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脱掉上衣在公司奔跑的男人,就是小米的二当家林斌,每次取得成功,他都要用这种方式庆祝。

为了能加入小米,他果断放弃谷歌的千万年薪,卖掉了在美国的所有资产,带着一家老小回国,孤注一掷全力押注小米。
如今身价近乎500亿,真正成为了“雷军背后的男人”。

林斌出生于1968年,母亲当时是公派留学生,在回国时带回来一台电脑,从此打开了为科技发烧的大门。

林斌对电脑爱不释手,也打下了编程的基础。上完学后出国深造继续编程学习,随后进入到微软和谷歌工作,当时已经年薪千万。
能有如此成就换做普通人肯定就按兵不动了,但他遇到了改变了他一生的人。

这个人就是雷军。
原来,当时的谷歌公司和国内的UC浏览器有着合作,而雷军也正好是UC浏览器的投资人。

此时雷军的金山公司成功时上市,又投资了几家公司,处于半工半闲的状态,所以他打算搞点事情,想弄一个自己的音乐项目。
两人算是一拍即合,有了林斌的加入,雷军就想再搞点大的。

“有软件非常受限,不如硬件软件一块搞”
两人都是手机发烧友,这个点子提出来两个人都挺兴奋。
2010年,林斌顺势辞退了年薪千万的工作,同时卖掉了微软和谷歌的大部分股票,带着全家老小来到了雷军这里。

两人正式开启了这个伟大的计划,不过此时的他们想法还是只停留在书面上,连名都没想好这俩人就带着满腔热血开始招兵买马。
他们的人缘还是不错的,很快雷军就拉来了老同事黎万强,林斌也从谷歌挖来了老伙计洪峰等。
到了这时,众人才开始想公司到底该叫啥名。

众人在商讨时正在喝小米粥,雷军一拍脑袋,咱们公司就叫“小米”吧,大家都觉得挺应景,小米公司就这样诞生了。
可公司创办并没有那么简单,哪哪都需要钱,饶是雷军都有些捉襟见肘,于是雷军鼓励几位创始人多少都掏一点,算是投资小米,但是没有工资拿。
这时的林斌有些犹豫了。

一是因为他和雷军认识的时间太短,二是因为比起来他的资产比雷军少的多,万一要是创业失败,自己可能要缓不过来了。
正在林斌犹豫不决时,雷军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当你真正热爱时,投资什么都不如投资你自己”。
林斌一想,感觉挺对,我为自己花钱没什么可惜的。决定豁出去了,几乎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答应了雷军的请求。
天不遂人愿,iPhone的横空出世给了小米一记重击。

iPhone的出现改变了手机的形态,这也让小米公司一度萎靡。
这更让大家意识到,硬件与软件一起发展是必须的。
2011年,小米第一代手机出世,雷军的宣传手段让小米大回血,也让林斌松了口气。

在媒体问及小米质量好坏的问题时,雷军没有多做解释,直接把手机从高空扔了下去。
电池都摔飞出去了,等工作人员捡起来把电池安上,手机毫发无损。
谁也没想到雷军的这一出戏,让小米手机供不应求,米粉也越来越多,以至于在22小时内就能卖出30万台手机。

手机的大红大紫,远比林斌预想好的多,仅用了四年时间,小米就摘下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五的王冠。
之后又在林斌的提议下,小米公司开始扩展业务,带领技术团队攻关难题,先后推出了小米智能家电系列,打造出小米万物互联的生态链。
后来,他就着手于小米电子商务系统,担任小米官网总经理,扛起了产品销售、市场营销、物流客服售后的大旗。
后来还和雷军打赌,谁输谁就要接受一个露骨的挑战。

林斌说手机销售额不会超过200万台,如果超过200万台,他就带领手下裸奔。
结果就在米粉节的前一天手机的销售额超过211万台,林斌的裸奔已经成为定局。
他带着小米网每个部门派出的代表进行了裸奔庆祝活动。

再到后来,致力于小米之家的建设与扩张,至今国内的小米之家已经拥有了10000多家门店,县城覆盖率已经达到了80%。
林斌并不懈怠,坚持巡视各地小米之家。坚持以消费者的角度出发。

现如今林斌的身价早已超过500亿元,但他的生活依然简单朴素。
他的父母穿得还是十多年前他在谷歌穿的工作服。
同时他还心系母校,和妻子一起为学校设立了“林斌刘向东奖学金”。激励同学们奋发图强,心系社会。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把小米的光环集中在雷军身上,但小米能够取得如今的成绩,离不开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这次就让我们为林斌和所有为小米做出贡献的人打call。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