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西北一隅的库车,有这样一位特殊的"王爷"——达吾提·麦合苏提。他14岁继承王位,亲手缝制并升起了库车第一面五星红旗,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与发展。在其漫长的一生中,他始终以一个普通人的姿态服务于社会,直到2014年去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让家人在床边挂起五星红旗,为孙辈系上红领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祖国的变迁。
乾隆平叛始,库车建王府
十八世纪中叶的新疆,战火纷飞。大小和卓叛乱的硝烟弥漫在天山南北,库车作为西入南疆的咽喉要地,成为叛军的重要据点。
当时的库车阿奇木伯克鄂对,面对叛军的扩张压力,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在一个深夜悄然离城,前往伊犁向清军报告了叛军的部署和库车的情况。
乾隆二十四年,清军分两路各派一万五千人马,向叛军发起了猛烈攻势。在这场战役中,鄂对的情报起到了关键作用。
清廷念及鄂对的忠诚,封他为贝子,赐予贝勒品级。这不仅是对个人的褒奖,更是清廷对库车地区实施有效统治的开端。
随后,清廷进一步封鄂对为第一代库车王,正式确立了鄂对家族在库车的统治地位。库车王府就此建立,成为天山南麓一颗璀璨的明珠。
库车王府的历任王爷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他们既要维护清廷的统治,又要平衡地方各族群众的利益。
到了二十世纪初期,第十一代库车王买合甫孜执掌王府。他膝下无子,便将目光投向了侄子达吾提·麦合苏提。
1929年,年幼的达吾提被接入王府。买合甫孜王视其为王位继承人,为他安排了完备的生活起居和教育计划。
然而1937年的一个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暗杀打破了王府的宁静。买合甫孜王在权力斗争中遇害,整个王府陷入混乱。
达吾提被匆忙送回父母身边,但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1941年,年仅14岁的达吾提在新疆督办盛世才的主持下,正式成为第十二代库车王。
这个特殊的身份,让年轻的达吾提早早担起了重任。他主动报名参加国语学习班,刻苦学习汉语,为更好地履行职责做准备。
达吾提还经常参加地方事务会议,认真记录每一个问题,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他用自己学到的汉语与村民交流,展现出一位年轻王爷的担当。
升旗除封建,王爷迎新中
1949年的初冬,库车城内飘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这面红旗不是别人制作的,而是出自达吾提王爷之手。
在新疆和平解放前夕,达吾提已经从各种渠道了解到了解放军即将进驻库车的消息。他带领王府内的裁缝们,连夜按照报纸上的样式缝制了这面五星红旗。
当解放军进驻库车时,达吾提主动迎了上去。他把自己缝制的五星红旗,郑重地交到了解放军指战员手中。
解放军的到来,意味着旧时代的终结。达吾提向解放军详细介绍了库车的情况,并表示愿意配合新政权开展工作。
在当地政府的安排下,达吾提带领工作组深入各个村寨,向群众宣讲土地改革政策。他用维吾尔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向乡亲们解释新社会带来的变化。
土地改革中,达吾提主动交出了王府的土地和财产。他带头在自家的地契上按下手印,把土地分给了无地少地的农民。
王府的大门也从此对外开放,成为了当地干部群众开会的场所。达吾提经常和基层干部一起商讨工作,为地方发展出谋划策。
1951年,达吾提正式向政府提出废除王爷头衔的申请。这一决定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废除头衔后,达吾提开始了平凡的工作生活。他先后在库车专区工商局、文化馆等单位工作,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在工作之余,达吾提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他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生活,反映社情民意。
这期间,达吾提见证了库车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机械代替了牛耕,柏油马路取代了土路,电灯照亮了每个角落。
面对这些变化,达吾提经常向群众讲述过去的艰苦岁月。他用亲身经历对比新旧社会的差异,让群众感受到国家的进步。
在一次群众大会上,达吾提拿出了珍藏多年的那面自制五星红旗。他向大家讲述了1949年缝制红旗的故事,表达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
随着年龄增长,达吾提虽然退居二线,但仍然关心着库车的发展。他经常在家中接待来访的干部群众,为地方建设建言献策。
这些年来,达吾提的家中一直挂着那面自制的五星红旗。这面红旗不仅见证了他从王爷到普通公民的转变,也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倾心民族情,文化传薪火
十年文革动荡期间,达吾提曾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他并没有消沉,而是利用农闲时间走访当地老人,收集整理民间文化资料。
每到一个村子,达吾提都会带着笔记本,记录下老人们讲述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他用汉维两种文字详细记录,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在收集整理库车木卡姆的过程中,达吾提发现许多曲目已经残缺不全。他多次往返于各个乡村,寻找会唱木卡姆的老艺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达吾提终于在一个偏远山村找到了一位年过八旬的木卡姆传承人。这位老人是当年王府乐师的学生,掌握着完整的库车木卡姆传统曲目。
达吾提带着录音设备,一连几天记录下老人演唱的全部曲目。他还请老人详细讲解每个曲目的来历和演唱要领。
回到家后,达吾提开始整理这些珍贵的音频资料。他一边听录音,一边用维吾尔文和汉文记录歌词内容。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库车木卡姆,达吾提还翻译整理了相关的历史资料。他把这些资料编成小册子,分发给当地文化工作者。
1978年,达吾提被调入库车文化馆工作。他把多年收集的民间文化资料捐赠给文化馆,并主动承担起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
在文化馆期间,达吾提组织成立了木卡姆传习班。他邀请老艺人来授课,培养年轻一代的传承人。
每到周末,达吾提就带领传习班的学员到各个乡村演出。他们不仅表演木卡姆,还向群众讲解这些艺术形式的文化内涵。
传习班的学员中,不少人后来成为了库车文化界的骨干力量。他们继承了达吾提的志向,继续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而努力。
随着时代发展,达吾提看到了新技术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他支持文化馆购置现代化设备,对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保存。
在达吾提的建议下,文化馆开始系统性地采集民间文化资料。工作人员深入民间,用照相机和摄像机记录下各种传统文化活动。
达吾提特别重视对年轻一代的文化教育。他经常到学校去,给学生们讲述库车的历史文化,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达吾提的努力下,库车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2008年,库车木卡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一消息传来时,已经年迈的达吾提欣慰地流下了眼泪。他说这是库车人民共同的荣誉,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
达吾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文化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他虽然放下了王爷的头衔,却始终没有放下对民族文化的守护。
红旗伴终生,遗志留人间
2014年深秋,库车市中心医院的病房里,老人达吾提躺在病床上。病房的墙上,挂着那面他亲手缝制的五星红旗。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达吾提让家人把他的孙子孙女们叫到床前。他颤抖着双手,为每个孩子系上了红领巾。
达吾提用微弱的声音,向孙辈们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他说起了王府里的往事,讲述了解放军进城时的场景。
病房里不时有老干部和群众前来探望。达吾提坚持要坐起来,和每位来访者亲切交谈。
一位老乡带来了一把冬不拉,在病房里演奏起库车木卡姆。达吾提跟着音乐轻轻哼唱,眼中泛起了泪光。
就在住院期间,达吾提还在关心着库车的文化建设。他叮嘱文化馆的同志们要继续做好民间文化的采集工作。
达吾提特别交代家人,要把他收藏的文物和文献资料全部捐赠给博物馆。这些都是库车的历史见证,应该留给后人。
10月的一个清晨,达吾提永远闭上了眼睛。他走得很安详,目光一直望着墙上的那面五星红旗。
消息传出后,库车各界群众自发前来送别。许多人带着花束,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殡仪馆。
追悼会上,一位老艺人演唱了达吾提生前最爱的木卡姆曲目。悠扬的旋律中,道出了人们的不舍与怀念。
按照达吾提生前的遗愿,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库车普通公墓里。墓碑上只刻着他的名字,没有任何王爷的称号。
达吾提去世后,库车市政府决定把他捐赠的文物建成专题展。展览以"最后的王爷"为主题,展示了这段特殊的历史。
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面达吾提亲手缝制的五星红旗。这面历经岁月的红旗,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库车的沧桑巨变。
文化馆的年轻人们继承了达吾提的遗志,继续开展民间文化的收集整理工作。他们把这项工作当作对老人最好的纪念。
在库车的街头,人们经常能看到表演木卡姆的年轻人。这些新一代的文化传承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播着达吾提守护的文化瑰宝。
2015年,库车市民间文化馆以达吾提的名字命名了一个文化工作室。这里成为了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