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不到50!美国华裔女院士成功复刻Deepseek,性能媲美顶级模型

云舟史策说 2025-02-08 04:46:39
她美国三院院士,她创建的数据库奠定了AI产业大进化的基石,在中国的deepseek席卷美国之时,她出手了。

她用了不到50美元的成本,就做出了一个微型的人工智能模型,性能不输于各大厂家的顶级AI。中国人工智能过招,她会是我们的强敌吗?

李飞飞出生于1976年的北京,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比起应试教育,他们更相信自己对孩子的培养方案。

因此李飞飞从小在学校里就特立独行,比起课本,看的更多是外国书籍。1992年,李飞飞父母双双辞职,带着15岁的她移民美国。

但是移民之路并不容易,美国并不是天堂,而是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丛林。李飞飞的父母都是体制内工作人员。

中国体制内悠闲和富裕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迷失,反而对美国充满了幻想。落地美国之后,他们失去了一切,只能靠刷盘子维生。

他们无家可归,家具都是垃圾堆上捡来的,没成年的李飞飞也成了家里重要的劳动力。她周末刷12个小时的盘子,老板只给她2美元。

然而李家人只吃了短短三年的苦,就马上靠李飞飞逆天改命。原本英语极差的李飞飞在这三年里飞速成长,每天熬夜学习。

18岁时她参加了美国的高考,一下子就考出了高分,数学甚至拿了满分,成功被美国名校普林斯顿录取,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这件事一下子轰动了美国,当地媒体专程对李飞飞进行了采访,并将她作为“美国梦”的优秀典型宣传。

看啊,在美国短短三年就能瞬间改变命运。

李飞飞考上普林斯顿之后,她的父母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了。社区里的有钱人都争相借钱给他们,1995年的普林斯顿学生,最差也能成为美国的中产阶级,前途无忧。

李飞飞刚刚考上大学,一家三口就从流浪汉变成了洗衣店老板。当时的人都认为李飞飞应该选择,医学,法律或者金融,什么赚钱干什么。

但是李飞飞和父亲一起游览普林斯顿时,却产生了不同的想法。李飞飞看着爱因斯坦的铜像,决定学习物理,她的父母无条件支持她的选择。

事实证明,李飞飞一家的眼光十分超前。而做出这种选择并不容易。大学毕业的时候,众多投资公司都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只要她点头,一家人马上就能在美国买房子,过上优越的生活。但是李飞飞通过四年的学习,已经捕捉到了未来科技的趋势,她想要追逐下去。

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开了一次家庭会议,最终李飞飞的父母说,不过是多吃几年苦,目光要放的长远,不要急于工作挣钱,继续做科研。

李飞飞马上飞去了西藏,找到了藏医研究这个冷门项目,她做这个研究就是为了拿到奖学金,继续学业。

24岁的时候,李飞飞进入了钱学森的母校加州理工,开始研究人工智能。那一年是2000年,李飞飞的眼光没错,她站在了时代的最前端。

当时研究人工智能,就是让电脑主机模拟人类的大脑,比如神经网络算法,就是深度模拟人脑的思考方式。

而想要机器变得智能化,就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算法,一个数据。大多数人都认为研究是算法才是根本性问题,才能显示出科学家的水平。

但是李飞飞认为,机器要具有智慧,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具备人类的眼睛,他们要能看的懂这个世界,能认识所有东西的名字。

于是李飞飞开始搜集和整理大量的图片,并且进行分类和标注。她的视觉识别数据库建立之后,和神经网络一结合,人工智能正式起飞。

从这一年开始,一个最普遍的人工智能功能诞生了,那就是人脸识别。人脸识别功能是最亲民,普通人使用最多的人工智能。

而从此之后,英伟达等多个公司的人工智能研究开始起飞,视觉识别和神经网络成为标配,人类终于找到了培养AI的道路。

2012年,33岁的李飞飞成为斯坦福终身教授。她在美国科技界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英伟达的智能负责人范吉姆,还有GPT4的主导者安德鲁都是她手下出来的学生。

她如今拿出的人工智能模型,也并不是在和中国的深度探索竞争,而是又向科学界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如今全球的科学界都在使用李飞飞的大数据训练法,不断壮大自己的数据。为此大家要花费大量的预算,投入极大的精力。

但是李飞飞这次出手是再次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她提炼了市面上几个开源模型,然后精选了仅仅一千条高质量素材,就创造除了一个精准率极高的小型AI。

中国deepseek面对全世界开源,李飞飞用50美元做出一个新人工智能软件,这都意味着同一件事,那就是人工智能的门槛越来越低。

各个公司免费开源自己的人工智能软件,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使用数据,使用的人越多,人工智能就越聪明,进化的越快。

按照李飞飞的方法,每个公司都可以用极低的成本编写自己需要的人工智能软件。比如工厂,餐厅,不同的公司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打造定制化的人工智能。

就像是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期间的太空竞赛极大的推动了航空科技的发展,中美之间的人工智能竞争将会为整个世界带来新的科技革命。

人类社会经历了蒸汽革命,电气革命,信息科技革命,这一次的变化将和以前三次大为不同。人工智能涉及的伦理问题十分令人焦虑。

李飞飞作为亲手助推人工智能起飞的人,态度却十分的悲观。

她认为人工智能对人类的伤害根本不在未来,如今已经发生,人们只是恍然不知,犹在梦中。

李飞飞也曾希望人工智能成为人类生命的延续,所以她给了人工智能识别时间万物的眼睛。如今她主张将人工智能应用在贫穷和残疾人中间。

她反复强调,人工智能应该帮助和保护人类,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但是这场科技革命已经浩浩荡荡的发生,根本由不得任何人撤回。

很多人乐观的认为,人工智能会让人类更加富裕,从艰苦的劳动和工作中解脱出来,整个社会的财富都会由国家统一分配,实现共同富裕。

大家认为人工智能的未来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艰难,还是更美好?

0 阅读:0
云舟史策说

云舟史策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