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的不是寒门难出贵子,是你连寒门都不是。最怕知道一切,却什么也改变不了。
《掌心》的含金量还在持续上升,内容也更加有深意。
面对普通人艰难的生存,挣扎,映射了现实,让人产生共鸣。
句句不提阶级,字字却说阶级。
01
剧中有一个穷人家的女孩渴望读书,把捡来的书视若珍宝,日日翻看。
可母亲对她的行为很不满,非打即骂,甚至当着她的面把书扔进火中:书最大的用处不就是拿来烧的。
看到这里,会觉得这母亲真是鼠目寸光害孩子,爱读书是多好的事,她却只把书当柴用。
但,女人正是爱女儿,才更要这样做。
她哭着说出扎心的现实:她既不能科考,也无法经商,只有当奴仆的命,看这些只会把心气看高了,不如断了念想。
当心看到了高处,却发现自己无法登顶,甚至向上爬的路都没有,只会更痛苦。
所以在她看来,倒不如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浑浑噩噩度过一生。
这对父母可能是读过书的,所以母亲能说出这段有见识的话。
他们应是教过女儿识字,因此女孩能被书中内容吸引。
但她们吃过心气高的苦,不想女儿重蹈覆辙。
穷人家的孩子难有出路,更不幸的是知道一切,却什么也改变不了。
02
有人出身在地狱,有人出身就在罗马;有人如蝼蚁挣扎求生,有人如恶魔制造杀戮取乐。
寒窗数载,终成举人,本满心欢喜的郭义却被现实抽翻在地。
天真的他以为能一飞冲天,但他没钱更没门第,何其艰难。
拜访一位小官吏,郭义因拿不出可观的钱财,门都没进就被当叫花子赶走。
而穷人要想翻身,不仅阶级难以跨越,甚至身边有人会死死拽着你。
他去当脚夫挣钱,却被他们拳打脚踢。
同为苦命人,却恶言相向,他就是脚夫的命。
邙沟人是贱籍贫民,被京都人视作“下水道里的臭老鼠”,地位极低饱受歧视。
他们喝邙沟里的水,吃别人的剩菜剩饭,生活条件极其恶劣。
权贵们在龙门场举办龙门赛,让邙沟人的相互厮杀以供他们取乐。
03
为了争取唯一的生计来源,邙沟人们不得不站上生死台,生则摆脱贱籍,死则终于解脱。
还有人因为穷,买不起昂贵的官盐,吃毒盐,在茅房刮硝屑吃,活得没有人样。
但在他们挣扎求生时,权贵爱犬过得比他们舒心多了。
每日仆从伺候,吃食都有十二盘菜,日日不重样,光是名贵的消灵炙费用都够邙沟人吃上一年。
封建时代人比人比不上,却连狗都不如。
让人不禁感叹,好在国家改革开放,我们才有了读书奋进的道路,过上了比皇帝都惬意的生活。
你们有什么想法呢,来讨论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