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击沉美国航母?央视罕见放狠话,既然你说可以那就证明给你看

小仔的浏览厅 2025-04-22 14:40:53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近期,中美洲安全会议上中美两国的较量吸引了全球关注。

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再次强调“中国威胁论”,他表示,中国公司和军方正在向美洲地区渗透,这对美国构成重大的战略挑战。

赫格塞思还指出,中国可能具备在极短时间内瘫痪美国所有航母的能力

显露出他们对于中国军事力量迅速提升的焦虑不安。赫格塞思的说法并非没有根据。

美国海军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部署了两千多枚中程弹道导弹,比如东风-21D和东风-26,这些导弹被西方国家称为“航母杀手”。

这些导弹的射程能够覆盖第一岛链到第二岛链,这对于在该区域活动的美国航母来说,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美国的担心由此可见一斑。

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在拉美地区没事找事,针对中国了。

美国副国务卿明确表示,只有“受美国信任”的供应商才能参与新兴领域的合作,这明显是要阻止中国参与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

针对美国的指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连发六问,直接指出美国在拉美地区的行为。

是谁把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当成自己的后院?是谁在那里设立了30多个军事基地?

又是谁对墨西哥、巴西等国征收高额关税,甚至对阿根廷钢铁征收200%的惩罚性关税?

是谁让大量非法武器流入中美洲,导致当地暴力事件增加?

是谁经常在加勒比海进行军事演习,甚至派航母进入尼加拉瓜领海挑衅?

又是谁在1989年入侵巴拿马,造成大量平民伤亡,现在反而指责别人威胁地区安全?

这些问题揭露了美国在拉美地区的霸权主义行径,也暴露了它虚伪的一面。

——【·央视的“航母打靶”·】——»

当美国一些政客大谈“中国威胁”时,中国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罕见地播放了一段实弹演习视频,视频内容是攻击一艘退役的美国航母,以此回应美国的言论。

这艘被当做靶舰的是一艘退役40多年的“小鹰级”航母,它曾经是美国海军的重要力量。

现在它被拖到指定海域,接受了导弹、鱼雷和舰炮等武器的集中攻击。

这场实弹射击持续了25天,期间使用的弹药数量之大,足够支撑一场小规模的战争,中国用这种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军事实力。

即使遭受了如此猛烈的攻击,“小鹰”号航空母舰也展现了惊人的生命力。

它依靠自身坚固的船体结构,在海上漂浮了长达25天的时间,令人难以置信。

即使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损毁,它依然没有沉没。

最后,为了彻底解决问题,工作人员不得已采取措施,他们在船体的关键部位安装炸药并引爆,最终才使其沉入海底。

这样的结局也说明了,即使是坚固的钢铁巨舰,也无法抵挡现代武器的强大威力,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在处理报废船只时的无奈选择。

这次航母试验展示了船体结构的坚固性,比如双层船壳和分隔式船舱的设计,显示出不错的抗打击能力。

但是,试验和真实作战存在差异:试验中没有模拟装载弹药、燃油和舰载机的情况。

实际上,如果航母携带弹药、燃油和舰载机参战,受到的破坏程度肯定会比试验中更严重。

尤其是弹药库一旦被击中,后果不堪设想。

这次试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向世界表明中国军队有能力打击航母,并且有决心捍卫国家利益。

这次试验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现代航母的生存状况。

虽然航母的防御系统令人印象深刻,但在面对当前先进武器的打击时,它的抵抗能力可能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强大。

航母固然拥有强大的防御力量,但面对现代武器,仍然可能显得脆弱。

——【·技术进步下的战略焦虑·】——»

科技发展让过去的海洋霸主——航母,变得不再安全。

除了传统武器的威胁,新技术的出现也让航母面临更大挑战。

“波塞冬”是一种核动力无人潜艇,射程几乎没有限制,并且携带威力巨大的核弹头,能悄无声息地威胁航母安全。

俄罗斯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速度极快,高达音速的9倍以上,同时还能灵活改变飞行轨迹,对航母的防御系统来说是极大的难题。

高速飞行产生的等离子云可以有效躲避雷达的侦测,从而实现快速摧毁目标。

东风-26导弹射程远达4000公里,打击精度高,对航母编队是潜在的巨大威胁。

此外,低成本且能大量制造的无人机“蜂群”战术和自杀式袭击策略,通过“以小博大”的方式,不断压缩航母的生存空间。

即使是看似简单的无人机,一旦结合实时定位技术,也能对造价高昂的航母舰队造成有效打击。

美国媒体分析了航母在战斗中沉没的几种可能性,如高超音速导弹、核鱼雷和弹道导弹等。

这些都表明航母在现代战争中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

美国虽然拥有庞大的核动力航母舰队,达到11艘,但实际能参与作战的航母数量却非常有限。

以“尼米兹”级航母为例,每艘航母在使用寿命期间都要进行一次耗时四年的更换核燃料大修。

此外,日常维护保养也要占用三到四个月的时间。

这意味着,在任何时间点上,只有一部分美国航母可以执行部署任务,其余的都在进行维护或修理,无法投入实战使用。

——【·美国航母的困境·】——»

美国拥有世界领先的航母舰队,但其使用并非没有难题。航母的维护升级耗时漫长,影响了部署的灵活性。

在中国近海部署航母面临巨大风险,补给线漫长也构成制约。

美国智库的兵棋推演显示,面对中国多样化反舰导弹的攻击,即便美军拦截率高达90%,仍可能有导弹命中。

只需一枚导弹命中,航母的飞机起降能力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战力大打折扣。

中国构建了立体打击体系,陆基导弹、空基轰炸机和潜射导弹协同作战,让美国航母在中国近海面临严峻挑战。

美国媒体承认,台海是美军眼中“最危险的战场”。

如果美军介入台海冲突,航母必须靠近中国大陆1000到1500公里,这个距离完全在中国火箭军的打击范围之内。

更让美军担忧的是中国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它能像打水漂一样变轨飞行,突破防御,最终以10倍音速俯冲攻击,现有拦截系统很难应对。

2022年,美军“林肯”号航母在菲律宾海演习时,因为侦测到解放军试射鹰击-21导弹,紧急撤退了300海里。

“福特”号航母的电磁弹射器经常出问题,更显示出美国造船技术遇到了麻烦。

这艘航母花费巨大,效率却很低,美军私下里把它叫做“漂在水上的废铁”。

美国想继续保持“航母霸权”的形象,以此显示自己能在全球任何地方部署力量。

但是,它又不得不面对技术发展和中国军力快速提升的挑战。

这让美国在西太平洋的优势地位变得越来越小。

冷战时,美军把大部分兵力放在大西洋来对付苏联。

现在,它却要在中国周边对抗,以前的部署方法已经不适用了,补给线拉得很长,也更容易受到攻击。

依托于靠近海洋的军事基地,以及可以移动发射导弹的车辆,中国建立了一套反应迅速的防御体系。

这种体系旨在利用快速反应的优势,抵消潜在对手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形成一种快速打击的战略态势。

可以说,中国在特定区域内,依托这样的部署,能够获得一种战略主动权。

——【·新的力量平衡·】——»

赫格塞思炒作“中国威胁论”,与其说是真的担心中国,不如说是担心美国自己不行了。

曾经的海上霸主航母,现在成了烧钱又容易被打的目标,西太平洋的规矩可能要变了。

中国不用真的击沉美国航母,只要让美国知道来了就不好走,就能让美国的海上优势不再管用。

中国的强大不是为了跟谁对着干,也不是想取代谁,而是为了让世界更公平、更合理、更多元化。

参考信息:

0 阅读:72
小仔的浏览厅

小仔的浏览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