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里,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状况,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就好比耳朵时不时地发痒,很多人可能挠一挠、忍一忍就过去了,压根没把它当回事儿。可你知道吗?这小小的耳朵痒,没准儿是身体在向你发出重要的求救信号呢!今天,咱就跟着刘阿姨的经历,一起来深入探究下耳朵痒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事儿。刘阿姨是个生活特别规律的人,每天吃完晚饭,她就会雷打不动地穿上轻便的运动服和舒适的运动鞋,下楼去小区里遛弯。小区的道路两旁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晚饭后散步的居民也不少,大家或是悠闲地踱步,或是三两成群地聊天,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刘阿姨很享受这段散步的时光,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和邻居们交流交流家长里短。
可最近这段日子,刘阿姨却被耳朵痒这件事频繁地困扰着。那种痒不是一阵儿就能过去的,而是时不时地冒出来,就像有只小虫子在耳朵里轻轻地爬,让人心里直痒痒,却又无计可施。每次痒起来的时候,刘阿姨就忍不住用手指轻轻抠一抠,可又不敢太用力,生怕弄伤了耳朵。更让她无奈的是,每次掏耳朵,又掏不出什么东西来,这可把刘阿姨愁坏了。这天傍晚,刘阿姨像往常一样下楼遛弯,刚走出楼道口,就碰到了邻居张阿姨。张阿姨热情地和她打招呼,刘阿姨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回应着。张阿姨眼尖,一下子就发现刘阿姨的状态不太对,便关切地问道:“刘姐,你咋啦?看着不太精神呢。” 刘阿姨叹了口气,苦笑着说:“唉,最近这耳朵不知道咋回事,老是痒,掏又掏不出东西,真真愁死我了!”
张阿姨听了,连忙劝道:“刘姐,你这实在难受的话,可别拖着,赶紧去找医生看看吧。说不定这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呢,可不能不当回事儿!” 刘阿姨听了,心里一紧,她之前还真没往这方面想过,只觉得耳朵痒是个小毛病,过几天自己就好了。现在听张阿姨这么一说,她心里也犯起了嘀咕,决定找个时间去医院看看。其实,像刘阿姨这样被耳朵痒困扰的人还真不少。很多人都觉得耳朵痒是小事,忍一忍就过去了,却不知道这小小的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大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皮肤科医师周晓博介绍说,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耳朵痒,一般耳朵痒多暗示着下面这几种问题。
先来说说耳道炎症或感染。当外耳道出现炎症或者湿疹的时候,耳朵就像一座被敌人入侵的城堡,不得安宁。炎症会刺激耳部的神经末梢,让你感觉瘙痒难耐,有时候还会伴随着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隐隐作痛,也可能是一阵一阵地刺痛,就像有根针在轻轻地扎你的耳朵。而且,炎症还可能导致外耳道分泌物增多,这些分泌物会让耳朵里湿乎乎的,非常不舒服。再讲讲螨虫活动。咱们的耳道,就像一个温暖潮湿的小窝,特别适合螨虫生存和繁衍。一旦螨虫悄悄地钻进了耳道,它们就会在里面安营扎寨,肆意活动。这些小螨虫在耳道里爬来爬去,就会刺激耳朵的皮肤,让你感觉奇痒无比。想象一下,有无数只小虫子在你的耳朵里蠕动,是不是觉得浑身都不自在?
还有其他系统性疾病也可能引发耳朵痒。比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影响身体的神经和血管功能,导致皮肤的感觉神经出现异常,从而引发瘙痒症状,耳朵也可能跟着遭殃。肝功能受损的患者也一样,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当肝功能出现问题时,体内的毒素不能及时有效地排出,就会在血液中堆积,刺激皮肤和神经,引起瘙痒。耳道皮肤屏障受损也是耳朵痒的常见原因之一。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习惯,总觉得耳朵里有东西不清理干净就不舒服。于是,他们就会频繁地使用耳勺、棉签等工具去掏耳朵。可他们不知道,这样做就像是在破坏耳朵的防御城墙。外耳道的皮肤非常娇嫩,频繁地掏耳朵很容易导致皮肤屏障受损,使皮肤失去了保护,变得敏感脆弱。一旦皮肤屏障受损,外界的细菌、病毒等就容易乘虚而入,引发炎症和瘙痒。
最后是外耳道分泌物堆积。有些人天生就是油性耳,他们的耳道分泌物比较多,而且质地黏稠,不容易自行排出。这些分泌物就像垃圾一样在耳朵里越积越多,形成了耵聍。当耵聍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刺激耳道,引发瘙痒或其他不适症状。有时候,这些耵聍还会结成硬块,堵塞耳道,影响听力。说到掏耳朵,这可是很多人的日常习惯。可你知道吗?我们掏出来的耳屎,其实有着重要的作用。
复旦大学医学博士汪小欢表示,耳屎也叫耵聍,是外耳道分泌物和外界灰尘、皮屑等物质的混合物。别看耳屎平时不招人待见,它可就像耳朵的忠诚卫士,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耳朵。它能在耳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抵抗细菌、病毒的入侵,就像给耳朵穿上了一层防护服。它还能挡住外界的灰尘、水滴,防止它们进入耳朵深处,伤害到鼓膜。而且,耳屎还有驱虫的作用,让那些企图钻进耳朵里的小虫子望而却步。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区副主任张建医生介绍,耳朵本身有自净功能。就像一个勤劳的小清洁工,即便有耳屎,也会通过我们日常的张口、打哈欠、咀嚼等运动自行排出。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频繁地掏耳朵。可有些人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三天两头就想掏一掏耳朵。频繁掏耳朵的危害可不小,它可能会引发摩擦损伤,就像用砂纸不停地摩擦娇嫩的皮肤,让外耳道的皮肤变得伤痕累累。而且,这种摩擦还会加速外耳道皮肤的代谢过程,导致分泌物增多,形成耵聍栓,就像一团堵住下水道的杂物,堵塞耳道,影响听力。
那如果在平常生活中,真的出现了耳朵痒的症状,该怎么办呢?其实,我们可以适当用棉签轻轻掏一下耳朵,就像用羽毛轻轻地拂过耳朵,起到止痒的效果。但一定要注意,动作要轻柔,千万不能用力过猛。如果不小心耳朵进水了,也别慌,我们可以单脚跳,就像小兔子一样,通过这种简单的动作,促进耳朵内部水分的排出。同时,我们还要尽量纠正那些不健康的习惯,比如频繁掏耳朵、用尖锐的物品掏耳朵等。不过,如果耳朵发痒持续三天以上不见好转,或者耳朵突然出现堵塞感,这时候可就不能再掉以轻心了。最好尽早去医院就诊排查,就像给身体做一次全面的安检,以免错过最佳的诊治时机。因为这些症状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信号,只有及时就医,才能让医生准确地找出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当然啦,虽然大部分人无需频繁掏耳朵,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耳朵是需要定期清理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管护师杜晶艳介绍,下面这几种人就需要定期掏耳朵。油性耳屎的人。这类人天生外耳道分泌物比较多,而且质地油腻,很难自行排出。时间长了,这些分泌物就会像堆积的淤泥一样,在耳朵里形成耵聍栓,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听力。所以,他们需要定期清理耳朵,保持耳道的通畅。耳部炎症患者。
比如患有鼓膜穿孔中耳炎、细菌性外耳道炎等耳部炎症的患者,由于炎症的刺激,耳朵的分泌物会明显增多。这些分泌物不仅会让耳朵不舒服,还可能滋生更多的细菌,加重炎症。因此,他们需要定期清理耳屎,同时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让耳朵尽快恢复健康。特殊人群,像游泳运动员,他们的耳朵经常会进水。大家都知道,水是细菌滋生的温床,耳朵进水后,如果不及时清理,就很容易引发外耳道堵塞和感染。所以,游泳运动员需要定期掏耳朵,保持耳道的干燥和清洁。
耳道结构异常的人。有些人天生外耳道狭窄弯曲,或者耳道结构出现了其他异常情况。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耳屎很难自行排出,就像一条狭窄且崎岖的小路,阻碍了耳屎的 “回家之路”。对于这类人来说,他们需要定期到医院,让专业的医生帮忙处理耳屎。
耳朵总痒的人。如果总能在耳道口看到很多耳屎碎屑,而且耳朵总是痒痒的,这种情况下,可以自行轻轻掏下耳朵。但要注意,千万不要过度用力,以免损伤耳道。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略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身体小信号,比如耳朵痒。可这些小信号背后,也许隐藏着关乎健康的大问题。所以,当我们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及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