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夜坐抒怀,吟诵一首七律,比喻精妙,跌宕起伏

墨有云水心语 2025-02-22 07:12:33

在文学创作中,跌宕起伏的过程能够打破平淡,吸引读者。诗人通过起伏变化调动情绪,展现人物的丰富情感,使得作品富有节奏感,可以有效提高阅读兴趣,并引发一种强烈共鸣。

清代一位才子一生经历曲折,他虽然不断遭受困境,却一直没有颓废和消沉,反而积极投身到社会变革之中。他的诗歌作品也经常显得富有变化,读之令人印象深刻。下面一起欣赏:

夜坐

清 · 龚自珍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似玉剑如虹。

龚自珍是清代著名诗人,他出身于仕宦之家,虽然自幼接受过良好教育,却在科举中遭遇挫折。龚自珍作为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者,他的作品蕴含社会变革思想、以及经世致用的文学主张,字里行间也蕴含着高远志向和深沉情怀。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道光年间,当时只有三十出头的龚自珍,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诸多波折,也对社会现实有着更深沉的思考。一天夜里,诗人独自静坐,案头烛火摇曳,窗外星河黯淡,诗人忽有所感,于是便挥舞笔墨,留下了一道精神痕迹。

首句就显得语气沉重,诗人纷杂的思绪,漫无边际地飘散于四方,心中充满压抑之感。次句略带夸张,又显得极其悲愤,他环顾海内,人才凋零,顿时就觉得痛心疾首。这种清醒的认知背后,体现了我劝天公重抖擞的赤诚之心。

清朝末期科举制度僵化,许多饱学之士难以脱颖而出,龚自珍以敏锐的目光,洞察了这一社会症结,并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可惜诗人毕竟人微言轻,他的主张根本没有引起清廷的重视。

颔联回顾人生经历,“壮岁始参周史席”,指出龚自珍到了壮年才参与史官的工作,反映出诗人早年的不得志。“髫年惜堕晋贤风”,是说诗人年少时受到建安才子的影响,追求自由和洒脱的生活,却与那些公子王孙们格格不入。

魏晋风度虽然超脱世俗,但在动荡时期,这种个性追求难以承担时代重任。龚自珍在此表达了对年少轻狂的反思,也委婉地流露出一种大胆的反叛精神。诗人不能模仿前贤的狷狂放诞,又难以确立全新的生存价值,一时间仿佛陷入到文化荒漠之中。

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痛苦,“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诗人渴望拜将封侯,或者像仙人一样超凡脱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现实却残酷地击碎了他的梦想,他的意志也开始逐渐消磨。

“回肠荡气”四个字,抒写了才子内心的纠结和痛苦。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这种难以忍受的精神摧残让他痛苦不堪。同时诗人也觉察到,在一个衰败的时代,功名早已沦为幻影,唯有直面困境,才能寻得一丝生机。

结尾笔锋一转,气势上扬。破禅关象征着摆脱各种束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美人似玉暗示美好与宁静,剑如虹则代表刚猛与豪情,精妙的比喻表达出诗人对美好的执着追求,同时又具有实现梦想的坚定决心和无畏勇气。砉(xū)然,形容皮骨分离的声音,引申为非常彻底。

龚自珍夜坐抒怀,吟诵一首七律,比喻精妙,跌宕起伏。全诗情感一波三折,开篇沉重压抑,中间两联痛苦纠结,结尾则激昂振奋。读者从这首饱含时代痛苦的诗作中,看到了一位觉醒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从深陷困局到奋力突围,从深刻反思到憧憬未来,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4 阅读:59
墨有云水心语

墨有云水心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