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天收回180万国土,收复外蒙三造共和的徐树铮,是英雄还是罪人

种花家历史 2023-09-20 07:06:07

前言:

有道是,乱世出枭雄。上世纪初的中华大地,诸侯割据,军阀混战,自然涌现出诸多人物,有人大奸似忠,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其中最富争议性的人物,就是徐树铮。有人说,徐树铮收复外蒙古和呼伦贝尔可以说是立下了不世之功;不过还有一大批人说:徐树铮本人就丢掉外蒙古的“罪人”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当年的真相到底如何?让我们一起往下看。

徐树铮

徐树铮出身于耕读世家,最早是一个得读书拿笔杆子的文人,早年间还曾考中过秀才。

只不过后来徐树铮名落孙山,彼时正值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列强大肆瓜分中华。为此,许多文人志士走上投笔从戎的救国道路,徐树铮就是其中之一。

1901年,徐树铮离开徐州前往济南投奔袁世凯,奈何袁世凯母丧丁忧不能亲自接见,自己又与其麾下的观察使话不投机,被多次嘲讽之后拒之门外,以至于徐树铮在济南城十分落魄。

也就是在这时,徐树铮遇到了段祺瑞,两人交谈甚欢,一见如故。从此徐树铮就成为段祺瑞的左膀右臂,他在段祺瑞的支持下,东渡日本学习军事,深造几年方才回国。

段祺瑞也是袁世凯麾下大将。得知段祺瑞收了一位良才,袁世凯就一直观察,最终得出这么一个评价:

“又铮其人,亦有小才,如循正轨,可期远到。但傲岸自是,开罪于人特多”。

也就是说,徐树铮才能不俗,如果利用得当可堪大用。但是徐树铮太过傲气,不好管教,一个约束不好他就能上天。

结果徐树铮与段祺瑞在后来三造共和,连自家老大都不放过。袁世凯一语成谶。

三造共和

徐树铮这一生中,有两件事最为长脸:其一是坚决反对帝制,其二就是火速收复外蒙。

徐树铮可谓是北洋军当中坚定的反帝主义者。辛亥革命期间,徐树铮曾和段祺瑞联合46名北洋将领上书,威胁隆裕太后:“谨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剖陈利害”。

意思就是说:你再不答应共和,我就率领大军进京,咱们和你们八旗王公好好唠唠。

这是徐树铮与段祺瑞的“一造共和”,结果自然不言而喻,没过多久隆裕太后就宣布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主义。

当然,辛亥革命之际,北方沙皇勾结蠢蠢欲动的外蒙古王公,趁清帝退位时机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

1915年,窃取辛亥革命成果担任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贪心不足,想要谋划称帝事宜,此时遭受了徐树铮和段祺瑞的联合反对与抵制。

虽说袁世凯最终还是称帝,但事后必然算账。袁世凯将段祺瑞一切行为都当做是徐树铮推动蛊惑,所以对徐树铮四处打压。

不过对此徐树铮也不恼,利用着清闲时间,他用自己收购美国军火吃的回扣钱,创办了一所学校。反正就是不跟袁世凯低头。

这是徐树铮与段祺瑞的“二造共和”,虽然没能阻止袁世凯称帝,但其决心还是坚决的。至于二人联手的“三造共和”,则是发生在两人罕见发生分歧的时刻。

自袁世凯去世之后,黎元洪接任大总统,段祺瑞继续担任总理,并把徐树铮升为国务院秘书长。不过徐树铮大权在握之后,丝毫不顾他人情面,行事专断。就连段祺瑞也看不过去大骂:“又铮荒唐”!

1917年春,段祺瑞试图在日本的支持下对德宣战,遭到了黎元洪的反对,“府院之争”达到了白热化。更关键的是,在段祺瑞麾下,徐树铮也坚决反对,认为中国应严守中立!

在此期间,长江巡阅使张勋欲假借“调停府院之争为由”,行扶植溥仪复辟前清之事。只不过这点小心思很快就被徐树铮看破,并上报给段祺瑞。

随后,段祺瑞在马厂誓师,组织军队讨伐张勋,并任命自己为“讨逆军总司令”。而徐树铮被任命为“参赞”,南下南京游说倪嗣冲、冯国璋等人,釜底抽薪阻止张勋复辟。

最终,不到十天时间,张勋复辟计划破产,“三造共和”成功!

收复外蒙

徐树铮收复外蒙一事,其实在后来是有很多争议的。有人认为外蒙本来就已经“回归”,是徐树铮治理不当给逼走的。

这种说法自然是有些偏颇。

外蒙宣布独立之后,不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孙中山都坚决反对,向外蒙施加压力,同时也对沙俄表达了立场。于是在1915年,外蒙伪政权也与中俄签订了《中俄蒙协约》。

协约明确规定:外蒙放弃独立,承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以高度自知的形式而存在。

彼时的外蒙很特殊,宗教也有着极大的权利。刚开始外蒙是政教分离,由王公主管政治,喇嘛主管宗教。可随着俄国的不断撺掇,王公遭到排斥逐渐式微,喇嘛们找到机会,政治宗教全划拉到手。

所以当时外蒙的情况,其实也就和当今的台岛差不多。

1919年10月,徐树铮突然以检阅军队为由,带兵4000由北京出发前往外蒙,直接杀向库伦。

起初,外蒙还想借助日本军队的力量,然而日本部队兵力不足,徐树铮只一个电话就将日本部队吓退了,随后外蒙再度勾结苏俄,发现苏俄也打不过,只能眼睁睁看着徐树铮进入库伦。

到达库伦之后,徐树铮以掌握实权的喇嘛为突破口,直接带兵包围总理大臣达喇嘛寓所。之后外蒙当局签字画押,取消“自治”的条件,恢复北洋政府的管辖。

此消息传京城之后,徐树铮可谓是名扬海外,就连南方的孙中山先生都评价徐树铮为:功超傅杰子、陈汤。

所以,说徐树铮是收复外蒙的功臣毫不为过,这些功绩不可抹去。其实徐树铮主要争议点,就是在之后的外蒙治理上。

徐树铮在之后的治理外蒙上,也是采用了雷霆之势,打算一步到位将外蒙彻底掌控。所以他将原外蒙古“自治”官府的五个衙门全部合并到西北筹边使署。

不过对于旧人员,徐树铮未做妥善安排,此外还有40万卢布全部“充公”。这引起大多数蒙古人的不安,再加上武力逼迫外蒙古当局取消“自治”旧恨。不久黄黑两派“联合一气”,对抗中央。

尤其是徐树铮做完这一切之后,在外蒙没待多久就被调走了,以至于这里就成了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

在这种种原因之下,才产生了史学界“徐树峥治蒙失当,造成外蒙古独立说”。

不过,看过徐树铮收复外蒙的全过程,我们也能知道,这种说法显然是有所偏颇。

0 阅读:82

种花家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