。
二期工程采用1,435毫米的中国标准轨距,设计时速高达250公里。工程还引入了中国先进的铁路技术及系统,包括轨道信号和车辆等。二期工程的总预算高达3,413.5142亿泰铢,约合人民币725亿元。工程占总预算的68.8%,轨道及机电系统费用占23.5%。融资模式以泰国政府预算拨款为主,并吸引了私营部门的参与。私营投资约151.5亿元人民币,占比23%。
为何泰国迅速批复中泰高铁二期工程?中国的中老铁路项目为泰国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遇。该铁路的开通极大地缩短了昆明至万象的旅行时间,从原来的两天缩短至仅需9小时,同时运输成本降低了近60%。自通车以来,中老铁路的旅客量已达3,800万人次,货物运输量超过4,300万吨。跨境贸易的货物种类也从数十种激增至2,900多种。这不仅为老挝创造了超过20万个就业岗位,还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推动老挝GDP的增长。有预测显示,到2026年,中老铁路可能成为老挝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如同一个巨大的印钞机,为周边国家提供丰富的财富。
受到此启发的泰国,正渴望借此机会,打造中南半岛的超级物流中心。泰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若能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机械货船将无需再绕行马六甲海峡,而是可以直接停靠泰国,经中泰高铁直达中国云南。届时,泰国仅凭过路费收入,就能实现可观的经济收益。中泰高铁的规划还在继续扩展,有望与马来西亚东海岸的高铁相连,直通新加坡。泰国位于泛亚铁路网的中心位置,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几乎都经过泰国。考虑到中国与东盟的人口总和已达20亿,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潜力。
泰国仅凭其物流中心的区位优势,就能够分享到巨大的市场红利。更重要的是,中泰高铁项目与泰国梦寐以求的克拉地峡项目可以形成联动。目前,泰国政府正在积极筹备打通克拉地峡的工作,并期待未来中国的参与,共同完成这一世纪工程。一旦项目成功,配合中泰高铁的发展,泰国有望复制新加坡的成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